【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
技术介绍
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大部分为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件斜颈。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颈部畸形,对一般程度的肌性斜颈的治疗为保守的牵引拉伸按摩方法,但常规的斜颈治疗器通常让患儿坐姿进行按摩,坐姿情况下胸锁乳突肌本身受牵引的长度受限,达不到胸锁乳突肌的按摩极限,故在坐姿下的按摩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趴姿下对患儿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极限牵引拉伸、并可同时对胸锁乳突肌进行按摩的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包括托板、活动架、趴座、头套,所述趴座与活动架的下部连接并用于供患儿趴在上面,所述托板与患儿的下巴配合以使患儿的脖颈仰起,所述头套与活动架的上部连接且与患儿的额头配合,所述托板活动设置在活动架上,所述托板两侧均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活动架(2)、趴座(3)、头套(4),所述趴座(3)与活动架(2)的下部连接并用于供患儿趴在上面,所述托板(1)与患儿的下巴配合以使患儿的脖颈仰起,所述头套(4)与活动架(2)的上部连接且与患儿的额头配合,所述托板(1)活动设置在活动架(2)上,所述托板(1)两侧均设有按摩机构(7),所述按摩机构(7)包括两个按摩柱(7.1)、按摩架(7.2),两个所述按摩柱(7.1)平行且转动设置在按摩架(7.2)内,两个按摩柱(7.1)斜向设置且两个按摩柱(7.1)之间的间隙对应患儿的胸锁乳突肌(8)设置,两个按摩柱(7.1)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活动架(2)、趴座(3)、头套(4),所述趴座(3)与活动架(2)的下部连接并用于供患儿趴在上面,所述托板(1)与患儿的下巴配合以使患儿的脖颈仰起,所述头套(4)与活动架(2)的上部连接且与患儿的额头配合,所述托板(1)活动设置在活动架(2)上,所述托板(1)两侧均设有按摩机构(7),所述按摩机构(7)包括两个按摩柱(7.1)、按摩架(7.2),两个所述按摩柱(7.1)平行且转动设置在按摩架(7.2)内,两个按摩柱(7.1)斜向设置且两个按摩柱(7.1)之间的间隙对应患儿的胸锁乳突肌(8)设置,两个按摩柱(7.1)由驱动转动结构(7.3)驱动偏心且方向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动结构(7.3)包括电机(7.3.1)、主动齿轮(7.3.2)、两个从动齿轮(7.3.3)、驱动轴(7.3.4),所述驱动轴(7.3.4)偏心设置在按摩柱(7.1)上,所述从动齿轮(7.3.3)与驱动轴(7.3.4)共轴线设置,两个从动齿轮(7.3.3)啮合以实现两个按摩柱(7.1)相对转动,所述主动齿轮(7.3.2)由电机(7.3.1)驱动且驱动其中一个从动齿轮(7.3.3)旋转以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7.1)的外表面凸起设有按摩凸块(7.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儿科的斜颈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2)为弧形,所述活动架(2)内设置沿弧线方向设置的弧形的导向槽(2.1),所述托板(1)的下部设有与活动架(2)的弧度一致且在导向槽(2.1)内活动配合的滑动导向部(1.1),所述托板(1)沿活动架(2)的弧线方向活动配合在所述活动架(2)上,所述托板(1)一侧与活动架(2)之间设有往复驱动结构(5),所述往复驱动结构(5)用于驱动托板(1)相对活动架(2)沿弧线方向往复移动以在托板(1)将患儿的头抬起后将患儿的胸锁乳突肌(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