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4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包括:用于包覆在使用者腰椎部的支具本体,其具有一开口;至少一组调节带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至少一组抗扭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所述抗扭组件为硬质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具本体上存在扭矩的区域设置硬质材质的抗扭组件,抗扭组件可抵抗消除脊柱侧弯支具上产生的扭矩,从而脊柱侧弯支具对弯曲的脊柱进行矫正时脊柱侧弯支具无法产生扭曲,有效提高脊柱侧弯支具矫正的正确性和矫正效果。

A torsion resistant brace for scoli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
技术介绍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脊柱侧弯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部。侧弯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在双侧出现,呈“S”型。它会减小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还会降低身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脊柱侧弯矫形器,也称支具或外固定架,是脊柱侧弯治疗的常用器械,其适应症为:1、脊柱侧弯科布(Cobb)角为20-45度,且骨骼未发育成熟以前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14岁以下的少女为数较多);2、先天性脊柱裂、先天性半椎体、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引起的脊柱侧弯;3、需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严重者(Cobb角大于45度),术前穿戴脊柱侧弯矫形器用于防止畸形的发展,另一般手术后也需要佩戴脊柱侧弯矫形器用于术后保护。然而患者在使用现有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时,脊柱侧弯矫形器会产生扭曲,导致矫正点产生偏移,导致达不到应有的矫正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包括:用于包覆在使用者腰椎部的支具本体,其具有一开口;至少一组调节带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至少一组抗扭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所述抗扭组件为硬质材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扭组件包括:抗扭件和限位件,所述抗扭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与所述抗扭件相对的所述开口的另一侧,所述抗扭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限位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抗扭件纵向移动,所述抗扭件用于抵抗所述支具本体的扭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扭件与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具有一插口,所述抗扭件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口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扭件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抗扭件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位移的刻度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具本体上端延伸至使用者的胸部,下端延伸至使用者的骨盆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具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分成为胸部矫形区、腰部矫形区、骨盆矫形区;所述胸部矫形区与所述腰部矫形区之间设置一组所述调节带,所述腰部矫形区与所述骨盆矫形区之间设置一组所述调节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具本体上设置一组所述抗扭组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具本体上具有与使用者身体曲线匹配的弧形面,且所述胸部矫形区内开设有乳房开口区;所述支具本体上还设有透气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申请技术人员研究后发现,现有的脊柱侧弯支具产生扭曲的原因在于,脊柱侧弯支具对弯曲的脊柱施加压力的同时,受到脊柱的反作用力,如图1中所示(图中仅简易展示脊柱侧弯支具受到脊柱的合力的大概方向和作用点,实际脊柱侧弯支具受力更复杂),脊柱侧弯支具受到脊柱合力F1和合力F2的作用,合力1与合力2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11和F21产生的扭矩被硬质材料的支具本体抵抗,而由于支具本体具有竖直方向的开口且调节带为软性材质,从而支具本体无法竖直方向的分力F12和F22所产生的扭矩,导致脊柱侧弯支具扭曲,对脊柱的矫正点产生偏移,影响矫正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支具本体上存在扭矩的区域设置硬质材质的抗扭组件,抗扭组件可抵抗消除脊柱侧弯支具上产生的扭矩,从而脊柱侧弯支具对弯曲的脊柱进行矫正时脊柱侧弯支具无法产生扭曲,有效提高脊柱侧弯支具矫正的正确性和矫正效果;同时本技术中的抗扭组件由一杆件和具有插口的限位件组成,结构简单,降低脊柱侧弯支具的成本。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为脊柱侧弯支具受到脊柱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扭矩的受力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脊柱侧弯支具上的抗扭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脊柱侧弯支具上的抗扭器使用时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抗扭件;2-限位件;3-插口;4-刻度线;5-支具本体;6-调节带组件;7-胸部矫形区;8-腰部矫形区;9-骨盆矫形区;10-乳房开口区;11-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包括:用于包覆在使用者腰椎部的支具本体5,其具有一开口;至少一组调节带组件6,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开口两侧;至少一组抗扭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开口两侧;抗扭组件为硬质材料。收紧调节带组件6后,支具本体5对弯曲的脊柱产生压力,用于矫正侧弯的脊柱,脊柱同时也对支具本体5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支具本体5的竖直方向上产生扭矩,导致支具本体5的矫正点产生偏移,影响矫正的准确度及矫正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支具本体5上扭矩较大的区域设置硬质材质的抗扭组件,硬质的抗扭组件可抵抗消除脊柱侧弯支具上产生的扭矩,从而脊柱侧弯支具对弯曲的脊柱进行矫正时脊柱侧弯支具无法产生扭曲,有效提高脊柱侧弯支具矫正的正确性和矫正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4,抗扭组件包括:抗扭件1和限位件2,抗扭件1一端设置在开口的一侧,限位件2设置在与抗扭件1位置相对的开口的另一侧上,抗扭件1的另一端连接至限位件2上,限位件2用于限制抗扭件1纵向移动。收紧调节带后,抗扭件1的一端连接至限位件上,抗扭件1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反作用力时,抗扭件未固定的一端朝竖直方向上移动,此时限位件2限制抗扭件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两者配合抵抗支具本体受到的反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抗扭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支具本体1的开口两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抗扭将与支具本体连接的方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支具本体1上。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抗扭件1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条状结构,例如也可以其他形状不规则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抗扭件1与限位件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优选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包覆在使用者腰椎部的支具本体,其具有一开口;/n至少一组调节带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n至少一组抗扭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所述抗扭组件为硬质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包覆在使用者腰椎部的支具本体,其具有一开口;
至少一组调节带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
至少一组抗扭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开口两侧;所述抗扭组件为硬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所述抗扭组件包括:抗扭件和限位件,所述抗扭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与所述抗扭件相对的所述开口的另一侧,所述抗扭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限位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抗扭件纵向移动,所述抗扭件用于抵抗所述支具本体的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所述抗扭件与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抗扭的脊柱侧弯支具,所述限位件具有一插口,所述抗扭件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口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步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