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9
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包括安装底座、推针、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供料机构和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底座并排设有第一、二轨道,第一轨道上设有推针安装座,第二轨道上设有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推针、穿刺针引导机构设置在推针安装座和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上,推针、穿刺针引导机构通过第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运动;穿刺针引导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夹紧与松开;供料机构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一端,并通过推针将供料机构内的粒子推出;安装底座上设有外部机械接口,外部机械接口用于控制所述粒子植入器的整体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由机器自动执行粒子植入,避免了医生在手术中出现电离辐射和植入偏差。

An automatic particle im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
技术介绍
目前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生产、医疗应用等各个环节,尤其作为药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它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其临床应用拥有广阔的前景。放射性物质通过粒子植入器植入人体体内,粒子植入器的前端连接穿刺针,后端连接推针。在手术过程中,一般是先将多根穿刺针按照预定的穿刺深度与位置穿刺到患者体内,然后再对每根穿刺针进行操作。对每根穿刺针进行操作时,首先利用粒子植入器对相应穿刺针进行对接,对接完成后,再通过推针将粒子植入器中的粒子推进穿刺针中,再进一步将粒子植入病灶位置。目前,医生大多使用手动或者半自动粒子植入器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难度大,对医生专业素质要求高,在医生手动进行操作,植入粒子时会出现位置偏差,影响手术效果,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是无法避免的受到放射性粒子的电离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br>为了克服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植入器包括安装底座、推针、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供料机构和穿刺针引导机构,/n所述安装底座并排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推针安装座,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所述推针、穿刺针引导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推针安装座和所述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推针、穿刺针引导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运动;/n所述穿刺针引导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夹紧与松开;/n所述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并通过所述推针将所述供料机构内的粒子推出;/n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外部机械接口,所述外部机械接口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植入器包括安装底座、推针、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供料机构和穿刺针引导机构,
所述安装底座并排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推针安装座,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所述推针、穿刺针引导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推针安装座和所述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推针、穿刺针引导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运动;
所述穿刺针引导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夹紧与松开;
所述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并通过所述推针将所述供料机构内的粒子推出;
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外部机械接口,所述外部机械接口用于连接外部驱动件,控制所述粒子植入器的整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穿刺针引导机构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带动所述穿刺针引导机构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导向件和牵引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夹持组件、牵引件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
所述供料机构上设有导向件压块,所述导向件压块用于限制所述导向件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供料机构的一侧,所述推杆在所述供料机构上轴向移动,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推杆座,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穿刺针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杆、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杆上,所述第一驱动杆带动所述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的运动,
所述第一离合件上设有第一离合杆,所述第二离合件上设有第二离合杆,所述第一离合杆用于与所述推针安装座对接,所述第二离合杆用于与所述推杆座对接,
当第一离合杆与所述推针安装座为对接状态时,所述第二离合杆与所述推杆座为分离状态,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推针运动;
当第二离合杆与所述推杆座为对接状态时,所述第一离合杆与所述推针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宁王珏孙玉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