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压蒸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7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蒸饭锅技术领域,使用现有蒸饭煲煮饭时间久且米饭淀粉含量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压蒸饭煲,包括底座,锅总成和微压蒸汽产生装置,锅总成包括内锅和保温外壳及锅盖,内锅底部设有排汤口,排汤口上设有密封盖,底座内设有排汤驱动装置;微压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箱、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加热元件,输气管;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内均设有浮子阀,输气管或蒸汽仓上均设有一微压单向阀;第一蒸汽仓的加热元件和第二蒸汽仓的加热元件以交替工作的方式,轮流通过输气管为内锅输送水蒸汽;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上还设有泄压阀以及阀门驱动机构;既能排米汤,也能提高锅内的温度,进而缩短米饭煮熟的时间。

A micro pressure rice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压蒸饭煲
本技术涉及蒸饭锅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压蒸饭煲。
技术介绍
市场上,大多数电饭锅均是通过发热盘加热或者电磁加热的方式来蒸煮米饭。在使用此类电饭锅煮饭时,锅内的水位要浸没大米,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水的沸点来控制锅内的温度并将米饭煮熟。该蒸煮米饭的方式存在一下缺陷:一、在加热过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水位浸没米饭,锅内温度会维持在100摄氏度,无法提高温度,也即无法缩短将米饭蒸熟的时间;二、该蒸煮米饭的过程蒸发的水分会溢散到空气中,耗水量大,能耗较大,能源利用率低;三、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米汤中溶解的淀粉在蒸煮后仍然留存锅内的米饭上,淀粉含量较高,若糖尿病患者食用,不利于其病情。因此急需一种能降淀粉含量且煮饭时间短、能源利用率高的蒸饭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压蒸饭煲,通过微压水蒸汽加热米饭,提高锅内的温度,进而缩短米饭煮熟的时间,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在蒸煮米饭的过程中能够将米汤排出,从而降低淀粉含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压蒸饭煲,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锅总成和微压蒸汽产生装置,所述锅总成包括内锅和设于内锅外的保温外壳及锅盖,所述内锅底部设有排汤口,所述排汤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在蒸煮米饭时驱动密封盖于排汤口上间歇性开闭合的排汤驱动装置;所述微压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箱、分别与水箱相连通的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设于蒸汽仓内的加热元件,用于将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分别与蒸饭煲的内锅相连的输气管;所述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内均设有用于在加水时控制水位线的浮子阀,所述输气管或蒸汽仓上均设有一微压单向阀;所述第一蒸汽仓的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蒸汽仓的加热元件以交替工作的方式,轮流通过输气管为蒸饭煲的内锅输送水蒸汽;所述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上还设有泄压阀以及用于控制泄压阀启闭的阀门驱动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两个蒸汽仓进行交替式的工作方式为蒸饭煲的内锅提供连续的微压蒸汽。当其中一蒸汽仓在工作时,其内部气压大于外部的大气压,此时另一蒸汽仓待机,其内外气压一致,可以进行加水(换水),待之前正在工作的蒸汽仓内的水耗尽后,待机的蒸汽仓启动,同时之前正在工作的蒸汽仓进入待机状态,开始泄压并加水(换水);这种交替式的工作方式能够连续产生微压蒸汽,进一步提高锅内的温度,进而缩短米饭煮熟的时间,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且利用小型蒸汽仓,产生蒸汽速度快,体积小;另一方面在蒸煮米饭的过程中利用排汤驱动装置使排汤口间歇性开闭合,既能排出米汤也能减少蒸汽流失,提高效率。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均位于水箱下方,所述水箱底部的出水口上设有用于快速进水且稳定的聪明头。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阀门驱动机构包括一摆杆和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摆杆于位置一/角度一或位置二/角度二;所述摆杆通过在位置一/角度一和位置二/角度二之间切换,控制其中一蒸汽仓上的泄压阀开启,控制另一蒸汽仓上的泄压阀闭合。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驱动元件为伺服电机,电机轴上连有第一偏心轮,所述摆杆的一端设有腰形槽,所述第一偏心轮位于腰形槽内;所述摆杆以其中间的转轴为转动中心,受控于第一偏心轮;在位置一/角度一时,使所述第一蒸汽仓上的泄压阀开启,在位置二/角度二时,使所述第二蒸汽仓上的泄压阀开启。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蒸汽仓和第二蒸汽仓上均设有一立管,立管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泄压阀设于立管的管口处;所述立管的一侧设有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位于所述泄压阀和所述摆杆之间,所述第一顶杆与立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顶杆沿立管轴向运动;所述摆杆于竖直方向上设置,所述腰形槽位于摆杆的下端,摆杆的上端横设一摆臂,摆臂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顶杆的下端。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单向离合器和第二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偏心轮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轴向固定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排汤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偏心轮通过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轴向固定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偏心轮在转动时,所述密封盖被间歇性顶开。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排汤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设置于底座内并被径向限位,其上端穿设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偏心轮之间,所述第二偏心轮在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顶杆将所述密封盖从排汤口上间歇性顶开。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保温外壳底部位置设有可伸缩的弹性片,弹性片位于所述密封盖正下方,所述第二顶杆隔着所述弹性片将所述密封盖顶起。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密封盖包括位于排汤口上方的盖体和位于排汤口下方并防止密封盖从排汤口上脱离的限位部;所述盖体中间设有定位部,定位部穿设所述排汤口并与限位部相连。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内锅底部开有用于将密封盖定位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定位部的直径,定位孔外缘设有缺口,缺口于定位孔外缘周向分部并形成所述排汤口;所述限位部上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内锅底部的下底面相抵,另一端与限位部相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能够在蒸煮米饭的过程中通过排汤口将米汤排尽,减少米饭的淀粉含量,有益于糖尿病患者;二、两个蒸汽仓能够通过交替式的工作方式,产生连续的微压水蒸汽,进一步提高锅内的温度,进而缩短米饭煮熟的时间,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蒸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微压蒸汽产生装置的结构简图。图5是蒸饭煲在沿电机轴方向上的截面图。图6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8是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图10是排汤口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总成;11、保温外壳;111、弹性片;112、引流通道;113、排出口;12、锅盖;13、内锅;131、排汤口;132、定位孔;133、缺口;14、弹性件;21、水箱;211、聪明头;22、第一蒸汽仓;23、第二蒸汽仓;24、输气管;25、浮子阀;26、微压单向阀;27、泄压阀;28、立管;3、密封盖;31、盖体;32、限位部;33、定位部;41、驱动元件;411、第一单向离合器;412、第二单向离合器;42、第一偏心轮;43、摆杆;431、腰形槽;432、摆臂;44、第一顶杆;51、第二偏心轮;52、第二顶杆;6、收集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5所示,示出了一种微压蒸饭煲,该蒸饭煲包括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压蒸饭煲,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锅总成(1)和微压蒸汽产生装置,所述锅总成(1)包括内锅(13)和设于内锅(13)外的保温外壳(11)及锅盖(12),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锅(13)底部设有排汤口(131),所述排汤口(131)上设有密封盖(3),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在蒸煮米饭时驱动密封盖(3)于排汤口(131)上间歇性开闭合的排汤驱动装置;/n所述微压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箱(21)、分别与水箱(21)相连通的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设于蒸汽仓内的加热元件,用于将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分别与蒸饭煲的内锅(13)相连的输气管(24);/n所述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内均设有用于在加水时控制水位线的浮子阀(25),所述输气管(24)或蒸汽仓上均设有一微压单向阀(26);/n所述第一蒸汽仓(22)的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蒸汽仓(23)的加热元件以交替工作的方式,轮流通过输气管(24)为蒸饭煲的内锅(13)输送水蒸气;/n所述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上还设有泄压阀(27)以及用于控制泄压阀(27)启闭的阀门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压蒸饭煲,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锅总成(1)和微压蒸汽产生装置,所述锅总成(1)包括内锅(13)和设于内锅(13)外的保温外壳(11)及锅盖(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13)底部设有排汤口(131),所述排汤口(131)上设有密封盖(3),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在蒸煮米饭时驱动密封盖(3)于排汤口(131)上间歇性开闭合的排汤驱动装置;
所述微压蒸汽产生装置包括水箱(21)、分别与水箱(21)相连通的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设于蒸汽仓内的加热元件,用于将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分别与蒸饭煲的内锅(13)相连的输气管(24);
所述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内均设有用于在加水时控制水位线的浮子阀(25),所述输气管(24)或蒸汽仓上均设有一微压单向阀(26);
所述第一蒸汽仓(22)的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蒸汽仓(23)的加热元件以交替工作的方式,轮流通过输气管(24)为蒸饭煲的内锅(13)输送水蒸气;
所述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上还设有泄压阀(27)以及用于控制泄压阀(27)启闭的阀门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蒸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均位于水箱(21)下方,所述水箱(21)底部的出水口上设有用于快速进水且稳定的聪明头(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压蒸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驱动机构包括一摆杆(43)和驱动元件(41);所述驱动元件(41)驱动所述摆杆(43)于位置一/角度一或位置二/角度二;所述摆杆(43)通过在位置一/角度一和位置二/角度二之间切换,控制其中一蒸汽仓上的泄压阀(27)开启,控制另一蒸汽仓上的泄压阀(27)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压蒸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41)为伺服电机,电机轴上连有第一偏心轮(42),所述摆杆(43)的一端设有腰形槽(431),所述第一偏心轮(42)位于腰形槽(431)内;所述摆杆(43)以其中间的转轴为转动中心,受控于第一偏心轮(42);在位置一/角度一时,使所述第一蒸汽仓(22)上的泄压阀(27)开启,在位置二/角度二时,使所述第二蒸汽仓(23)上的泄压阀(27)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压蒸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仓(22)和第二蒸汽仓(23)上均设有一立管(28),立管(28)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泄压阀(27)设于立管(28)的管口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合林张天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仕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