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7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09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锅盖设有排气管及限压阀,排气管的底部向下贯穿锅盖并设有进气口,排气管的顶部设有排气口,限压阀设置在锅盖的顶侧并封堵排气口。锅盖还包括过滤阀,过滤阀包括阀体,阀体顶部设有中空柱,中空柱内具有第一腔,排气管的底部与中空柱连接,进气口与第一腔连通;过滤阀还包括设置在阀体底侧的阀罩,阀罩与阀体共同形成第二腔,第二腔设有若干排气孔及若干进气孔,排气孔连通第一腔与第二腔。烹饪腔内的高压气体经过第二腔及第一腔之后才能进入排气管的进气孔口,可减缓高压气体的排出速度及气压,避免液体溢出。

Cooking utens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压力锅在烹饪排气的时经常会出现溢浆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锅内气体含有大量的颗粒,例如米浆淀粉或汤汁里面的血沫等;二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打开限压阀时,气体以很高的流速从排气管内排出,导致液体被带出。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具有防止浆液溢出的过滤阀。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所述锅盖设有排气管及限压阀,所述排气管的底部向下贯穿所述锅盖并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限压阀设置在所述锅盖的顶侧并封堵所述排气口,所述锅盖还包括过滤阀,所述过滤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内具有第一腔,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与所述中空柱连接,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过滤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体底侧的阀罩,所述阀罩与所述阀体共同形成第二腔,所述第二腔设有若干排气孔及若干进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烹饪腔内的高压气体经过第二腔及第一腔之后才能进入排气管的进气孔口,可减缓高压气体的排出速度及气压,避免液体溢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排气孔的尺寸;和/或若干所述进气孔的总面积小于若干所述排气孔的总面积。如此设计,可使第二腔内的出气量大于进气量,可达到对气体降压的效果。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底壁及自所述第一底壁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壁,所述中空柱自所述第一底壁向上延伸,所述阀罩设有第二底壁及自所述第二底壁向上延伸的第二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第二环壁螺纹连接,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底壁上,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底壁上。阀罩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组装方便。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进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错开。避免气流直接穿过排气孔与进气孔,气流速度过快会导致浆液溢出。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过滤阀还包括位于所述阀罩下侧的阀帽,所述阀帽与所述阀体共同形成第三腔,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二腔,所述阀帽还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孔可避免较大的颗粒进入第三腔内,同时也可以减缓气体的排出速度。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阀罩还设有自所述第二底壁向下延伸的第三环壁,所述阀帽设有第三底壁及自所述第三底壁向上延伸的第四环壁,所述第四环壁与所述第三环壁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孔位于所述第三底壁上。阀帽与阀罩通过螺纹连接,组装方便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阀罩包括筒形侧壁及位于所述筒形侧壁内的水平过滤网。过滤网可以更好地过滤气体,避免较大颗粒进入排气管内。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筒形侧壁通过模内注塑方式结合为一体。过滤网的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底端壁及自所述第一底端壁向下延伸的第一周壁,所述阀罩的筒形侧壁伸入所述第一周壁内并与所述第一周壁螺纹连接。阀罩与阀体通过螺纹组装,简单方便。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过滤阀还包括位于所述阀罩下侧的阀帽,所述阀帽设有第二底端壁及自所述第二底端壁向上延伸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一周壁伸入所述第二周壁内并与所述第二周壁螺纹连接,所述筒形侧壁的顶部及底部分别抵触所述第一底端壁及所述第二底端壁。阀罩与阀帽通过螺纹组装,简单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锅盖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锅盖的过滤阀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过滤阀的阀体的立体图。图5为过滤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图6为过滤阀的阀罩的立体图。图7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锅盖的剖面图。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7中的锅盖的过滤阀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下锅盖1、上盖2、排气管3、进气口31、限压阀4、过滤阀5,6、阀体51,61、中空柱511、第一底壁512、第一环壁513、阀罩52,62、第二底壁521、第二环壁522、第三环壁523、阀帽53,63、第三底壁531、第四环壁532、第一腔54、第二腔55、第三腔56、排气孔57、进气孔58、过滤孔59、第一底端壁611、第一周壁612、中空圆柱613、筒形侧壁621、过滤网622、第二底端壁631、第二周壁632、第一空腔64、第二空腔65、第三空腔66、排气通孔67、进气通孔68、过滤通孔69。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锅盖盖合在锅体上,本实施方式中该烹饪器具以电压力锅为例进行说明,该烹饪器具锅体设有锅体锅牙,锅盖设有与锅体锅牙相互卡扣的锅盖锅牙,使锅盖与锅体之间形成烹饪腔,能够适应压力烹饪。本申请的改进在于锅盖,故图面中省略锅体的结构。锅盖包括下锅盖1及覆盖在下锅盖1上的上盖2,锅盖上还设有排气管3及限压阀4,其中排气管3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气口31及位于顶部的排气口,排气管3向下贯穿锅盖并向上伸入形成在上盖2上的凹腔内。限压阀4设置在锅盖的顶侧的凹腔内并封堵排气管3的排气口。在烹饪器具结束烹饪之后,可以自动或手动驱动限压阀4以打开排气口,使烹饪腔通过排气管3对外排气排压,在烹饪腔内的压力下降至安全值后,锅盖才可以打开,确保用户安全操作该烹饪器具。参考图2,并结合图3至图6所示,本申请烹饪器具的锅盖还包括过滤阀5,过滤阀5可以在排气时减缓气体流动速度,烹饪腔内的高压气体经过过滤阀5后,可接近外界气压,避免快速气流导致液体溢出。过滤阀5由上向下依次包括阀体51、阀罩52及阀帽53。阀体51顶部设有中空柱511,中空柱511内具有第一腔54,排气管3的底部伸入中空柱511内并与中空柱511螺纹连接,排气管3的进气口31与第一腔54连通,且距离中空柱511的底壁一定距离。阀罩52组装在阀体51的下侧,与阀体51共同形成第二腔55。第二腔55设有若干排气孔57及若干进气孔58,排气孔57连通第一腔54与第二腔55。高压气体由进气孔58进入第二腔55后由排气孔57进入第一腔54,再进入排气管33的进气口31对外排气。烹饪腔内的高压气体经过第二腔55及第一腔54之后才能进入排气管3的进气孔口31,可减缓高压气体的排出速度及气压,避免液体溢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阀罩52的第二腔55还有减压作用,通过一些结构设计使出气量大于进气量,具体包括,进气孔58的尺寸小于排气孔57的尺寸;所有进气孔58的总面积小于所有排气孔57的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设有锅盖,所述锅盖设有排气管(3)及限压阀(4),所述排气管(3)的底部向下贯穿所述锅盖并设有进气口(31),所述排气管(3)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限压阀(4)设置在所述锅盖的顶侧并封堵所述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过滤阀,所述过滤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中空柱(511),所述中空柱(511)内具有第一腔(54),所述排气管(3)的底部与所述中空柱(511)连接,所述进气口(31)与所述第一腔(54)连通;所述过滤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体底侧的阀罩,所述阀罩与所述阀体共同形成第二腔(55),所述第二腔(55)设有若干排气孔(57)及若干进气孔(58),所述排气孔(57)连通所述第一腔(54)与所述第二腔(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设有锅盖,所述锅盖设有排气管(3)及限压阀(4),所述排气管(3)的底部向下贯穿所述锅盖并设有进气口(31),所述排气管(3)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限压阀(4)设置在所述锅盖的顶侧并封堵所述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过滤阀,所述过滤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中空柱(511),所述中空柱(511)内具有第一腔(54),所述排气管(3)的底部与所述中空柱(511)连接,所述进气口(31)与所述第一腔(54)连通;所述过滤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体底侧的阀罩,所述阀罩与所述阀体共同形成第二腔(55),所述第二腔(55)设有若干排气孔(57)及若干进气孔(58),所述排气孔(57)连通所述第一腔(54)与所述第二腔(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8)的尺寸小于所述排气孔(57)的尺寸;和/或若干所述进气孔(58)的总面积小于若干所述排气孔(57)的总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底壁(512)及自所述第一底壁(512)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壁(513),所述中空柱(511)自所述第一底壁(512)向上延伸,所述阀罩设有第二底壁(521)及自所述第二底壁(521)向上延伸的第二环壁(522),所述第一环壁(513)与所述第二环壁(522)螺纹连接,所述排气孔(57)位于所述第一底壁(512)上,所述进气孔(58)位于所述第二底壁(5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57)与所述进气孔(58)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二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