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4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包括上围组、站立脚右、站立脚左和床底组,所述上围组包括有扶手管长、扶手支撑、拆卸塑胶公、卸塑胶母、扶手管短和四合扣,所述站立脚右包括有升降管、调节座、内塞、T型座、站立管、V型弹片、小站立脚管、轮子脚、轮子、防滑垫、防滑脚、弹簧、调节键、拉丁和平面华司,所述上围组的底部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有折叠套。该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可随需求变换不同阶段的使用模式,有独立婴儿床模式、床边床模式和游戏床模式共三种模式,独立婴儿床模式可供婴儿睡觉使用,床边床模式时便于家长在夜间对婴儿进行照顾,游戏床模式能够将婴儿床体积增大,便于婴儿进行游戏。

A multi-mode growth cri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床
,具体为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是指给婴幼儿使用的床,婴儿床款式多种多样,功能和价格也是相差也很大,选择时一般以安全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婴儿床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父母应给予重视,及时排除隐患,婴儿床油漆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关键要看是否含有重金属和甲醛等有害成分。现有的婴儿床模式单一,不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变换,因此,现提出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包括上围组、站立脚右、站立脚左和床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组的低部设置有站立脚右和站立脚左,所述站立脚右和站立脚左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有床底组,所述上围组包括有扶手管长、扶手支撑、拆卸塑胶公、拆卸塑胶母、扶手管短和四合扣,所述扶手管长的一端穿入到扶手支撑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支撑套入到扶手管长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管短的一端套入到卸塑胶母并通过套入四合扣固定连接,所述站立脚右包括有升降管、调节座、内塞、T型座、站立管、V型弹片、小站立脚管、轮子脚、轮子、防滑垫、防滑脚、弹簧、调节键、拉丁和平面华司,所述上围组的底部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有折叠套。可选的,所述T型座套入站立管,所述调节座放入弹簧并塞进调节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套入内塞并塞进站立管的内部,所述平面华司与升降管通过拉丁)固定连接,所述V型弹片塞入到小站立脚管内部的孔位,所述内塞塞进站立管的内部,所述防滑脚塞进站立管的内部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上围组顶部设置有布套。可选的,所述拉链的外侧设置有遮挡布条。可选的,所述防滑脚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可选的,所述轮子脚的底部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轮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使用螺杆连接床架组合具有牢固、稳定和简易的优点。2、本技术,升降采用按压式调节简单、安全。3、本技术,可随需求变换不同阶段的使用模式,有独立婴儿床模式、床边床模式和游戏床模式共三种模式,床边床模式时便于家长在夜间对婴儿进行照顾,游戏床模式能够将婴儿床体积增大,便于婴儿进行游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围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站立脚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独立婴儿床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床边床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游戏床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围组;101、布套;102、折叠套;103、拉链;2、站立脚右;3、站立脚左;4、床底组;5、螺杆;6、扶手管长;7、扶手支撑;8、拆卸塑胶公;9、卸塑胶母;10、扶手管短;11、四合扣;14、升降管;15、调节座;16、内塞;17、T型座;18、站立管;19、V型弹片;20、小站立脚管;21、轮子脚;22、轮子;23、防滑垫;24、防滑脚;25、弹簧;26、调节键;27、拉丁;28、平面华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包括上围组1、站立脚右2、站立脚左3和床底组4,上围组1的低部设置有站立脚右2和站立脚左3,站立脚右2和站立脚左3通过螺杆5固定连接有床底组4,上围组1顶部设置有布套101,上围组1包括有扶手管长6、扶手支撑7、拆卸塑胶公8、卸塑胶母9、扶手管短10和四合扣11,扶手管长6的一端穿入到扶手支撑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扶手支撑7套入到扶手管长6并固定连接,扶手管短10的一端套入到卸塑胶母9并通过套入四合扣11固定连接,站立脚右2包括有升降管14、调节座15、内塞16、T型座17、站立管18、V型弹片19、小站立脚管20、轮子脚21、轮子22、防滑垫23、防滑脚24、弹簧25、调节键26、拉丁27和平面华司28,T型座17套入站立管18在将调节座15放入弹簧25塞进调节键26进行固定,穿入到升降管14然后套入内塞16塞进站立管18内,再将平面华司28与升降管14用拉丁27)进行固定,轮子脚21塞入轮子22用铆钉进行固定,塞入小站立脚管20再将V型弹片19塞入到小站立脚管20内的孔位,在将调节座15放入弹簧25塞进调节键26进行固定,穿入到小站立脚管20然后套入内塞16塞进塞进站立管18内,防滑脚24塞入防滑垫23用螺丝固定塞进站立管18内,上围组1顶部设置有布套101,上围组1的底部通过拉链103固定连接有折叠套102,拉链103的外侧设置有遮挡布条,在变换游戏床时,拉开拉链103,将折叠套102放下即可。综上所述,该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使用螺杆连接床架组合具有牢固、稳定和简易的优点,升降采用按压式调节简单、安全,可随需求变换不同阶段的使用模式,有独立婴儿床模式、床边床模式和游戏床模式共三种模式,床边床模式时便于家长在夜间对婴儿进行照顾,游戏床模式能够将婴儿床体积增大,便于婴儿进行游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包括上围组(1)、站立脚右(2)、站立脚左(3)和床底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组(1)的低部设置有站立脚右(2)和站立脚左(3),所述站立脚右(2)和站立脚左(3)通过螺杆(5)固定连接有床底组(4),所述上围组(1)包括有扶手管长(6)、扶手支撑(7)、拆卸塑胶公(8)、拆卸塑胶母(9)、扶手管短(10)和四合扣(11),所述扶手管长(6)的一端穿入到扶手支撑(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支撑(7)套入到扶手管长(6)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管短(10)的一端套入到卸塑胶母(9)并通过套入四合扣(11)固定连接,所述站立脚右(2)包括有升降管(14)、调节座(15)、内塞(16)、T型座(17)、站立管(18)、V型弹片(19)、小站立脚管(20)、轮子脚(21)、轮子(22)、防滑垫(23)、防滑脚(24)、弹簧(25)、调节键(26)、拉丁(27)和平面华司(28),所述上围组(1)的底部通过拉链(103)固定连接有折叠套(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的成长型婴儿床,包括上围组(1)、站立脚右(2)、站立脚左(3)和床底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组(1)的低部设置有站立脚右(2)和站立脚左(3),所述站立脚右(2)和站立脚左(3)通过螺杆(5)固定连接有床底组(4),所述上围组(1)包括有扶手管长(6)、扶手支撑(7)、拆卸塑胶公(8)、拆卸塑胶母(9)、扶手管短(10)和四合扣(11),所述扶手管长(6)的一端穿入到扶手支撑(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支撑(7)套入到扶手管长(6)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管短(10)的一端套入到卸塑胶母(9)并通过套入四合扣(11)固定连接,所述站立脚右(2)包括有升降管(14)、调节座(15)、内塞(16)、T型座(17)、站立管(18)、V型弹片(19)、小站立脚管(20)、轮子脚(21)、轮子(22)、防滑垫(23)、防滑脚(24)、弹簧(25)、调节键(26)、拉丁(27)和平面华司(28),所述上围组(1)的底部通过拉链(103)固定连接有折叠套(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财
申请(专利权)人:贝品漳州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