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包括由柔性织物与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制成的篮体,所述的篮体包括床底以及和床底连接的床围,所述的篮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床垫,所述的篮体中部内置有呈U形的防侧压支架,所述的防侧压支架的两端延伸至床围的中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不仅能防压,还能方便携带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床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
技术介绍
传统的提篮式婴儿床多为软性织物制成,其两侧的床围不含任何支撑骨架。在使用过程,大人容易压倒床围,从而导致误压到婴儿;此外,婴儿成长至几个月后也容易通过压倒床围侧翻出来。而采用塑料等硬性材料制成提篮式婴儿床,虽然能防压,但不能折叠,不便于携带和收纳。如何设计一种不仅能防压,还能方便携带和收纳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防压,还能方便携带和收纳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包括由柔性织物与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制成的篮体,所述的篮体包括床底以及和床底连接的床围,所述的篮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床垫,所述的篮体中部内置有呈U形的防侧压支架,所述的防侧压支架的两端延伸至床围的中上部。优选的,所述的床围内部嵌入有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优选的,所述的防侧压支架可拆卸设置在篮体内。优选的,所述的篮体底部设置有方便将防侧压支架嵌入篮体内的拉链。优选的,所述床底的底部在拉链的两端设置有供防侧压支架两端插入的布袋口。优选的,所述的布袋口采用魔术贴开合。优选的,所述的床垫为可折叠床垫,所述的床垫上设置有可将床垫折叠呈U形后包在床围外的折叠线。优选的,所述篮体的两端为可向中部收拢折叠的床头和床尾。优选的,所述的床头上方设置有可向篮体内折叠的遮阳蓬。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通过内置防侧压支架,改善了传统提篮两侧床围的结构,有效的防止了大人压倒两侧床围从而误压到婴儿的情况出现,以及避免婴儿侧翻出来,提高提篮式婴儿床中床的安全性能。2、本技术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利用床头和床尾向中部折叠,改善了传统婴儿提篮的收纳方式,收纳后类比同类型提篮,体积大幅度减小,使消费者携带更方便,提高用户体验。3、本技术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床围内部嵌入有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当提篮底板受力传递到两侧胶板时,该胶板可使提篮底板不变形,不凹陷,保证该产品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图3是防侧压支架安装在篮体内的示意图。图4是防侧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遮阳蓬往下折叠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遮阳蓬折叠后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床头和床尾向中部收纳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篮体收纳后的外观图。图9是床垫的俯视图。图10是床垫折叠后的示意图。图11是篮体和床垫折叠收纳的流程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篮体、11-床底、12-床围、13-床头、14-床尾、2-床垫、21-折叠线、3-防侧压支架、4-拉链、5-布袋口、6-遮阳蓬、7-手挽。具体实施方式:为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参照图1-11,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包括由柔性织物与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制成的篮体1,所述的篮体1包括床底11以及和床底11连接的床围12,所述的床围(12)内部嵌入有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当提篮底板受力传递到两侧胶板时,该胶板可使提篮底板不变形,不凹陷,保证该产品正常使用。所述的篮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床垫2,所述的篮体1中部内置有呈U形的防侧压支架3,所述的防侧压支架3的两端延伸至床围12的中上部。该防侧压支架3采用硬塑胶、金属等硬性材料制成,结构牢固。利用防侧压支架3两端支撑床围12的两侧,从而改善了传统提篮两侧床围12的结构,有效的防止了大人压倒两侧床围12从而误压到婴儿的情况出现,以及避免婴儿侧翻出来,提高提篮式婴儿床中床的安全性能。所述的防侧压支架3可拆卸设置在篮体1内。所述的篮体1底部设置有方便将防侧压支架3嵌入篮体1内的拉链4,拉链4连接有用于遮盖已嵌入篮体1内的防侧压支架3的遮盖布,拉链4控制遮盖布的开合。所述床底11的底部在拉链4的两端设置有供防侧压支架3两端插入的布袋口5。该布袋口5采用魔术贴开合。拉链4和两个布袋口5呈“工”字形分布,布袋口的长度略大于供防侧压支架3端部的长度,使得供防侧压支架3两端能插入布袋口5并抵接至床围12的中上部即可。安装时,先将两个布袋口5打开,再拉开拉链4,将防侧压支架3的两端插入布袋口5,使得防侧压支架3的两端抵接至床围12的中上部,合上拉链4以及两个布袋口5以防止防侧压支架3掉落,即可将防侧压支架3嵌入至提篮内并遮盖,操作简便快捷。所述的床垫2为可折叠床垫,所述的床垫2上设置有可将床垫2折叠呈U形后包在床围12外的折叠线21(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篮体1的两端为可向中部收拢折叠的床头13和床尾14。所述的床头13上方设置有可向篮体内折叠的遮阳蓬6,该遮阳蓬6可按照图6的箭头方向往内折叠。当遮阳蓬6往下按压折叠后,可以放在床上做婴儿床中床使用。当需要折叠携带或收纳时,其收纳方法如下:1、将可折叠的床垫2取出;2、如图7所示,手握床头13和床尾14两端往中间折叠,折叠后的状态如图8所示;3、将床垫2沿折叠线21折叠呈U形,折叠后的状态如图10所示,并包在床围12外,其折叠组合过程图如图11所示。所述的床围12在防侧压支架3的两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方便提拉的手挽7,使得该婴儿床中床收纳后类比同类型提篮,体积大幅度减小,使消费者携带更方便。本技术的提篮式婴儿床中床,不仅能防压,还能方便携带和收纳,适合广泛应用和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柔性织物与胶板制成的篮体(1),所述的篮体(1)包括床底(11)以及和床底(11)连接的床围(12),所述的篮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床垫(2),所述的篮体(1)中部内置有呈U形的防侧压支架(3),所述的防侧压支架(3)的两端延伸至床围(12)的中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柔性织物与胶板制成的篮体(1),所述的篮体(1)包括床底(11)以及和床底(11)连接的床围(12),所述的篮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床垫(2),所述的篮体(1)中部内置有呈U形的防侧压支架(3),所述的防侧压支架(3)的两端延伸至床围(12)的中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围(12)内部嵌入有可折叠、弹性好、强度高的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侧压支架(3)可拆卸设置在篮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篮体(1)底部设置有方便将防侧压支架(3)嵌入篮体(1)内的拉链(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提篮式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底(11)的底部在拉链(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