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行李箱及其组合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0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行李箱,其包含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箱壳、一第二箱壳与一组合单元设于第一与第二箱壳的二侧。其中,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环状口缘,且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环状口缘。组合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一拉链单元与一第二拉链单元。第一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是分别可拆卸地固接于第一与第二环状口缘。第一与第二拉链单元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并且二个拉链单元可相互炼合。通过上述行李箱的结构设计,能方便更换组合单元。

Combined trunk and its combined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行李箱及其组合单元
本技术为一种行李箱,特别是一种组合式行李箱,能够轻易地更换拉链。
技术介绍
传统的行李箱在结构上包含有一第一箱壳、一第二箱壳与一拉链,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口缘,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口缘,拉链是设于第一口缘与第二口缘之间,让使用者能通过拉开拉链而打开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进而取用行李箱内部的行李。传统的行李箱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其拉链可能会有损坏的状况而需要更换。然而传统的行李箱是以车缝的方式将拉链固定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上,而且拉链的边缘可能还黏附有黏胶,使拉链能更稳固地黏附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但在上述的情况下,拉链的更换将相当费时与麻烦,因而尚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李箱,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行李箱的缺失进行改良,进而提出一种崭新的行李箱,其组合单元是可容易地被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李箱,其包含有一第一箱壳、一第二箱壳与一组合单元。其中,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壳壁,以及由上述第一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一环状口缘。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壳壁,以及由该第二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二环状口缘。组合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一拉链单元与一第二拉链单元。上述第一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一自由端与一第一拉链端,上述第一自由端是连接于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一端。第二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二自由端与一第二拉链端,第二自由端连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并且第一拉链端与第二拉链端可相互炼合。其中,上述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上述第一箱壳的第一环状口缘,并且上述第二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上述第二箱壳的第二环状口缘。藉此,当行李箱的组合单元(特别是第一或第二拉链单元损坏时,维修工人便能轻松地将整个组合单元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拆卸而出,之后将新的一组组合单元重新地组装于第一箱壳的第一环状口缘以及第二箱壳的第二环状口缘。如此,即可完成行李箱的维修作业。整体维修作业是相当地简易且有效率。另外,行李箱的使用者在遇到组合单元损坏时,也只需更换组合单元而不需要重新购置新的行李箱,行李箱的使用者遂能节省金钱花费。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上述行李箱的结构设计,能方便更换组合单元。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所示的行李箱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是实施例的组合单元的立体放大图;图4是图1的局部立体剖视图,其省略示出第一箱壳;以及图5与图6是图1于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行李箱10:第一箱壳11:第一壳壁12:第一容纳空间13:第一环状口缘14:定位孔20:第二箱壳21:第二壳壁22:第二容纳空间23:第二环状口缘24:定位孔30:组合单元31: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1:第一连接带32:第一嵌合部33: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1:第二连接带34:第二嵌合部35:内墙36:外墙37:插槽38:定位柱381:螺孔39:缺口41:第一拉链单元411:第一自由端412:第一拉链端42:第二拉链单元421:第二自由端422:第二拉链端43:拉链头44:第三拉链单元45:第四拉链单元B:交界S:开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以下藉由所列举的若干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上”、“下”、“内”、“外”、“顶”、“底”等方向性形容用语,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主张范围的用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行李箱1,其包含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箱壳10与一第二箱壳20与一组合单元30,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一箱壳10在结构上具有一第一壳壁11,以及由第一壳壁11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纳空间12与一第一环状口缘13。第二箱壳20具有一第二壳壁21以及由第二壳壁21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纳空间22以及一第二环状口缘23第一容纳空间12与第二容纳空间22用来放置行李。在通常的情况下,第一壳壁11与第二壳壁21的底部会设有轮组(图未示出)以支撑行李箱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箱壳10还设有一拉杆(图未示出)以供使用者拉动行李箱1。第一箱壳10于靠近第一环状口缘13的部位与第二箱壳20于靠近第二环状口缘23的部位都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4,24。请参考图3至图5。组合单元30是呈环形,其结构上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一第一拉链单元41与一第二拉链单元42。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是邻接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并且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之间具有一开缝S。第一拉链单元4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自由端411与一第一拉链端412,第二拉链单元42具有相对的一第二自由端421与一第二拉链端422。以图5的图面作为方向基准,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的左侧设有第一嵌合部32且右侧设有一第一连接带311,第二固定件33的右侧设有一第二嵌合部34且左侧设有一第二连接带331。请回到图4与图5,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还具有一第一连接带311,第一连接带311邻接第一嵌合部32,第二连接带331邻接第二嵌合部34。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嵌合部32与第二嵌合部34都具有一内墙35、一外墙36以及一插槽37定义于该外墙36与该内墙35之间,第一箱壳10的第一环状口缘13是嵌合于第一嵌合部32的插槽37,且第二箱壳20的第二环状口缘23是嵌合于第二嵌合部34的插槽37。第一嵌合部32是完整地围绕第一环状口缘13,并且第二嵌合部34是完整地围绕第二环状口缘23(见图4)。由于第一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1,33是通过各自的嵌合部32,34而完整地围绕第一与第二环状口缘13,23,使行李箱1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组合单元30不容易从第一箱壳10与第二箱壳20脱落。外墙36的宽度小于内墙35的宽度,内墙35设有若干个缺口39。外墙36稍具可挠性并可在外力作用下作些许的弹性变形,外墙36的内侧面设有若干个定位柱38(定位柱38的数量与缺口39的数量相等),各定位柱38的末端设有螺孔381。各个定位柱38是一对一地向内凸向对应的该等缺口39的其中之一,并且各个定位柱38通过对应的该等定位孔14,24的其中之一。藉此,组合单元30能分别通过第一无接缝环状件31与第二无接缝环状件33而可拆卸地固接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壳壁,以及由该第一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一环状口缘;/n一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壳壁,以及由该第二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二环状口缘;/n一组合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一拉链单元以及一第二拉链单元,该第一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一自由端以及一第一拉链端,该第一自由端连接于该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一端,该第二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二自由端以及一第二拉链端,该第二自由端连接于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的一端,该第一拉链端与该第二拉链端可相互炼合;/n该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该第一箱壳的第一环状口缘;以及/n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该第二箱壳的第二环状口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箱壳,具有一第一壳壁,以及由该第一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一环状口缘;
一第二箱壳,具有一第二壳壁,以及由该第二壳壁所界定的一第二容纳空间以及一第二环状口缘;
一组合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二无接缝环状件、一第一拉链单元以及一第二拉链单元,该第一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一自由端以及一第一拉链端,该第一自由端连接于该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一端,该第二拉链单元具有一第二自由端以及一第二拉链端,该第二自由端连接于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的一端,该第一拉链端与该第二拉链端可相互炼合;
该第一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该第一箱壳的第一环状口缘;以及
该第二无接缝环状件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固接于该第二箱壳的第二环状口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自由端设有一第一嵌合部,该第二自由端设有一第二嵌合部,该第一箱壳的该第一环状口缘是嵌合于该第一嵌合部,该第二箱壳的该第二环状口缘是嵌合于该第二嵌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部是完整地围绕该第一环状口缘,并且该第二嵌合部是完整地围绕该第二环状口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部与该第二嵌合部都具有一外墙、一内墙以及一插槽定义于该外墙与该内墙之间,该第一嵌合部与该第二嵌合部的内墙设有多个缺口,并且该第一嵌合部与该第二嵌合部的外墙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定位柱,该等定位柱是一对一地对应该等缺口,该第一箱壳设有多个定位孔,各该定位柱是一对一地凸向对应的该等缺口的其中之一并且通过对应的该等定位孔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各该定位柱都设有一螺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接缝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锡鋘
申请(专利权)人:明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