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搓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5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应用设备领域,涉及面条的自动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面条走向一侧设置有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第四导向轮以及缠绕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第四导向轮以及缠绕架的设置,使面条的行走距离得到增大,在拉力的作用下,使面条得到足够的拉伸,进而达到提高面条筋道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Semi automatic knea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自动搓面机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应用设备领域,涉及面条的自动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搓面机。
技术介绍
面条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花样繁多,品种多样。地方特色极其丰富,又如庆祝生日时吃的长寿面以及国外的香浓意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条几乎都是温和而筋道的,将面食的风味发展到极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没有时间自己加工面条,多直接采购超市销售的成品面条,而现有机械加工的面条不够筋道,其主要原因就是搓面的效果不好,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搓面效果好的半自动搓面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机械化生产面条搓面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提高成品面条筋道的半自动搓面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半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面条走向一侧设置有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第四导向轮以及缠绕架,其中,所述进面轮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一导向轮靠近进面轮设置,所述第二行走输送带和第一行走输送带上下设置在机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设置在机架远离第一导向轮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轮设置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所述第四导向轮和缠绕架设置在第三导向轮的上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以及缠绕架的驱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一行走传输带的一端以及第三导向轮和第二行走传输带之间均设置有导向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一种半自动搓面机,通过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第四导向轮以及缠绕架的设置,使面条的行走距离得到增大,在拉力的作用下,使面条得到足够的拉伸,进而达到提高面条筋道的目的,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半自动搓面机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半自动搓面机的侧视图;以上各图中,1、机架;11、面盆;2、进面轮;3、第一导向轮;4、第一行走传输带;5、第二导向轮;6、第三导向轮;7、第二行走传输带;8、第四导向轮;9、缠绕架;10、导向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机械加工面条筋道的半自动搓面机,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1,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为长方形的框架,在本实施例中,提高筋道的主要方法就是拉伸,将条状的面条进行拉伸(类似于现有常见的手工拉面拉伸提高筋道),机架1上沿面条走向一侧设置有进面轮2、第一导向轮3、第一行走传输带4、第二导向轮5、第三导向轮6、第二行走传输带7、第四导向轮8以及缠绕架9,其中,进面轮2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切割好的条形面圈接引到整个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进面轮2、第一导向轮3、第二导向轮5、第三导向轮6以及第四导向轮8都呈滑轮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条形面圈的接引,进面轮2设置在机架1一端的一侧,同时,在机架1的该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条形面圈的面盆。在第一导向轮3设置在机架1一端的中部,第一导向轮3靠近进面轮2设置,第二行走输送带和第一行走输送带上下设置在机架1的底部,第二行走输送带和第一行走输送带都是现有的传输带,其主要用于在面条拉伸过程中,避免拉伸过程中,出现断落导致面条无法使用,同时,第二行走输送带和第一行走输送带将条形面圈从机架1上方向机架1下方拉伸,增大条形面圈的拉伸距离,为了进一步增加拉伸距离,在第二导向轮5、第三导向轮6设置在机架1远离第一导向轮3的一端,第二导向轮5与第一导向轮3对称设置,这样能够确保距离最大,第三导向轮6设置在第一导向轮3和第二导向轮5之间,同样,为了将拉伸好的面条收集,第四导向轮8和缠绕架9设置在第三导向轮6的上方,第四导向轮8主要用于将拉伸好的面条引导到缠绕架9上,通过上述的设置,条形面圈需要来回整个机架1三趟,且在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进面轮2、第一导向轮3、第一行走传输带4、第二导向轮5、第三导向轮6、第二行走传输带7以及缠绕架9的驱动机构,将进面轮2、第一导向轮3、第一行走传输带4、第二导向轮5、第三导向轮6、第二行走传输带7以及缠绕架9都设置相应的动力,就是为了保证拉伸,如果都是被动存在,其将仅依靠重力进行拉伸,拉伸效果有限。为了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在第一导向轮3和第一行走传输带4的一端以及第三导向轮6和第二行走传输带7之间均设置有导向腔10,导向腔10就是用金属板隔成的通道,其目的是避免驱动机构产生的油污污染面条。通过上述的设置,利用长距离的拉伸,使其模仿人工拉面的动作,进而提高面条的筋道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沿面条走向一侧设置有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第四导向轮以及缠绕架,其中,所述进面轮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一导向轮靠近进面轮设置,所述第二行走输送带和第一行走输送带上下设置在机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设置在机架远离第一导向轮的一端,所述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导向轮设置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所述第四导向轮和缠绕架设置在第三导向轮的上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以及缠绕架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搓面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沿面条走向一侧设置有进面轮、第一导向轮、第一行走传输带、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行走传输带、第四导向轮以及缠绕架,其中,所述进面轮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在机架一端的中部,所述第一导向轮靠近进面轮设置,所述第二行走输送带和第一行走输送带上下设置在机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设置在机架远离第一导向轮的一端,所述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际新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鑫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