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513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包括稻田和养殖池,稻田内等间距均匀设有多个迂回沟,迂回沟外侧用于种植水稻,养殖池内均匀设有多个虾巢组件,以供小龙虾自由活动,养殖池与稻田之间通过迂回沟进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迂回沟使水流在养殖池与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生长可互相促进,增加水稻产量和为小龙虾集约化养殖提供水质保障;而且小龙虾养殖不占用基本稻田,稻田管理和小龙虾养殖可保持独立,解决了现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大多是稻虾处于一个空间内,存在占用稻田面积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小龙虾作为一种淡水经济虾类,通常是在稻田中进行养殖。其中,在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需要在稻田里开沟,沟一般三至四米宽、一米深左右,沟面积一般占到稻田面积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通过在在稻田里开沟来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无疑会减少稻田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在稻田里开沟养虾,稻虾处于一个空间,为田间管理如施用化肥、农药和晒田等和收割带来了不便。因此,现有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大多是在稻田里开沟后进行养殖小龙虾,稻虾处于一个空间内,存在占用稻田面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大多是在稻田里开沟后进行养殖小龙虾,稻虾处于一个空间内,存在占用稻田面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包括用于种植水稻的稻田和用于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池,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还包括:迂回沟,共有多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在所述稻田内,所述迂回沟用于作为水流流动通道和通风通道,所述迂回沟外侧用于种植水稻;以及虾巢组件,共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所述虾巢组件是多层塔式结构,以形成供小龙虾自由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通过所述迂回沟进行连通,以将水流在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养殖方法,采用上述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所述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稻田进行开沟形成多个迂回沟,在迂回沟外侧采用播种或扦插的密植方法进行种植水稻,在所述稻田外部设置所述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通过迂回沟形成水流的循环流动,所述养殖池内安装有多个用于养殖小龙虾的虾巢组件,以在水稻秧苗长出后进行放养小龙虾。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养殖方法在水产品集约化养殖中的应用。所述水产品可以是小龙虾、青虾、草虾、对虾、明虾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包括用于种植水稻的稻田和用于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池,稻田内等间距均匀设有多个迂回沟,迂回沟用于作为水流流动通道和通风通道,迂回沟外侧用于种植水稻,养殖池内均匀设有多个虾巢组件,以形成供小龙虾自由活动的活动空间,养殖池与稻田之间通过迂回沟进行连通,以将水流在养殖池与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通过采用迂回沟使水流在养殖池与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可以使稻田与养殖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生长可互相促进,节约化肥、农药和小龙虾饲料,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为小龙虾集约化养殖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质保障;而且,小龙虾在养殖池内进行养殖,不占用基本稻田,投喂和管理方便,便于观察和捕捞,稻田管理和小龙虾养殖可保持独立,互不产生负面影响,解决了现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大多是在稻田里开沟后进行养殖小龙虾,稻虾处于一个空间内,存在占用稻田面积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虾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弧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推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动件;2-筒体;3-压条;4-球状体;5-赤道轮;6-养殖池;7-虾巢组件;8-第一层单弧巢组;9-第二层单弧巢组;10-第三层单弧巢组;11-弧巢单元;12-弧面主体;13-开口;14-直边;15-架体;16-活动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本领域熟知的工艺步骤及器件结构在此省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养殖池6的结构图,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包括用于种植水稻的稻田(图中未示出)和用于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池6,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还包括:迂回沟(图中未示出),共有多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在所述稻田内,所述迂回沟用于作为水流(养殖水)流动通道和通风通道,所述迂回沟外侧用于种植水稻;以及虾巢组件7,共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6内,所述虾巢组件7是多层塔式结构,以形成供小龙虾自由活动的活动空间16(参照图2所示),所述养殖池6与所述稻田之间通过所述迂回沟进行连通,以将水流在所述养殖池6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所述迂回沟作为水流流动通道和通风通道,进而可以使水流通过所述迂回沟在所述养殖池6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同时,通过迂回沟作为通风通道来供水稻秧苗通风,可以使稻田与养殖池6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生长可互相促进,节约化肥、农药和龙虾饲料,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为龙虾集约化养殖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质保障;而且,小龙虾不占用基本稻田,小龙虾在阳光房中的养殖池6内进行养殖,投喂和管理方便,便于观察和捕捞,稻田管理和小龙虾养殖可保持独立,互不产生负面影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本技术提供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通过在稻田里种植水稻,在养殖池6里集约化养殖小龙虾,养殖水在稻田和养殖池6里产生循环,一方面为稻田带来营养元素,另一方面通过在稻田培养水生动物为小龙虾带来食物,达到增产、高效和节约目的。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多个迂回沟之间可串联形成连通结构,以利用不同稻田之间的水位落差和/或水泵使水流在所述养殖池6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使养殖水在稻田和养殖池里产生循环,起到稻田间接养虾的作用,而且,在稻田中采用播种的密植方法进行种植水稻,使总体播种量不小于正常播种量。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迂回沟的出水端通过安装的管道与所述养殖池6相通,所述养殖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包括用于种植水稻的稻田和用于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还包括:/n迂回沟,共有多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在所述稻田内,所述迂回沟用于作为水流流动通道和通风通道,所述迂回沟外侧用于种植水稻;以及/n虾巢组件,共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所述虾巢组件是多层塔式结构,以形成供小龙虾自由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通过所述迂回沟进行连通,以将水流在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包括用于种植水稻的稻田和用于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还包括:
迂回沟,共有多个,且等间距均匀设置在所述稻田内,所述迂回沟用于作为水流流动通道和通风通道,所述迂回沟外侧用于种植水稻;以及
虾巢组件,共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所述虾巢组件是多层塔式结构,以形成供小龙虾自由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通过所述迂回沟进行连通,以将水流在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稻虾共作养殖系统中,多个迂回沟之间可串联形成连通结构,以利用不同稻田之间的水位落差和/或水泵使水流在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稻田之间产生循环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沟的出水端与所述养殖池相通,所述养殖池的出水端与所述迂回沟进水端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巢组件包括:
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单弧巢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杰徐钢春徐跑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