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063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20
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具备:定位座,设置于由对基板作业机的头驱动机构驱动的移动台;定位部,设置于作业头,与上述定位座嵌合而将上述作业头相对于上述移动台定位于安设位置;主机侧连接器,设置于上述移动台并负责电连接;头侧连接器,设置于上述作业头并负责电连接;电连接部,在上述作业头被定位于上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头侧连接器相对于上述主机侧连接器向插入方向相对地滑动移动而进行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头的安装构造
本说明书涉及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对基板作业机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对施行了印刷配线的基板实施对基板作业而量产电路基板的技术正在普及。作为实施对基板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代表例,存在实施元件的装配作业的元件装配机和实施基板的检查作业的基板检查机等。在大多数的元件装配机中,准备有保持的元件装配用具的种类或个数等不同的多个装配头而更换使用。另外,在基板检查机中,也存在准备有保持的检查用相机的规格等不同的多个检查头而更换使用的情况。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这种作业头(装配头、检查头)的安装构造关联的一技术例。专利文献1公开的对基板作业机包含可拆装的作业头,通过使装配的作业头工作而对于电路基板进行预先设定的作业。由此,因为作业头能够拆装,所以能容易地进行维护等,能够提高对基板作业机的便利性。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15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不限于专利文献1,通常在作业头的安装时,除了机械方面的定位之外,还需要将电源线或控制线等电连接的连接器的嵌合。在此,在同时进行机械方面的定位和电连接的结构中,当存在连接器位置相对于定位部的误差时,连接器彼此无法良好地嵌合,有可能阻碍定位操作。此外,当强行进行定位操作时,会产生使连接器破损的风险。另外,连接器的嵌合需要一定程度的按压操作力,会妨碍定位操作。此外,安装操作自身也需要一边留意多个部位一边进行,烦杂且困难。另一方面,也有对电源线和控制线等设置大幅的自由度(长度的游隙等),在机械方面的定位结束之后使连接器嵌合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有时连接器、电源线、控制线垂下,会妨碍定位操作。也就是说,在进行机械方面的定位时,需要留意连接器、电源线、控制线,安装操作仍然烦杂且困难。另外,作业者按照预先规定的更换顺序来更换作业头。通常,在确认了电源断开的状态之后进行更换作业,在更换后确认了电连接状态正常的情况之后开始电源的供给。然而,即使不遵照规定的更换顺序,作业头的更换在物理上也是可能的。因此,存在将电源线或控制线以活线状态插拔的可能性。在本说明书中,要解决课题是提供在对基板作业机中,能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安装操作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具备:定位座,设置于由对基板作业机的头驱动机构驱动的移动台;定位部,设置于作业头,与上述定位座嵌合而将上述作业头相对于上述移动台定位于安设位置;主机侧连接器,设置于上述移动台并负责电连接;头侧连接器,设置于上述作业头并负责电连接;及电连接部,在上述作业头被定位于上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头侧连接器相对于上述主机侧连接器向插入方向相对地滑动移动而进行嵌合。专利技术效果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中,先进行作业头的定位操作,后进行电连接操作。并且,电连接操作成为使头侧连接器相对于主机侧连接器滑动移动这样简单的操作。也就是说,能够将安装操作分为定位操作及电连接操作而单纯化地分别进行,并且,连接器等不会垂下而不会妨碍定位操作。因此,作业者能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安装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一例即元件装配机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元件装配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主机侧连接器及头侧连接器的连接件的配置的侧视剖视图。图5是表示保护罩及电连接部的构造的立体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电连接部具有的误差吸收部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图7是表示定位操作的中途的状况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定位操作结束的状况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即将开始电连接操作之前的电连接部的周边的状况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电连接部向前侧滑动移动至全滑动量的大致一半的状况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电连接部滑动移动至前端位置附近的状况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时点下的头侧连接器和主机侧连接器的嵌合状况的侧视剖视图。图13是表示电连接部滑动移动至前端位置而电连接操作结束的状况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对基板作业机(元件装配机1)的构造首先,对于作为对基板作业机的一例的元件装配机1,以图1及图2为参考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7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一例即元件装配机1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立体图。图1中的从左上朝向右下的方向为输送基板K的X轴方向,从左下(后侧)朝向右上(前侧)的方向为Y轴方向,铅垂方向为Z轴方向。另外,图2是表示元件装配机1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元件装配机1反复实施元件的装配作业。元件装配机1由基板输送装置2、元件供给装置3、元件移载装置4、元件相机5、控制部6(参照图2)及机台10等构成。基板输送装置2由第一导轨21及第二导轨22、一对输送带、以及夹紧装置等构成。第一导轨21及第二导轨22横穿机台10的上部中央而沿着X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地组装于机台10。在第一导轨21及第二导轨22的正下方并列设置有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对输送带。一对输送带以在输送器输送面载置有基板K的状态轮转,将基板K向设定在机台10的中央部的装配实施位置搬入及搬出。另外,在机台10的中央部的输送带的下方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将基板K通过多个抬起销抬起而以水平姿势夹紧,从而定位于装配实施位置。元件供给装置3以可拆装的方式装备于元件装配机1的后侧。元件供给装置3通过在设备货盘35上列设多个供料器装置31而构成。供料器装置31具备:主体32、在主体32的前侧设置的供给带盘33、在主体32的后端上部设置的元件取出部34。在供给带盘33卷绕保持有以预定间距封入有多个元件的载带。当该载带以预定间距被送出时,元件被解除封入状态而向元件取出部34依次送入。元件移载装置4由一对Y轴轨道41、Y轴移动台42、Y轴电动机43、X轴移动台44、X轴电动机45、装配头46及头内控制部4A等构成。一对Y轴轨道41从机台10的后部配置至前部的元件供给装置3的上方。Y轴移动台42装载于一对Y轴轨道41。Y轴移动台42从Y轴电动机43经由滚珠丝杆机构而被驱动,沿着Y轴方向移动。X轴移动台44装载于Y轴移动台42。X轴移动台44从X轴电动机45经由滚珠丝杆机构而被驱动,沿着X轴方向移动。装配头46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X轴移动台44的后侧。装配头46相当于对基板作业机的作业头。Y轴轨道41、Y轴移动台42、Y轴电动机43及X轴电动机45与X轴移动台44一起构成对装配头46进行驱动的头驱动机构40。装配头46在下侧具有旋转工具47。虽然在图1中省略,但是多个吸嘴呈环状地配置在旋转工具47的下侧。通过旋转工具47的旋转而安设于动作位置的吸嘴由Z轴电动机48驱动而进行升降。吸嘴通过负压的供给从元件取出部34吸附元件,通过正压的供给而向基板K装配元件。标记相机49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具备:/n定位座,设置于由对基板作业机的头驱动机构驱动的移动台;/n定位部,设置于作业头,与所述定位座嵌合而将所述作业头相对于所述移动台定位于安设位置;/n主机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移动台并负责电连接;/n头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作业头并负责电连接;及/n电连接部,在所述作业头被定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头侧连接器相对于所述主机侧连接器向插入方向相对地滑动移动而进行嵌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具备:
定位座,设置于由对基板作业机的头驱动机构驱动的移动台;
定位部,设置于作业头,与所述定位座嵌合而将所述作业头相对于所述移动台定位于安设位置;
主机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移动台并负责电连接;
头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作业头并负责电连接;及
电连接部,在所述作业头被定位于所述安设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头侧连接器相对于所述主机侧连接器向插入方向相对地滑动移动而进行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其中,
所述电连接部具有吸收所述头侧连接器向所述主机侧连接器嵌合时的相对位置误差的误差吸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头的安装构造,其中,
所述定位座包含第一定位座及第二定位座,
所述定位部包含: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座嵌合;及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嵌合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定位部一边描绘圆弧状的轨迹一边向所述第二定位座接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贤三井村仁哉伊藤秀俊山际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