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扶手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99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8
在移动扶手制造方法中,包括对移动扶手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熔接而成的接合部以及接合部的周边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的工序,移动扶手是由包括布、热塑性弹性体和抗拉体的材料形成的。由此,能够修正在移动扶手的外观以及内部产生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提高移动扶手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移动扶手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热塑性弹性体为主要原料的用于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自动扶梯等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以热塑性弹性体为主要原料。并且,移动扶手由复合材料构成,该复合材料是将热塑性弹性体与布和由钢缆或金属板构成的抗拉体一起挤压成型而形成的。挤压成型后的移动扶手被切断成规定的长度后,将两端部接合而形成环状,从而成为最终产品。作为移动扶手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如下方法:以抗拉体不重叠的方式使两端部对接,放入到模具中,通过对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热熔连接而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372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以往的接合方法中,在移动扶手的两端部的接合部和接合部周边产生气泡、缩痕等,存在移动扶手的外观设计面出现凹凸而外观不良的问题。此外,存在如下问题:被热熔连接的接合部附近的热塑性弹性体与布未被充分地接合,布因老化而从热塑性弹性体剥离,移动扶手不耐用。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得到一种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其能够修正在移动扶手的外观以及内部产生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提高移动扶手的耐久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包括对移动扶手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熔接而成的接合部以及接合部的周边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的工序,移动扶手是由包括布、热塑性弹性体和抗拉体的材料形成的。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移动扶手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熔接而成的接合部以及接合部的周边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能够修正在移动扶手的外观以及内部产生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提高移动扶手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配置有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扶手的自动扶梯装置的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扶手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将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扶手的前工序局部剖开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将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而制造的移动扶手中产生的不良情况的例子局部剖开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模具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6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6C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6D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的第4工序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配置有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扶手1的自动扶梯装置的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制造的移动扶手1和供移动扶手1安装的引导件5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移动扶手1形成为环状,在自动扶梯装置的出入口2和3处反转而循环移动。此外,如图2所示,移动扶手1构成为包括主体部10、抗拉体20和布30。如图2所示,移动扶手1的主体部10的截面形成为C字状。主体部10具有形成在表侧的外观设计面10a和形成在背面侧的引导面10b。外观设计面10a是自动扶梯装置的使用者用手触摸的面。引导面10b的表面配置有布30,引导面10b沿着自动扶梯装置的引导件5滑动。主体部10以通过引导面10b覆盖自动扶梯装置的引导件5的表面的方式安装于引导件5。主体部10由聚氨酯类、聚苯乙烯类、聚烯烃类等单体的热塑性弹性体、或它们中的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为了满足移动扶手1所要求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抗拉体20沿着移动扶手1的长度方向埋入主体部10。抗拉体20由金属板或多根钢缆等构成。布30由棉、麻等纤维、或聚酯等树脂形成为表面的摩擦系数低。布30以覆盖主体部10的引导面10b的方式安装于引导面10b。安装于引导面10b的布30相对于引导件5的表面滑动。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移动扶手1的成型工序。另外,在此说明的移动扶手1的成型工序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移动扶手1的成型工序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工序中的任意工序。首先,将抗拉体20和布30配置在未图示的挤压成型机的插入线(insertline)上。抗拉体20配置在埋设于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位置。布30配置于形成引导面10b的面。接着,将热塑性弹性体投入到挤压成型机的模具中,将主体部10与抗拉体20及布30一起挤压成型。接着,将连续成型的环状的移动扶手1通过水或空气等介质进行冷却,并卷绕于一次保存用的芯体。接着,将卷绕于一次保存用的芯体的环状的移动扶手1切断成符合最终产品的规格的长度。被切断的移动扶手1的切断面与图2所示的移动扶手1的截面相同。接着,使用图3说明将切断后的移动扶手1成型为环状的工序。图3是示出加工后的移动扶手1的一端侧1a和另一端侧1b的图。另外,在此说明的将移动扶手1成型为环状的工序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将移动扶手1成型为环状的工序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工序中的任意工序。首先,在移动扶手1的一端侧1a,在从一端侧1a的端面1aa向另一端侧1b的长度L1的范围内,将主体部10的引导面10b侧切除至抗拉体20的厚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并且,在一端侧1a的引导面10b侧形成接合面1ab,并且在接合面1ab的另一端侧1b的端部形成与移动扶手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接合面1ac。接着,在移动扶手1的另一端侧1b,在从另一端侧1b的端面1ba向一端侧1a的长度L1的范围内,将主体部10的外观设计面10a侧切除至抗拉体20的厚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并且,在另一端侧1b的外观设计面10a侧形成接合面1bb,并且在接合面1bb的一端侧1a的端部形成与移动扶手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接合面1bc。接着,如图3所示,使移动扶手1的一端侧1a的接合面1ab与另一端侧1b的接合面1bb重合地配置在未图示的模具内。接着,通过未图示的加热装置对模具内的移动扶手1的一端侧1a和另一端侧1b进行加热。然后,使构成一端侧1a的端面1aa及接合面1ab、1ac、另一端侧1b的端面1ba及各接合面1bb、1bc的各面的热塑性弹性体熔融。接着,使一端侧1a的端面1aa与另一端侧1b的接合面1bc彼此对接地熔接,使一端侧1a的接合面1ab与另一端侧1b的接合面1bb彼此对接地熔接,使一端侧1a的接合面1ac与另一端侧1b的端面1ba彼此对接地熔接。以下,将熔接移动扶手1的一端侧1a和另一端侧1b而成的部分称为接合部10c。接着,在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冷却移动扶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其包括对移动扶手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熔接而成的接合部以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的工序,所述移动扶手是由包括布、热塑性弹性体和抗拉体的材料形成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9 JP 2018-0908291.一种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其包括对移动扶手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熔接而成的接合部以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的工序,所述移动扶手是由包括布、热塑性弹性体和抗拉体的材料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的工序包括:
将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配置在沿着所述移动扶手的形状的模具中的工序;
将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的温度加热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热分解温度以下且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的、使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呈现粘性的程度的温度的工序;
对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进行加压的工序;以及
在将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配置在所述模具中的状态下,将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的温度冷却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固化的温度或室温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扶手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进行加热并进行加压的工序包括在具有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中芯的所述模具中配置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的工序,所述中芯被配置在所述上部模具与所述下部模具之间,
在所述模具中配置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的工序包括使配置在所述接合部及所述接合部的周边的所述布与所述中芯的表面紧贴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龙真西村良知羽田智子竹山豪俊野末纱海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