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稳定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92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稳定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稳定控制方法。稳定控制设备支持包括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的多个拍摄模式。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具有不同的、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稳定控制设备根据设置了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中的哪一个来设置图像传感器的不同基准位置。基准位置是为了图像稳定而移动图像传感器的区域的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稳定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定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稳定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图像传感器的摄像面以进行拍摄期间的稳定的稳定控制设备、包括稳定控制设备的摄像设备、以及稳定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摄像设备的性能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摄像设备配备有用于使图像传感器在与摄像光学系统垂直的平面中移动的图像稳定机构(摄像面稳定机构)。为了实现更高的图像稳定性能,提出了包括具有大操作范围的图像稳定机构的大量机构。一般来说,图像传感器可以输出诸如静止图像和视频等的多种格式的图像。根据格式,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用于形成记录图像的区域,其也可被称为有效像素区域)通常不同,并且在同一摄像设备中,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通常发生改变。日本特开2007-034141公开了基于像圈直径来限制图像稳定机构的可移动范围的技术。日本特开2010-117591公开了如下的技术,该技术在用户选择了倾斜-移位拍摄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摄像面稳定机构使图像传感器移位的同时进行拍摄,以进行倾斜-移位拍摄。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照相机能够基于像圈直径来适当地限制图像稳定机构的可移动范围,并且使摄像面稳定机构能够在基于用户操作而偏移的位置处进行操作。然而,日本特开2007-034141和2010-117591都没有描述考虑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改变的事实来进行摄像面稳定。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背景做出的,并且提供可以处理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改变的稳定控制设备以及包括该稳定控制设备的摄像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稳定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图像稳定,所述稳定控制设备包括:模式设置部件,用于从包括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的多个拍摄模式中设置拍摄模式,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是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第一值的模式,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是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模式,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对摄像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信号;基准位置设置部件,用于设置作为不进行图像稳定时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的基准位置;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抖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中从所述基准位置移动,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所设置的基准位置在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和所述第二拍摄模式之间是不同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图像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控制设备;以及摄像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其中,所述摄像控制部件基于所述稳定控制设备的模式设置部件所设置的拍摄模式来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摄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获取部件,用于获取表示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对摄像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信号;设置部件,用于基于所述获取部件所获取的表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大小的信息来设置基准位置,所述基准位置是不进行图像稳定时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抖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中从所述基准位置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稳定控制方法,包括:从包括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的多个拍摄模式中设置拍摄模式,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是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第一值的模式,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是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模式,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对摄像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信号;设置作为不进行图像稳定时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的基准位置;以及进行控制,以基于抖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中从所述基准位置移动,其中,所述基准位置的设置中所设置的基准位置在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和所述第二拍摄模式之间是不同的。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稳定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2A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系统的中央截面图;图2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稳定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4A至4C示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稳定机构操作的情况下的渐晕与拍摄模式之间的关系;图5A至5D示出在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偏移的情况下的拍摄模式的适当中心位置;以及图6A至6C示出参考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效果与有效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是不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所有这样的特征,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这样的特征。以下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可以单独地、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或者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来自各实施例的元素或特征具有益处的情况下作为多个实施例或其特征的组合而实现。此外,在附图中,为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将说明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具有可更换镜头的数字照相机的示例,该数字照相机可以通过将镜头单元附接至照相机来进行拍摄。然而,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允许摄像光学系统(镜头单元)被更换并且可以通过使图像传感器在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中旋转或平移来减小由于摄像设备中发生的抖动而引起的对所拍摄图像的影响的任何设备。这些设备的示例包括具有可更换镜头的摄像机。此后,参考图1至6C,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在各图中,相同的构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重复说明。图2A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系统的中央截面图,以及图2B是示出摄像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在图2A和2B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组件彼此对应。图2A和2B所示的摄像系统包括照相机1以及附接至照相机1的镜头单元2。镜头单元2经由安装件(未示出)可移除地附接至照相机1,并且经由电触点11在镜头单元2和照相机1之间进行信息的通信。镜头单元2包括由多个透镜组成的摄像光学系统3、使摄像光学系统3的透镜移动的透镜驱动单元13、控制透镜驱动单元13所进行的透镜的移动的镜头系统控制电路12、以及镜头存储器17。镜头存储器17存储镜头信息并存储经由电触点11获取的来自照相机1的信息。摄像光学系统3的光轴由附图标记4表示。透镜驱动单元13可以由诸如任何适当马达等的致动器构成,并且可以驱动构成摄像光学系统的调焦透镜、图像稳定透镜和光圈等。镜头系统控制电路12可以通过组合电路和诸如CPU等的处理器而配置成。照相机1包括控制整个照相机的操作的照相机系统控制电路5。照相机1包括对来自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6、通过对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来生成记录用的图像的图像处理器7、以及记录该记录用的图像的存储器单元8。照相机1包括作为显示单元9的背面显示装置9a和电子取景器(EVF)9b,并且允许用户在检查摄像范围的同时进行拍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图像稳定,所述稳定控制设备包括:/n模式设置部件,用于从包括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的多个拍摄模式中设置拍摄模式,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是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第一值的模式,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是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模式,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对摄像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信号;/n基准位置设置部件,用于设置作为不进行图像稳定时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的基准位置;以及/n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抖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中从所述基准位置移动,/n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所设置的基准位置在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和所述第二拍摄模式之间是不同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4 JP 2019-1165261.一种稳定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图像稳定,所述稳定控制设备包括:
模式设置部件,用于从包括第一拍摄模式和第二拍摄模式的多个拍摄模式中设置拍摄模式,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是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第一值的模式,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是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比所述第一值小的第二值的模式,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对摄像光学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图像信号;
基准位置设置部件,用于设置作为不进行图像稳定时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位置的基准位置;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抖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在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中从所述基准位置移动,
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所设置的基准位置在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和所述第二拍摄模式之间是不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模式设置部件所设置的拍摄模式从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改变为所述第一拍摄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改变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基准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还包括: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信息,
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基于所述模式设置部件所设置的拍摄模式和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信息来设置所述基准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基于所述模式设置部件所设置的拍摄模式来判断是否要基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信息来设置所述基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信息包括表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基于所述模式设置部件所设置的拍摄模式来判断是否要基于表示所述光轴的信息来设置所述基准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基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信息和表示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要基于表示所述光轴的信息来设置所述基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设置所述基准位置,使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是所述第一值的情况相比,在所述对角线长度是所述第二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信息的光轴的位置和所述基准位置之间的距离变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基准位置设置部件设置所述基准位置,使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和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直径之间的差大于阈值的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正史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