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68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标准化桩号子系统;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路线管理单元以及路线桩号转换单元,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包括路面灾害管理单元;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桥梁信息管理单元以及涵洞信息管理单元;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将标准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进行一一映射,并关联标准化桩号与对应的桩号范围;利用标准化的桩号实现了对不同体系、不同管理系统下的公路路网数据进行管理,统一了多种不同体系下的桩号,有效管理大型公路路网的数据,有利于该公路路网应用于公路养护、公路建设改造等公路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路网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信息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信息技术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我们的思维变革和管理变革。路网通车总里程巨大且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对道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行业应用所产生的的数据呈爆炸性增长,公路行业的养护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做到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公路行业养护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空间上,公路养护管理点多、线长、面逛、管养分散,区域化、集约化管理难度大,其次在管理对象上,养护的管理对象十分复杂多种,包括路面、桥涵、隧道、边坡、机电等等,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决定了建立综合养护体系的需要。最重要的是,每个不同的管理对象都可能不为同一个管理系统所管理,其中用于管理公路路网的重要指标——桩号的管理也因不同的管理系统而不同,因此也给路网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路网管理尤其在养护维修中由于桩号的体系不相同而给公路养护管理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对综合性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的建成需求变得更大更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消除不同体系或管理系统下公路路网管理的困难,使公路养护更加便捷以及高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标准化桩号子系统;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路线管理单元,用于存储各个公路路线的基础信息,其中公路路线信息包含每一条路线的名称以及所在的桩号范围;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包括:路面灾害管理单元,用于存储路面灾害信息,其中路面灾害信息包括路面灾害名称、路面灾害所在的桩号范围和路面灾害所在的路线名称;还用于将路面灾害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桥梁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桥梁基础信息,其中桥梁基础信息包括各座桥梁的名称、桥梁所在的桩号范围以及桥梁所在的路线的名称;还用于将桥梁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涵洞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涵洞基础信息,其中涵洞基础信息包括各个涵洞的名称、涵洞所在的桩号范围以及涵洞所在的路线的名称;还用于将涵洞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根据各个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公路路网中的公路路线的信息,利用其包括的路线管理单元存储公路路线的基础信息,路线管理单元在存储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对所存储的信息进行管理,其中管理包括但不仅限于添加、修改、删除、导出和定位,公路路线的信息包括路线的名称和路线的桩号范围,管理单元可对路线的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包括添加路线的名称和路线的桩号范围,修改路线包括修改路线的名称和其桩号范围,删除路线包括修改路线的名称和其桩号范围,导出路线包括修改路线的名称和其桩号范围。同理,其他子系统如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均与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一样,利用各个单元单独存储对应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可为众多公路维护或规划的计划建成和实施提供庞大和丰富的数据库。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中包括路面灾害管理单元,用于存储路面灾害信息,包括路面灾害名称、桩号范围以及所在的路线的名称,并用于将路面灾害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例如公路养护巡查人员在路面发现灾害后,可通过路面灾害管理单元对路面灾害的信息进行添加等管理操作,使其他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路面灾害管理单元知悉各个路面灾害的详细信息。同上,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中的桥梁信息管理单元以及涵洞信息管理单元可通过存储对应的信息,并将桥梁或涵洞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使整个系统通过路线联系起来,并实现多条路线之间的信息共享。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还包括标准化桩号子系统,将标准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在路网管理中,由于不同的管理对象、不同的路段在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统一管理前,都会/可能由不同的管理系统所管理,因此对应生成/用于管理的公路路网的桩号也会不同。而标准化桩号子系统主要用于管理不同体系或管理系统的公路路网桩号。具体地,标准化桩号子系统存储标准化桩号,标准化桩号为本系统根据路网的地理位置定位或其他适用标准而确定的标准化数据,该标准化桩号数据与其他管理单元中所包括的桩号范围根据各个桩号范围所对应的地理位置进行映射,在上述管理单元的桩号数据录入中可以是不同体系的桩号范围和信息,基于标准化桩号数据与管理单元中不同体系的桩号范围数据进行映射,不同体系的桩号范围和信息便通过标准化桩号数据得以对应。以公路养护为例,如公路养护巡查人员监测到需要养护的路段,以该公路养护巡查人员所使用的桩号体系进行信息的录入,系统根据录入的桩号与标准化桩号数据进行对应,即可将公路养护巡查人员所录入的养护路段对应到不同管理单元中相对应的数据,实现了通过统一标准化的桩号数据对不同体系、不同管理系统下的公路路网数据进行管理。进一步,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根据各个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的范围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进行映射,具体为: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的基准桩号和其他桩号,所述标准化桩号的基准桩号通过预先选定其中一条路线的一段路,按照该段路的实际长度进行桩号编排以形成,所述标准化桩号的其他桩号则基于所述基础桩号形成;根据各个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中的基准桩号和其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在建立标准化桩号前,首先根据某一条建成通车的一段路,根据这条路的实体长度进行桩号编排,从而形成了标准化桩号中的基准桩号,则其余路段的桩号编排可基于基准桩号的编排标准进行编排,从而形成标准化桩号剩余的其他桩号,其他桩号和基准桩号共同构成标准化桩号;根据各个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与各个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使不同体系的桩号范围和信息便通过标准化桩号数据得以对应。进一步,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还包括:路线桩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标准化桩号中的基准桩号和其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至少两条路线进行关联,所述至少两条路线的桩号范围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重叠部分。路线桩号转换单元主要用于管理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重叠部分的路线,如两条或多条路线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重叠部分,则根据标准化桩号与路线桩号范围的映射关系,这一些路线在重叠部分的桩号范围会映射同一范围的标准化桩号,而路线桩号转换单元就对这些存在重叠部分的路线的桩号范围进行关联,从而实现了重叠部分桩号范围的转换,有利于对桩号范围重叠的路线进行规划和管理,并使桩号范围重叠的路线实现信息共享。例如结合路线桩号转换单元,当路面灾害管理单元添加了新的路面灾害后,新增了路面灾害所在的路线的名称并与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由于路线桩号转换单元已将桩号重叠的路线进行关联,因此如在某一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标准化桩号子系统;/n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路线管理单元,用于存储各个公路路线的基础信息,其中公路路线信息包含每一条路线的名称以及所在的桩号范围;/n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包括:路面灾害管理单元,用于存储路面灾害信息,其中路面灾害信息包括路面灾害名称、路面灾害所在的桩号范围和路面灾害所在的路线名称;还用于将路面灾害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n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n桥梁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桥梁基础信息,其中桥梁基础信息包括各座桥梁的名称、桥梁所在的桩号范围以及桥梁所在的路线的名称;还用于将桥梁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n涵洞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涵洞基础信息,其中涵洞基础信息包括各个涵洞的名称、涵洞所在的桩号范围以及涵洞所在的路线的名称;还用于将涵洞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n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根据各个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和标准化桩号子系统;
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路线管理单元,用于存储各个公路路线的基础信息,其中公路路线信息包含每一条路线的名称以及所在的桩号范围;
路面基础数据子系统包括:路面灾害管理单元,用于存储路面灾害信息,其中路面灾害信息包括路面灾害名称、路面灾害所在的桩号范围和路面灾害所在的路线名称;还用于将路面灾害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
桥涵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
桥梁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桥梁基础信息,其中桥梁基础信息包括各座桥梁的名称、桥梁所在的桩号范围以及桥梁所在的路线的名称;还用于将桥梁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
涵洞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涵洞基础信息,其中涵洞基础信息包括各个涵洞的名称、涵洞所在的桩号范围以及涵洞所在的路线的名称;还用于将涵洞与其所在的路线进行关联;
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根据各个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根据各个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的范围与其他管理单元包含的桩号范围进行映射,具体为:
标准化桩号子系统用于存储标准化桩号的基准桩号和其他桩号,所述标准化桩号的基准桩号通过预先选定其中一条路线的一段路,按照该段路的实际长度进行桩号编排以形成,所述标准化桩号的其他桩号则基于所述基础桩号形成;根据各个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对应的地理位置,将标准化桩号中的基准桩号和其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进行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公共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还包括:
路线桩号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标准化桩号中的基准桩号和其他桩号与其他管理单元中包含的桩号范围内的桩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将至少两条路线进行关联,所述至少两条路线的桩号范围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重叠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基础信息还包括各座桥梁的构件编码,桥梁的构件编码包括左幅编号L1~n和右幅编号R1~n;
从桥梁的左幅的最右侧的构件开始从右往左依次递增编号以左幅编号L1~n,右幅编号R1~n从所述桥梁的右幅的最左侧开始从左往右依次递增;
当在桥梁的左幅的最左侧Ln处新增若干个桥梁构件时,则桥梁构件编码还包括所新增的桥梁构件的第一新增桥梁构件编号Ln+1~m,从桥梁左幅最左侧Ln处的新增构件开始从右往左依次递增编号以形成第一新增桥梁构件编号Ln+1~m;
当在桥梁的右幅的最右侧Rn处新增若干个桥梁构件时,则桥梁构件编码还包括所新增的桥梁构件的第二新增桥梁构件编号记为Rn+1~m,从桥梁右幅最右侧Rn处的新增构件开始从左往右依次递增以形成第二新增桥梁构件编号记为Rn+1~m;
其中n≥1,m≥n+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路网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在桥梁的左幅的最右侧L1处新增若干个桥梁构件时,则桥梁构件编码还包括所新增的桥梁构件的第三新增桥梁构件编号NL1~p,从桥梁左幅最右侧L1处的新增构件开始从左往右依次递增编号以形成第三新增桥梁构件编号NL1~p;
当在桥梁的右幅的最左侧R1处新增若干个桥梁构件时,则桥梁构件编码还包括所新增的桥梁构件的第四新增桥梁构件编号NR1~p,从桥梁右幅最左侧R1处的新增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军李实永刘仕顺徐金滔张宪斌江冬生蔡佳何威周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