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Q和RQ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666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0
一种基于BQ和RQ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特别的是本专利技术基于BQ指标、裂隙网络模型、广义RQD理论和圆锥曲线方程,反演计算出RQDt最佳阈值t的范围和最佳阈值t值,得到了最佳阈值t下的RQDt椭圆曲线和各向异性椭球体,得到了最佳阈值t下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提供了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属于巷道开挖方位领域。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中,各向异性无处不在。岩体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各向异性,其性质随观察角度和测量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岩体各向异性变化的起源可归结于地质起源,如沉积岩中独特的层理、玄武岩中独具的天然孔洞、片麻岩中的片麻状构造和板岩中的劈理,以及贯穿这些岩体的断层等。除了固有的地质起源造成的岩体各向异性外,一些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岩体的各向异性,如岩体中节理组的产状和分布形态,岩体中的节理会造成岩体的应力各向异性,影响岩体的质量。岩体的外观和质量强烈的依赖于岩体的各向异性程度,岩体的稳定性是由岩体质量所决定的。一些地质现象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Q和RQ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BQ指标的岩体质量计算,过程如下:
1.1:根据结构面参数计算岩体完整性系数,公式如下:



式中:Jv为岩体体积节理数,单位条/m3;
1.2:Jv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1,L2,...,Ln为垂直于结构面测线长度;N1,N2,...,Nn为同组结构面数目;
1.3: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和岩体完整性系数值,计算BQ值:
BQ=90+3Rc+250Kv
式中:Rc是岩石单轴抗压强度;Kv为岩体完整性系数;
1.4:在应用BQ计算公式过程中,遵循以下条件:
当Rc>90Kv+30时,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当Kv>0.04Rc+0.4时,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1.5:根据地下水、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和天然应力影响对BQ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如下:
[BQ]=BQ-100(K1+K2+K3)
式中:K1为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2为软件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3为天然应力影响修正系数;
1.6:得到修正后的BQ岩体分级结果;
(2)岩体三维裂隙网络模型生成和剖切;
(3)RQDt各向异性图绘制;
(4)基于BQ反演的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
(5)空间RQDt求解方法;
(6)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的过程如下:
6.1:平面上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过程如下:
6.1.1:根据RQDt椭圆曲线,求解出曲线上最大值RQDtmax和最小值RQDtmin的值;
6.1.2:求解出RQDt的各向异性比值,各向异性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QDtmax为椭圆曲线上的RQDt最大值,RQDtmin为椭圆曲线上的RQDt最小值;
6.1.3:各向异性比越大,岩体的不利方位越明显;
6.1.4:判断巷道开挖方向与RQDtmin方向的关系,当巷道轴线与RQDtmin方向一致时,对围岩稳定非常不利;当巷道轴线与RQDtmin方向垂直时,对围岩稳定有利;
6.1.5:得到巷道开挖的不利方位和最优方位;
6.2:空间上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过程如下:
6.2.1:根据RQDt各向异性椭球体,求解出椭球体上最大值RQDtmax和最小值RQDtmin的值;
6.2.2:求解出RQDt的空间各向异性比值,空间各向异性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QDtmax为椭球体上的RQDt最大值,RQDtmin为椭球体上的RQDt最小值;
6.2.3:各向异性比越大,岩体的不利方位越明显;
6.2.4:判断巷道开挖方向与RQDtmin方向的关系,当巷道轴线与RQDtmin方向一致时,对围岩稳定非常不利;当巷道轴线与RQDtmin方向垂直时,对围岩稳定有利;
6.2.5:得到巷道开挖的空间不利方位和最优方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空间RQDt求解方法的过程如下:
5.1:平面RQDt求解方法
根据最佳阈值t下的36个方位的RQDt值,求解出任意角度的平面RQDt值,过程如下:
5.1.1:求解出最佳阈值t下的36个RQDt值;
5.1.2:以RQDt值沿x方向的分量RQDx作为横坐标,沿y轴方向的分量RQDy作为纵坐标,设定拟合圆锥曲线方程为:



式中:p1,p2,p3为拟合系数;
5.1.3:基于最小二乘法,应用Matlab软件编写拟合程序;
5.1.4:拟合得到RQDt的椭圆曲线;
5.1.5:通过该拟合椭圆曲线,可以得到平面上任意角度的RQDt值;
5.2:空间RQDt求解方法
根据拟合得到的RQDt椭圆曲线,求解出空间内任意方位任意角度的RQDt值,过程如下:
5.2.1:根据拟合得到的RQDt椭圆曲线,求解出椭圆的长轴所在位置;
5.2.2:以椭圆曲线的长轴作为旋转轴,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将椭圆曲线沿长轴旋转360°,得到RQDt的各向异性椭球体;
5.2.3:得到空间内任意方位任意角度的RQDt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基于BQ反演的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的过程如下:
4.1:基于BQ指标反演RQDt范围
结合BQ分级计算出的岩体质量级别,查找《岩石质量指标》表,反演确定出该岩体级别下,RQDt范围值;
4.2:最佳阈值t求解方法
4.2.1:在三维裂隙网络模型上,过中心点O,以任意角度剖切三个剖面,得到三个二维裂隙网络模型,导出二维裂隙网络模型及数据;
4.2.2:针对每一个二维裂隙网络模型,设置不同的阈值t,求解出不同阈值t下的RQDt值;
4.2.3:导出不同阈值t下的RQDt值,计算出RQDt均值;
4.2.4:以阈值t为横坐标,以RQDt的均值为纵坐标,绘制RQDt随阈值t变化的散点图;
4.2.5:根据散点图,设置拟合方程,拟合RQDt随阈值t变化的曲线图;
4.2.6:将反演出的RQDt范围值,带入到拟合出的RQDt随阈值t变化的曲线图中,结合函数方程和曲线图,求解出在该RQDt范围内阈值t的范围,共得到三组阈值t的范围;
4.2.7:针对三组阈值t的范围,取其范围的交集,作为最佳阈值t的范围;
4.2.8:以最佳阈值t范围的中点值作为最佳阈值t值,得到最佳阈值t;
4.2.9:输出最佳阈值t的范围和最佳阈值t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Q和RQDt的巷道开挖不利方位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RQDt各向异性图绘制的过程如下:
3.1:RQDt求解计算
基于RQDt理论,确定出二维裂隙网络模型的中心点O,以每隔10°角度做射线,穿过岩体裂隙网络模型,求解出岩体36个方位的RQDt值,过程如下:
3.1.1:RQDt理论公式如下:



式中:xi表示沿某一测线方向的第i个大于给定阈值t的整段岩石或间距长度,RQ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高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