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66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其包括步骤,根据可计算工序时间原则将工序进行分解;统计每一件产品完成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统计所得工序的时间计算每道工序的标准时间及瓶颈工序;建立分析数据库,获取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的动作;将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动作与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工序时间变化的原因;及判断出工序时间发生后,根据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利用遗传算法对工序进行重新排列,形成工序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及工序时间规划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通过遗传算法重新排列工序时间发生变化后的工序,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序时间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成本、质量和效率。一个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就必须在保质保量的同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而且还要求低成本。要想实现低成本,企业就必须要考虑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装配线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浪费。生产线的平衡率与最小生产节拍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生产线平衡及最小节拍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生产线工序的规划。因此对生产线工序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对企业提升生产效益和时长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工序规划的依据是标准工时,而在传统的工业工程中,标准工时的一般确定步骤为:首先采集现场工人作业时间,即采用秒表计时器等计时工具对一般熟练工人在正常环境下作业时间进行测量;然后对采集到的工人现场作业时间进行评比得到正常时间,主要对熟练度、努力度、操作环境、一致性四个方面与评价基准进行比较确定评比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根据可计算工序时间原则将工序进行分解;/n统计每一件产品完成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n根据统计所得工序的时间计算每道工序的标准时间及瓶颈工序;/n建立分析数据库,获取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的动作;/n将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动作与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工序时间变化的原因;及/n判断出工序时间发生后,根据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利用遗传算法对工序进行重新排列,形成工序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可计算工序时间原则将工序进行分解;
统计每一件产品完成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统计所得工序的时间计算每道工序的标准时间及瓶颈工序;
建立分析数据库,获取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的动作;
将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动作与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工序时间变化的原因;及
判断出工序时间发生后,根据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利用遗传算法对工序进行重新排列,形成工序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分析数据库,获取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的动作包括步骤:
建立分析数据库;
获取生产设备的状况及产品的质量;及
获取工人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动作与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工序时间变化的原因包括步骤:
判断工序时间是否发生变化;
将获取的生产设备的状况放入分析数据库中进行分析;
将产获取的品质量放入分析数据库中进行分析;
将获取到的工人的动作放入分析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及
分析工序时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序时间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生产设备的状况、产品质量及工人动作与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工序时间变化的原因之后还包括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劲力林进权卢杰黄丰云刘晓刚邹琳张晓帆胡云锋李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