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分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2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动分风箱,由分风主体、执行单元和电控单元构成,其中分风主体为箱体及其相连通的一个主管接口和若干个支管接口,执行单元对应每个支管接口设置成套的接口风阀,接口风阀包括蝶阀片、阀柄、涡轮蜗杆传动组件及电机,蝶阀片受驱封闭支管接口或对应支管接口的通风量可调转动,电控单元包括主控盒及其内置的MCU,MCU的I/O端分路线接各接口风阀,且MCU外联控制端。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分风箱,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控制蝶阀片开合角度及自锁特性,提高了各支路电动风量调节的精度;而且通过电控单元外联控制端,提供了灵活可选的多种风量调节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分风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风管转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通风系统中连通主风管与各支管进行送风分流或回风聚流并各支路风量高精度可调的电动分风箱。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针对通风系统,主风管至支管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主风管直接连接支管,或者采用分风箱进行风量分配。而分风箱在风量分配上具有一定的消音功能,在某些场合应用较多,如家用通风系统、办公室通风系统等对噪音相对较敏感的区域。而且,部分分风箱有设置手动调节阀,利用额外设置阻力的方式,增加某些支路的风阻,以便达到各个支路均能够满足规划设计风量。通常情况下,支管设立手动阀门的方案,只能在工程中途对系统进行性调试,确认各支路风量时应用。但因工程管路并未完全完工,故提前预设的阀门开度在系统完工后,可能会出现实际支路配置风量变动较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或者后期末端风量如果需要调整,也较难实现。为保证后期末端支管能够调节,风箱如果采用吊顶内装的方案,则需要预留检修口,调试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即风阀处需要有人调整,末端处需要有人测量。同时因为各阀门调整均可能对其它支路风量造成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分风箱,其特征在于由分风主体、执行单元和电控单元构成,其中所述分风主体为空心的箱体及其各个侧向所设的一个主管接口和若干个支管接口,所述执行单元对应每个支管接口设置成套的接口风阀,接口风阀包括蝶阀片、阀柄、涡轮蜗杆传动组件及电机,所述蝶阀片受驱于电机和涡轮蜗杆传动组件封闭支管接口或对应支管接口的通风量可调转动,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箱体外壁接设的主控盒及其内置的MCU,MCU的I/O端通过连接线分路对接各接口风阀,且MCU外联控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分风箱,其特征在于由分风主体、执行单元和电控单元构成,其中所述分风主体为空心的箱体及其各个侧向所设的一个主管接口和若干个支管接口,所述执行单元对应每个支管接口设置成套的接口风阀,接口风阀包括蝶阀片、阀柄、涡轮蜗杆传动组件及电机,所述蝶阀片受驱于电机和涡轮蜗杆传动组件封闭支管接口或对应支管接口的通风量可调转动,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箱体外壁接设的主控盒及其内置的MCU,MCU的I/O端通过连接线分路对接各接口风阀,且MCU外联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风阀中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蜗杆正向或反向转动,涡轮与蜗杆相啮合且涡轮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阀柄;蝶阀片受驱于阀柄转动,且蝶阀片与支管接口轴线的夹角在于0°~90°范围内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口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蝶阀片的轮廓与支管接口的内壁轮廓相匹配,且阀柄对应蝶阀片竖直向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口的轴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蝶阀片的轮廓与支管接口的内壁轮廓相匹配,且阀柄对应蝶阀片竖直向的对称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分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风阀内设有对应电机复位开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招锋孟庆东季明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