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及汽车,其中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用于安装在调光电机上,调光电机上的调节螺杆与调光齿轮相连;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限定出导向孔,导向孔位于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插入导向孔后与调光齿轮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能使当车辆过检测线时,通过将调光工具插入导向孔后,可以准确快速地通过导向孔到达调光齿轮以调整调光齿轮,实现了盲操作业,节省了人工目视寻找调光齿轮位置的时间,从而使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及后期维修维护阶段更为方便快捷地调整前大灯截止线中心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前大灯调光
,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销售车型没有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件,车辆过检测线时需目视调光齿轮位置,然后将调光工具对准调光齿轮后进行调光作业以调整前大灯截止线中心点。由于调光齿轮周边的附件如横梁等部件遮挡了调光齿轮,很难直接采用目视方法找到调光齿轮的位置,对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及后期维修维护阶段的调光作业造成不便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该结构使得当车辆过检测线时,可以使用调光工具准确快速地找到调光齿轮,实现了盲操作业,节省了人工目视寻找调光齿轮位置的时间,从而使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及后期维修维护阶段更为方便快捷地调整前大灯截止线中心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用于安装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调光电机上的调节螺杆与调光齿轮相连;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限定出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插入所述导向孔后与所述调光齿轮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由于该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用于安装在调光电机上,调光电机上的调节螺杆与调光齿轮相连;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限定出导向孔,导向孔位于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插入导向孔后与调光齿轮接触。因此与现有采用目视寻找调光齿轮的方法相比,由于现有技术中调光齿轮周边的附件如横梁等部件遮挡了调光齿轮,很难直接采用现有的目视方法找到调光齿轮的位置;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导向结构使得当车辆过检测线时,通过将调光工具插入导向孔后,调光工具在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准确快速地到达调光齿轮进行调光作业;从而实现了盲操作业,节省了人工目视寻找调光齿轮位置的时间,使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及后期维修维护阶段更为方便快捷地调整前大灯截止线中心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包括框形体和导向体,所述框形体适配地套固在所述调光电机的外表面上,所述导向体固定在所述框形体上,所述导向体限定出所述导向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框形体包括第一U形框和第二U形框;所述第一U形框具有第一封闭端和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U形框具有第二封闭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U形框与所述第二U形框大致呈L形布置且所述第一U形框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U形框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相连;所述调光齿轮位于所述调光电机的后端且靠近右侧,所述第一U形框以所述第一封闭端朝右且所述第一开口端朝左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第一U形框套卡在所述调光电机的右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第二U形框以所述第二封闭端朝前且所述第二开口端朝后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第二U形框套卡在所述调光电机的前端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U形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U形框与所述第二U形框垂直相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U形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调光电机上相应地设有多个卡齿,多个所述卡齿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地卡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孔大致呈喇叭状且包括在所述调光齿轮径向方向上串联连通的柱状孔和扩孔,所述柱状孔靠近所述调光齿轮而所述扩孔远离所述调光齿轮,所述柱状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扩孔的孔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柱状孔为圆柱孔,所述扩孔为圆台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孔位于在所述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且在周向上间隔开地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孔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孔中的一个所述导向孔位于在所述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的右上方,两个所述导向孔中的另一个所述导向孔位于在所述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的右下方。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汽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一个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一个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与调光电机及调光齿轮组合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另一个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安装在调光电机上的示意图,其中示意出导向孔的数量为七个。附图标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导向孔11柱状孔111扩孔112框形体12第一U形框121第二U形框122导向体13调光电机2卡齿21调节螺杆22调光齿轮3调光工具4横梁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用于安装在调光电机2上,调光电机2上调节螺杆22与调光齿轮3相连;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限定出导向孔11,导向孔11位于调光齿轮3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4插入导向孔11后与调光齿轮3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由于该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用于安装在调光电机2上,调光电机2上的调节螺杆22与调光齿轮3相连;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限定出导向孔11,导向孔11位于调光齿轮3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4插入导向孔11后与调光齿轮3接触。因此与现有采用目视寻找调光齿轮3的方法相比,由于现有技术中调光齿轮3周边的附件如横梁5等部件遮挡了调光齿轮3,很难直接采用现有的目视方法找到调光齿轮3的位置;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大灯导向结构1使得当车辆过检测线时,通过将调光工具4插入导向孔11后,调光工具4在导向孔11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准确快速地到达调光齿轮3以进行调光作业;从而实现了盲操作业,节省了人工目视寻找调光齿轮3位置的时间,使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及后期维修维护阶段更为方便快捷地调整前大灯截止线中心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1包括框形体12和导向体13,框形体12适配地套固在调光电机2的外表面上,导向体13固定在框形体12上,导向体13限定出导向孔11。可以理解的是,框形体12适配地套固在调光电机2的外表面上,导向体13固定在框形体12上,可以使得导向体13牢固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用于安装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调光电机上的调节螺杆与调光齿轮相连;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限定出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插入所述导向孔后与所述调光齿轮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用于安装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调光电机上的调节螺杆与调光齿轮相连;所述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限定出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位于所述调光齿轮的侧面外侧,以使调光工具插入所述导向孔后与所述调光齿轮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形体和导向体,所述框形体适配地套固在所述调光电机的外表面上,所述导向体固定在所述框形体上,所述导向体限定出所述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大灯调光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形体包括第一U形框和第二U形框;所述第一U形框具有第一封闭端和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U形框具有第二封闭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U形框与所述第二U形框大致呈L形布置且所述第一U形框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U形框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相连;所述调光齿轮位于所述调光电机的后端且靠近右侧,所述第一U形框以所述第一封闭端朝右且所述第一开口端朝左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第一U形框套卡在所述调光电机的右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第二U形框以所述第二封闭端朝前且所述第二开口端朝后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调光电机上,所述第二U形框套卡在所述调光电机的前端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导向体设置在所述第一U形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俊,王宪礼,冯俊,吴月红,潘正群,刘晓喻,陈艳,赵松岭,代立宏,周定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