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及降噪波长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及降噪波长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燃油、燃气商用汽车一般都配备空气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用于辅助制动。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从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后、增压器压气机前的进气管路引流,由于结构布置原因,绝大部分车辆在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分流会导致发动机进气管路的异常噪声,俗称打气噪声。部分乘用车或高端客车、卡车可能会参照排气消声器设计专用的赫姆霍兹消音腔,但是该结构成本比较贵,一般车辆不配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降噪波长管。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测试整车进气噪声频谱,识别出噪声最大的声波的波长λ;然后,在进气管路上设置长度L为1/5λ至1/3λ的闭口反射管对噪声声波进行吸收。进一步的,所述闭口反射管的端部设有封堵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闭口反射管的长度L为1/4λ。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包括设于两端的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和设于中部的直管段,所述闭口反射管垂直于所述直管段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直管段为硬管结构,所述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及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为能够弯曲的软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的降噪波长管,包括进气管路、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管路上垂直设有闭口反射管,所述闭口反射管的端部设有封堵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闭口反射管的长度L为1/4λ。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包括设于两端的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和设于中部的直管段,所述闭口反射管垂直于所述直管段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直管段为硬管结构,所述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及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为能够弯曲的软管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闭口反射管设置在所述直管段上靠近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的一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及降噪波长管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及降噪波长管,进气管路上设置了闭口反射管,利用正弦波与反射的余弦波可以相互抵消的原理,使噪声声波被大大减弱了,从而减小空压机打气噪声,结构更简单,成本比较便宜,更容易为客户接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及降噪波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路;11、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2、直管段;13、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2、闭口反射管;3、封堵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所示,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测试整车进气噪声频谱,识别出噪声最大的声波的波长λ;然后,在进气管路1上设置长度L为的闭口反射管2对噪声声波进行吸收。本专利技术的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中,进气管路1上设置了闭口反射管2,由于噪音声波为正弦波,声波在1/5λ至1/3λ长度L的闭口反射管2内传到到端部然后反射回来的反射波是余弦波,正弦波与余弦波可以相互抵消,因此通过闭口反射管2可以吸收噪音,噪声声波被大大减弱了,从而减小空压机打气噪声,结构更简单,成本比较便宜,更容易为客户接受。在本实施例中,闭口反射管2的端部设有封堵结构3,封堵结构3为螺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闭口反射管2的长度L为1/4λ,可以抵消或吸收最大噪声的大部分声波,同时吸收部分其他频率的噪声。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路1包括设于两端的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1、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和设于中部的直管段12,闭口反射管2垂直于直管段12设置,闭口反射管2与直管段1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直管段12为硬管结构,使声波能够沿管段的轴向方向直线传播,以便垂直设置的闭口反射管2能够减弱噪音的声波;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1及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为能够弯曲的软管结构,软管结构便于连接,适应发动机舱内的结构布置。一种降噪波长管,包括进气管路1、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路1上垂直设有闭口反射管2,闭口反射管2的端部设有封堵结构3,封堵结构3为螺帽结构,安装方便,拆装快速。在本实施例中,闭口反射管2的长度L为1/4λ。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路1包括设于两端的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1、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和设于中部的直管段12,闭口反射管2垂直于直管段12设置,直管段12的长度至少为4L,使噪音可以在直管段12中沿管段的轴向方向正弦传播。在本实施例中,直管段12为硬管结构,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1及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为能够弯曲的软管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闭口反射管2设置在直管段12上靠近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的一端,即靠近出气口设置,可以削弱更多由于气体流动产生的噪音。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测试整车进气噪声频谱,识别出噪声最大的声波的波长λ;然后,在进气管路(1)上设置长度L为1/5λ至1/3λ的闭口反射管(2)对噪声声波进行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测试整车进气噪声频谱,识别出噪声最大的声波的波长λ;然后,在进气管路(1)上设置长度L为1/5λ至1/3λ的闭口反射管(2)对噪声声波进行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口反射管(2)的端部设有封堵结构(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口反射管(2)的长度L为1/4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1)包括设于两端的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1)、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和设于中部的直管段(12),所述闭口反射管(2)垂直于所述直管段(1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车空压机进气管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12)为硬管结构,所述空气压缩机开口连接段(11)及发动机进气管路开口连接段(13)为能够弯曲的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浦,林铁坚,覃文,刘肖毅,何化,陈小峰,朱雄,沈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