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3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包括步骤:拆除顶盖连接;布置液压千斤顶;顶升顶盖;布置支墩;设置增高垫;再次顶升顶盖;检查上止漏环:如顶盖的高度满足要求,则进行:在顶盖与转轮之间对上止漏环进行检查;如顶盖的高度未能满足要求,则进行:在各支墩的顶部设置增高垫,各液压千斤顶回落,顶盖支承在各支墩上的增高垫上,在各液压千斤顶顶部增加增高垫,再次同步顶升;检查下止漏环;拆除至少三个绕转轮间隔分布的风闸;在已拆除风闸的原位置上放置液压千斤顶,留下的风闸作为支墩使用,依照对顶盖顶升的方法,将转轮顶升至满足要求的高度,再对下止漏环进行检查。该工法操作难度小、省时省力以及能够缩短检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轴混流式水轮机检查
,尤其涉及一种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
技术介绍
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一般为梳齿式止漏环以及阶梯式止漏环,如图1和图2所示,转轮2的底部与顶盖3固定连接,底环4上支撑有多个环绕转轮2间隔分布的导叶5,顶盖3支承在各导叶5上,上止漏环1位于转轮2底部与顶盖3的配合处,下止漏环11位于转轮2与底环4的配合处,转轮2的轴向力支承在多个均匀间隔分布且可升降调节的风闸6上。止漏环主要作用是减少水轮机的容积损失,保护转轮上冠下环免遭磨损。目前,由于受立轴混流式水轮机内空间和检查工期的限制,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通常在大修阶段才进行检查,检查方法是,将整台机组从机坑吊出,再进行拆分检查,操作难度极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通常需要四个月以上才能完成检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难度小、省时省力以及能够缩短检查工期的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r>为解决上述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拆除立轴混流式水轮机的顶盖(3)连接:拆除所述顶盖(3)与转轮(2)之间的连接以及限制所述顶盖(3)顶升的限位部件;/nS2:布置液压千斤顶(7):在底环(4)与所述顶盖(3)之间放置至少三个所述液压千斤顶(7),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绕所述转轮(2)间隔分布且均位于相应的两相邻导叶(5)之间;/nS3:顶升所述顶盖(3):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同步顶升,将所述顶盖(3)顶升至第一高度h1;/nS4:布置支墩(8):在所述底环(4)与所述顶盖(3)之间放置至少三个支墩(8),并使各所述支墩(8)的顶部与所述顶盖(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上下止漏环检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拆除立轴混流式水轮机的顶盖(3)连接:拆除所述顶盖(3)与转轮(2)之间的连接以及限制所述顶盖(3)顶升的限位部件;
S2:布置液压千斤顶(7):在底环(4)与所述顶盖(3)之间放置至少三个所述液压千斤顶(7),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绕所述转轮(2)间隔分布且均位于相应的两相邻导叶(5)之间;
S3:顶升所述顶盖(3):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同步顶升,将所述顶盖(3)顶升至第一高度h1;
S4:布置支墩(8):在所述底环(4)与所述顶盖(3)之间放置至少三个支墩(8),并使各所述支墩(8)的顶部与所述顶盖(3)底面接触,各所述支墩(8)绕所述转轮(2)间隔分布且均位于相应的两相邻导叶(5)之间;
S5:设置增高垫(81):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回落,所述顶盖(3)支承在各所述支墩(8)上,在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的顶部设置增高垫(81);
S6:再次顶升所述顶盖(3):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再次同步顶升,将所述顶盖(3)顶升至第二高度h2;
S7:检查上止漏环(1):如所述顶盖(3)的高度满足要求,则进行步骤S71:在所述顶盖(3)与所述转轮(2)之间对所述上止漏环(1)进行检查;如所述顶盖(3)的高度未能满足要求,则进行步骤S72:在各所述支墩(8)的顶部设置所述增高垫(81),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回落,所述顶盖(3)支承在各所述支墩(8)上的所述增高垫(81)上,在各所述液压千斤顶(7)顶部增加所述增高垫(81),再次同步顶升;如所述顶盖(3)的高度还未满足要求,重复步骤S72,直到所述顶盖(3)的高度满足要求;
S8:检查下止漏环(11):拆除限制所述转轮(2)顶升的限位部件;拆除至少三个绕所述转轮(2)间隔分布的风闸(6);在已拆除风闸(6)的原位置上放置液压千斤顶(7),留下的风闸(6)作为支墩(8)使用,依照所述步骤S3、S5、S6、S7对所述顶盖(3)顶升的方法,将转轮(2)顶升至满足要求的高度,再对下止漏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王君彭耐梓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