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桥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完井、压裂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桥塞。
技术介绍
:在石油工程完井、压裂作业
中,常需要对直井、定向井或者水平井井筒的不同层段进行分段压裂作业,在分段压裂过程中,需要使用桥塞实现层间封隔,可溶桥塞+分簇射孔作为目前非常规气藏开发主体技术,指在井筒和地层有效沟通的前提下,运用电缆或连续油管输送方式,按照泵送设计程序,将射孔管串和桥塞输送至目的层,完成坐封和多簇射孔联作的一种射孔技术,后期通过套管进行分段压裂,压裂完成后,可溶桥塞溶解,随返排液一同排出井筒;现有技术中,可溶桥塞主要由桥塞本体、卡瓦、密封胶筒等组成,其中桥塞本体主要由可溶金属材料组成,锚定卡瓦由可溶金属和合金颗粒组成,可溶胶筒主要可溶橡胶材料组成;现有可溶桥塞可溶材料包含可溶金属和可溶橡胶,由于两种材料的在同一环境下的溶解时间、溶解速率不同,难以准确判定可溶桥塞整体溶解时间,影响气井快速投产;公告号CN110552659B公开了一种全金属可溶桥塞,包括上椎体、密封筒、下椎体和下接头,上椎体、密封筒、下椎体和下接头的材质均为镁基合金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后期可实现快速溶解且溶解速度相同,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密封筒、椎体、卡瓦、中心管的形状大小均不相同,在相同的溶解速率下,体积大小的溶解时间不同,往往体积较小的椎体已经完全溶解,胶筒等体积大(壁厚大)的仍有部分没有溶解完,延长了可溶桥塞整体溶解时间,影响气井快速投产。
技术实现思路
:r>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溶桥塞。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溶桥塞,包括中心管、卡瓦、椎体、密封筒和防撞环,中心管下端螺纹连接防撞环,中心管上部台阶以下和上部卡瓦之间设有推环,两个椎体和密封筒之间均设有隔环,两个椎体通过单向齿和中心管连接,下部椎体和防撞环之间设有隔环。隔环和推环的外圆表面开有均布的引导孔与位于内部的环形孔连通。卡瓦与推环、隔环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沉孔I横向向卡瓦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的底部距离卡瓦的锥面3-5mm。椎体与隔环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I,沉孔II横向向椎体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I的底部距离椎体的锥面3-5mm。密封筒内横向开有均布的封闭孔,封闭孔两端均距离密封筒两侧面3-5mm。中心管上设有圆周均布的连通中心管上部和底端面的开放孔,开放孔均布在中心管的管壁内,中心管连接防撞环的螺纹部位设有圆周均布的边孔与开放孔连通。防撞环与隔环接触的侧面开有沉孔III,沉孔III的底部距离防撞环的底面3-5mm。中心管、卡瓦、椎体、密封筒和防撞环的材质均为镁基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中空的隔环、推环,流动的溶解液的作用下先溶解掉的隔环、推环将其他大零件露出,使得其他大零件暴露在溶解液里,通过溶解连接螺纹、单向齿,将各零件件的连接解除,各零件分离并分别暴露在溶解液里同步溶解,通过设置将溶解液通入到大零件的内部的孔道结构,在不降低零件的强度的情况下,使得可溶解部位保持在一定均衡的厚度范围,在加速溶解的同时,各零件基本在同步溶解且溶解时间基本相同,降低了整体桥塞的溶解时间,因此节约了大量的钻磨施工时间和成本,且溶解时间可知,适宜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中心管,2-卡瓦,3-椎体,4-密封筒,5-防撞环,6-推环,7-隔环,8-沉孔I,9-封闭孔,10-沉孔II,11-单向齿,12-开放孔,13-引导孔,14-环形孔,15-沉孔III,16-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可溶桥塞,包括中心管1、卡瓦2、椎体3、密封筒4和防撞环5,上述结构为普通桥塞的基本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桥塞坐封结构本身不做描述,中心管1下端螺纹连接防撞环5,中心管1上部台阶以下和上部卡瓦2之间设有推环6,两个椎体3和密封筒4之间均设有隔环7,两个椎体3通过单向齿11和中心管1连接,下部椎体3和防撞环5之间设有隔环7。隔环7和推环6的外圆表面开有均布的引导孔13与位于内部的环形孔14连通,设置中空的且与外部连通的隔环7、推环6,在适宜的溶解环境下,内外连通的中空结构可使外部液体流入隔环7、推环6内部,流动的溶解性液体加速了隔环7、推环6的溶解,由于隔环7、推环6的厚度很薄,在溶解环境下,隔环7、推环6首先会在流动的溶解液的作用下溶解掉,先溶解掉的隔环7、推环6将其他大零件露出,使得其他大零件暴露在溶解液里;卡瓦2与推环6、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8,沉孔I8横向向卡瓦2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8的底部距离卡瓦2的锥面3-5mm,。椎体3与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I10,沉孔II10横向向椎体3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I10的底部距离椎体3的锥面3-5mm。密封筒4内横向开有均布的封闭孔9,封闭孔9两端均距离密封筒4两侧面3-5mm。中心管1上设有圆周均布的连通中心管1上部和底端面的开放孔12,开放孔12均布在中心管1的管壁内,中心管1连接防撞环5的螺纹部位设有圆周均布的边孔16与开放孔12连通。防撞环5与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沉孔III15,沉孔III15的底部距离防撞环5的底面3-5mm。中心管1、卡瓦2、椎体3、密封筒4和防撞环5的材质均为镁基合金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后期可实现快速溶解且溶解速度相同。在卡瓦2上设置均布间隔的横向布置不贯通的的沉孔I8不会破坏的强度,在推环6、隔环7溶解掉以后,卡瓦2的一侧面暴露在溶解液里,溶解液流入到沉孔I8底部,溶解液溶解3-5mm的镁基合金材料后,沉孔I8两端贯通,溶解液可在沉孔I8内流动,开始向四周加速溶解卡瓦,椎体3和防撞环5的溶解原理与卡瓦相同;隔环7、推环6溶解掉后,椎体3和中心管1连接的单向齿11暴露在溶解液里,单向齿11的尺寸很小,单向齿11溶解后,坐封力消失,卡瓦2、椎体3、密封筒4相互分离,各自暴露在溶解液里进行溶解;溶解液流入到开放孔12内,进而流入边孔16,进入到中心管1和防撞环5连接的螺纹部位,将螺纹齿溶解掉,防撞环5和中心管1脱离,开放孔12两侧均暴露在溶解液里,流动的溶解液在开放孔12内流动,加速了中心管1的溶解;沉孔I、沉孔II、沉孔III和开放孔、封闭孔的作用还在于,将溶解液通入到大零件的内部,在不降低零件的强度的情况下,使得可溶解部位保持在一定均衡的厚度范围,在加速溶解的同时,各零件基本在同步溶解且溶解时间基本相同,降低了整体桥塞的溶解时间,因此节约了大量的钻磨施工时间和成本,且溶解时间可知,适宜广泛推广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桥塞,包括中心管(1)、卡瓦(2)、椎体(3)、密封筒(4)和防撞环(5),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下端螺纹连接防撞环(5),中心管(1)上部台阶以下和上部卡瓦(2)之间设有推环(6),两个椎体(3)和密封筒(4)之间均设有隔环(7),两个椎体(3)通过单向齿(11)和中心管(1)连接,下部椎体(3)和防撞环(5)之间设有隔环(7);隔环(7)和推环(6)的外圆表面开有均布的引导孔(13)与位于内部的环形孔(14)连通;卡瓦(2)与推环(6)、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8),沉孔I(8)横向向卡瓦(2)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8)的底部距离卡瓦(2)的锥面3-5mm;椎体(3)与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I(10),沉孔II(10)横向向椎体(3)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I(10)的底部距离椎体(3)的锥面3-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桥塞,包括中心管(1)、卡瓦(2)、椎体(3)、密封筒(4)和防撞环(5),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下端螺纹连接防撞环(5),中心管(1)上部台阶以下和上部卡瓦(2)之间设有推环(6),两个椎体(3)和密封筒(4)之间均设有隔环(7),两个椎体(3)通过单向齿(11)和中心管(1)连接,下部椎体(3)和防撞环(5)之间设有隔环(7);隔环(7)和推环(6)的外圆表面开有均布的引导孔(13)与位于内部的环形孔(14)连通;卡瓦(2)与推环(6)、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8),沉孔I(8)横向向卡瓦(2)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8)的底部距离卡瓦(2)的锥面3-5mm;椎体(3)与隔环(7)接触的侧面开有均布的沉孔II(10),沉孔II(10)横向向椎体(3)的锥面延伸,每个沉孔II(10)的底部距离椎体(3)的锥面3-5mm。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