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8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缆,采用多纤光波导,各所述多纤光波导有一个层叠体,该叠层体由一个装在棒条状构件上形成的槽中的带式光波导构成,该带式光波导则由多个排成一行、集体被覆的光纤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使棒条状构件的中心与所述槽的底部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层叠体高度的一半,从而减小了槽底部带式光波导上所受的侧向压力。(*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输特性好、较便宜的多纤高敛集密度光缆的结构。日本(日本技术未经审查的公报昭58-188613)的槽带式光缆,作为高敛集密度多纤光缆,是目前实际使用的光纤数最多的光缆。这种槽带式光缆的光纤数达1000条之多,以单位面积上被覆光纤数衡量的敛集密度约为0.8被覆光纤/平方毫米。此外,由于容纳带式光波导的槽具有开口,槽带式光缆在取出带式光波导的施工性能方面极其优异。特别是在要求防水的光缆中,如“简单防水光纤的特性”(日本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师学会1988年秋季会议,B-376)一文中所述的那样,只要采用吸水的压绕带即可使其防水。另外,管带式光缆,即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一种高光纤数光缆(1982年国际线缆论文集汇编,第396页),其光纤敛集密度约为1.3被覆光纤/平方毫米。管带式光缆是高敛集密度性能最优异的多纤光缆之一。然而,由于带式光波导如图8所示是装在一根管中的,它在取出带式光波导的施工性能方面有问题。此外,还有这样的问题为了充分防水,需要把凝胶状的防水混合料封入管中,从而降低了光缆连接的施工性能。在槽带式光缆中,其带式光波导如图5和6中所示是装在带槽的棒条外周边上形成的各个槽中的,它被压在各自的槽底上,而且受到朝向带槽的棒条中心的作用力而引起的侧向压力的作用。另外,在被覆光纤数为不少于500或1000的槽带式光缆情况下,带槽的棒条中心部分的空间荒废着,因而降低了装纤效率。为提高装纤效率,可以考虑图7所示的那种多层结构。然而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取出中心层带式光波导方面的施工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光缆,该光缆可以解决以上所述问题。这种带式光波导在各自的槽中既几乎不受侧向压力,也没有降低取出方面的施工性能,而且装纤效率即使在被覆光纤数增大的情况下也仍然很高。按照本专利技术,其光缆采用多纤光波导,各多纤光波导具有一个带式光波导组成的层叠件,装在一个在棒状构件中形成的槽中,带式光波导由多条排成一行、集体被覆起来的光纤组成,其中棒状构件中心与槽底间的间距做成等于或大于层叠体高度的一半。多纤光波导可以一个方向扭绞,或以两个相反方向交替扭绞。光缆中的加强件可以设在各多纤光波导的外侧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缆中,由于槽是在圆棒条状构件中形成,以便如图3中所示可以到达中心部分,因而提高了被覆光纤数不少于500或1000的高敛集密度多纤光缆的装纤效率,从而可以使这种光缆的直径小于槽带式光缆的直径。此外,和槽带式光缆不同,其带式光波导基本上配置在多纤光波导的中心,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几乎没有被压在槽底上。虽然该带式光波导有时可能会瞬间被压在槽底上,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大大减少光纤因侧向压力而引起的细微弯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缆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缆剖面图。图3是准备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光缆中的多纤光波导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准备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光缆中的多纤光波导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是一般槽带式光缆一个实例的剖面图。图6是一般槽带式光缆另一个实例的剖面图。图7是多层结构槽带式光缆一个实例的剖面图。图8是一般管带式光缆一个实例的剖面图。在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缆中,多纤光波导1可沿一个方向围绕中心加强件4按层扭绞,再将上述扭绞的多纤光波导1外侧的多纤光波导1沿某一个方向按层扭绞,然后在其上敷以包皮。在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缆中,多纤光波导可配置在光缆的中心,包皮2敷在多纤光波导外侧,两个加强件4配置在包皮3中,并使二者处在相对位置上。在图3和4所示的各多纤光波导中,圆棒条状构件2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而且具有一个扭绞的矩形槽。圆棒条状构件2的材料可以采用聚丙烯之类挤塑性能优异的塑料,也可以采用铝之类工作性能优异的金属。为提高光纤的装填密度,所采用的每条被覆光纤,其外径细到200微米。在待装填的带式光波导1中,排有16条被覆光纤,使其形成带状配件,再将14个带状配件一个叠一个地叠成层叠体,然后将层叠体塞入圆棒条状构件的矩形槽中。带式光波导1装入槽中之后,用压绕带7固定在槽中。槽的深度与层叠体高度之间的关系选择得使层叠带式光波导的中心基本上与圆棒条状构件的中心一致,使带式光波导不致受到侧向压力的作用。此外,还使棒条状构件中心与所述槽的底部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层叠体高度的一半。再有,该槽是形成在圆棒条状构件中的,并使其伸到图3所示的中心位置。通常,压绕带7可以是塑料带。特别是在没有防水问题的情况下,塑料可直接挤压成管状,使其盖住带式光波导。在有防水问题情况下,可将各被覆光纤本身制成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或者用具有吸水性能的材料制造压绕带。另外,将圆棒条状构件中装有光纤的部分制成大致上为矩形的形状,不仅使带式光波导可以有条不紊地配置,而且由于不特意留有多余的间隙,因而还可以提高防水性能。再有,在防水性能成问题的情况下,在空隙部分还可以使用吸水的压绕带,从而防止在连接方面的施工性能下降。光纤制成光缆之后的残余应变,考虑到光纤的长期可靠性,应选取使其不大于0.02%,且在制造光缆的各工序中,局部调整诸如圆棒条状构件、带式光波导、多纤光波导、加强件等各构件的张力。图1所示光缆的实施例于是形成了一条外径47.2毫米、有4032根被覆光纤、光纤敛集密度约为2.3被覆光纤/平方毫米的高敛集密度的超多纤光缆。在制造过程的各工序中,在通信使用的波长λ=1.31微米下,对这种光缆进行损耗测定,结果在测定误差范围内的损耗没有增加,证实了这种光缆性能良好。从未发现过各制造工序中有测量得出的误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光缆在多纤高敛集密度性能方面。在光纤取出性能方面和连接施工性能方面都是优异的,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缆中,可以减小侧向压力对光纤的影响。因此,甚至在有侧向压力会使损耗有所增加的场合,也可以采用这种光缆,因而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较便宜的光缆。本专利技术的光缆特别适用于作为用户光缆之类的多纤光缆。虽然上面已就一些最佳实施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是不言而喻,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专利技术范围前提下,是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种种修改的。权利要求1.一种光缆,采用多纤光波导,各所述多纤光波导有一个层叠体,该叠层体由一个装在棒条状构件上形成的槽中的带式光波导构成,所述带式光波导则由多个排成一行、集体被覆的光纤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条状构件的中心与所述槽的底部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层叠体高度的一半,所述槽是形成在所述棒条状构件中的,并且伸到所述棒条构件的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的中心与所述棒条状构件的中心基本上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纤光波导以一个方向扭绞,或以两个相反方向交替扭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纤光波导外侧设有一些加强件。全文摘要一种光缆,采用多纤光波导,各所述多纤光波导有一个层叠体,该叠层体由一个装在棒条状构件上形成的槽中的带式光波导构成,该带式光波导则由多个排成一行、集体被覆的光纤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使棒条状构件的中心与所述槽的底部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层叠体高度的一半,从而减小了槽底部带式光波导上所受的侧向压力。文档编号G02B6/44GK1067746SQ92104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采用多纤光波导,各所述多纤光波导有一个层叠体,该叠层体由一个装在棒条状构件上形成的槽中的带式光波导构成,所述带式光波导则由多个排成一行、集体被覆的光纤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条状构件的中心与所述槽的底部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层叠体高度的一半,所述槽是形成在所述棒条状构件中的,并且伸到所述棒条构件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岛弥北山吉信佐野广明石川博纪田中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