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公厕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公共厕所,简称公厕,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医院、影院、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厕所,根据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等级、空间特征、冲洗方式、管理方式或投资渠道等,公共厕所有多种分类,城市里的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可方便人们生活、满足生理功能需要;是收集、贮存和初步处理城市粪便的主要场所和设施;作为城市建筑的公厕设施本身是人文景观之一,公厕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无论对待厕所的态度、使用方式,还是建筑设计方面,都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伦理标准,从生理代谢的简陋随意场所,到兼有生理代谢、卫生整理、休息乃至于审美、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本质上构成了人的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变革和进步,公厕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体现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183896U的一种真空吸附式移动环保公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包括便池(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基座(4)顶部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固液分离组件(3),所述便池(1)的底部且位于混凝土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防堵塞组件(5),所述混凝土基座(4)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n所述固液分离组件(3)包括箱体(31)和固定框(32),所述箱体(3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安装框(33),且安装框(33)顶部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34)固定连接有过滤板(35),所述过滤板(35)的一侧通过连接块与箱体(31)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过滤板(35)底部的一侧通过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包括便池(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基座(4)顶部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固液分离组件(3),所述便池(1)的底部且位于混凝土基座(4)的内部设置有防堵塞组件(5),所述混凝土基座(4)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
所述固液分离组件(3)包括箱体(31)和固定框(32),所述箱体(3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安装框(33),且安装框(33)顶部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34)固定连接有过滤板(35),所述过滤板(35)的一侧通过连接块与箱体(31)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过滤板(35)底部的一侧通过缓冲弹簧(36)与安装框(33)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33)的一侧连通有出液管(37),所述出液管(37)的一端贯穿箱体(31)并延伸至箱体(31)的一侧,所述箱体(31)一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38),所述固定框(3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39),且液压油缸(39)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块(310),所述箱体(3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块连通有竖管(311),所述竖管(3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芯(312),所述固定框(32)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抽粪机(313),所述抽粪机(313)的进料口连通有抽粪管(314),所述抽粪机(313)的出料口连通有出粪管(315);
所述防堵塞组件(5)包括抽吸管(51)和固定筒(52),所述抽吸管(51)的一端与便池(1)的底部且位于混凝土基座(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固定筒(52)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斜杆转动连接有旋转刀片(53),所述抽吸管(5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破碎刀(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51)的另一端贯穿箱体(31)并延伸至箱体(31)的内部,所述抽吸管(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止回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粪管(314)的一端与固定框(32)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竖管(311)的底端与出液管(37)表面的顶部且位于箱体(31)的一侧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8)的一端与固定框(32)的另一侧相连通,所述出料管(3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8),所述出液管(3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漏液阀(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6)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水泵(10)和真空泵(11),所述箱体(3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真空泵(11)的抽气口连通有气管(13),所述水泵(10)的出水口连通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和气管(13)的底端均贯穿箱体(31)并延伸至箱体(3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公厕的真空集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6)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框(15),所述控制箱(6)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16),所述竖框(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9),所述竖框(1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8)。
技术研发人员:沈月明,朱燕倩,刘阳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洁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