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4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其包括步骤:将切条后的原坯进行弯折层叠、压紧,然后浸没到浆料中进行浸润、并在浸润过程中缓慢释放对原坯的压紧;将压紧完全释放后平铺,然后对其上下表面进行刮平、并通过压辊进行辊涂,原坯从压辊离开时对其进行风冷并入DMF溶液进行水凝固;水凝固后进行多次水洗、并压干,然后进行第一次升温烘干;面层、中层和底层层叠通过涂布有浆料的压辊,从压辊离开后对其进行第二次升温烘干;经印刷后过清水清洗,得成品合成革。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改进的染色工艺,在现有的染色剂配方不改变的前提下,提高了上染率,同时使得所加工的成品合成革的色牢度得以提升,合成革中DMF含量下降到极低水平,最低达到5p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染色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超纤是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简称,是超细纤维短纤通过梳理针刺制成三维结构网络的无纺布,再经过湿法加工,PU树脂含浸,碱减量,磨皮染整等工艺最终制成超细纤维皮革。超细纤维合成革是在PU聚氨酯加入超细纤维,使得韧性和透气性、耐磨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技术CN103603197B提供了一种改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染色性能的方法,向明胶中加入水,搅拌使明胶溶胀后得到明胶溶液,向明胶溶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向转鼓内加入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采用酸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向转鼓中加入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接枝改性到表面改性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反应得到胶原蛋白改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向转鼓中加入染料对胶原蛋白改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染色。该专利技术利用胶原蛋白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改性,实现了胶原蛋白对超细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浸料/n将切条后的原坯进行弯折层叠、压紧,然后浸没到浆料中进行浸润、并在浸润过程中缓慢释放对原坯的压紧;/nS2、辊涂染色/n将压紧完全释放后平铺,然后对其上下表面进行刮平、并通过压辊进行辊涂,原坯从压辊离开时对其进行风冷并入DMF溶液进行水凝固;/nS3、固色/n水凝固后进行多次水洗、并压干,然后进行第一次升温烘干;/nS4、贴面/n面层、中层和底层层叠通过涂布有浆料的压辊,从压辊离开后对其进行第二次升温烘干;/nS5、印刷/n经印刷后过清水清洗,得成品合成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浸料
将切条后的原坯进行弯折层叠、压紧,然后浸没到浆料中进行浸润、并在浸润过程中缓慢释放对原坯的压紧;
S2、辊涂染色
将压紧完全释放后平铺,然后对其上下表面进行刮平、并通过压辊进行辊涂,原坯从压辊离开时对其进行风冷并入DMF溶液进行水凝固;
S3、固色
水凝固后进行多次水洗、并压干,然后进行第一次升温烘干;
S4、贴面
面层、中层和底层层叠通过涂布有浆料的压辊,从压辊离开后对其进行第二次升温烘干;
S5、印刷
经印刷后过清水清洗,得成品合成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坯切条宽度为1.3~1.6m,原坯厚度为1.2~1.4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原坯层叠层数为15~20层,原坯层叠后压紧至其层叠高度的40~60%厚度,在释放过程中的释放速度为1.2~1.4mm/min;
浸润浆料粘度为100~150CP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细纤维合成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压辊车速为8~10m/min;
压辊上涂布有粘度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石李军华张斌吴晓苗陈剑李晓丰税元林张永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大皮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