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及防坠毁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部件
,尤其涉及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及防坠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目前,传统的无人机在失控时没有保护装置,容易坠毁,无人机坠毁到地面,对人员安全和地面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并且无人机造价较高,坠毁时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及防坠毁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无保护装置,坠毁后导致经济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 ...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机身、发动机、气囊组件和碰撞传感器;/n所述机翼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底板、气囊箱、气体发生器、气囊本体、第一门、第二门、磁块和锂电池,所述底板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远离所述机翼的一侧,所述气囊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气囊箱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气囊箱的内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囊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囊本体与所述气囊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包覆于所述气体发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机身、发动机、气囊组件和碰撞传感器;
所述机翼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底板、气囊箱、气体发生器、气囊本体、第一门、第二门、磁块和锂电池,所述底板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远离所述机翼的一侧,所述气囊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气囊箱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气囊箱的内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囊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囊本体与所述气囊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包覆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外壁,所述第一门与所述气囊箱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气囊箱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二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门卡合,并位于所述第一门远离所述气囊箱的一侧,所述第二门的另一侧与所述气囊箱转动连接,所述磁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门靠近所述第二门的一侧,所述磁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门固定连接,所述锂电池的一侧与所述气囊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锂电池的另一侧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磁块电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位于所述机身的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防坠毁结构还包括安装板、伞箱、活动门、电磁扣和降落伞,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靠近所述机翼的一侧,所述伞箱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所述活动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辉,陈国荣,游青山,赵世纪,王国臣,庞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