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镜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883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间隔设置的透镜组且给出一复合焦距并有光轴之变焦透镜筒。让透镜组沿光轴往复运动来调节上述间距即可改变此焦距。此镜筒包括上面有与光轴平行之导槽的线性运动导管;插入导槽内且设在透镜架上用来使透镜组沿导槽往复运动的插合销;用来使透镜组往复运动的变焦镜头凸轮环,此环可旋转地安装于该导管上且在内周面上有凸轮槽来接受插合销;以及平行槽,它们与一胶片表面平行地从前述导槽的胶片侧端部延伸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有变焦型照相镜头(以后称为变焦镜头)的变焦镜头镜筒,它通过可调节一批透镜组间的距离,而便于远距离与广角摄影。现行的具有多功能的小型照相机,采用了一种能在从一远距离摄影位置至一广角位置的范围内自由拍照的变焦镜头。此外,为了满足把这种照相机制成小而薄的要求,通常用到一种使此变焦镜头能在相机机身内运动的镜筒缩回型相机。这种变焦镜头具备如下结构至少有两组透镜是以可往复运动方式配置于透镜筒中,使得能通过改变这两个透镜组间的距离来改变复合焦距,而以任意的影象放大率来进行照相。传统的具有这种变焦镜头的镜筒见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4-278932号中,它包括设在相机机身一侧的作线性运动的导管以及形成在此导管外表面上的一批轴向延伸的导槽,由透镜架所支承的几个透镜组,而此架上则有插合销插入到该导槽内,这些透镜组则能沿光轴往复移动;以及一个变焦镜头凸轮环,它可旋转地安装在线性运动导管的外周面上,而且在此外周面上则有一批凸轮槽,它们相对于光轴倾斜且其中通过导槽插入有相应透镜架的插合销。为使设有这样一种变镜头镜筒的小型相机能实现快速摄影和提高它的操作性能,此变焦透镜是以下述方式进行变焦作业的,即用装配于相机机身内的驱动马达来转动变焦镜头凸轮环,使这些透镜组连同透镜架一起作往复运动,由此来改变透镜组间的距离及复合焦距。图8是上述变焦透镜凸轮环的展开图,示明此变焦镜头镜筒的导槽与凸轮槽的外形及其间关系。周长A的变焦透镜凸轮环1用来使两个透镜组作往复运动,并在其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交错地设有若干组凸轮槽(例如三个第一凸轮槽2与三个第二凸轮槽3)。第一凸轮槽2,使位于一目标附近的相应第一透镜组沿着一线性运动导管的相应的一个第一导槽4作往复运动,同时形成一条依预定角度与光轴相交的倾斜的变焦槽。设在支承第一透镜组用的透镜架上的各插合销5插入各相应的凸轮槽2与导槽4两者之内。各第二凸轮槽3则使距上述目标较远的第二透镜组沿着线性运动导管的第二导槽6中相应的一个作往复运动。各第二凸轮槽3弯成一低线的V形,使其能包括一与沿着变焦透镜凸轮环1圆周延伸之胶片表面平行配置的镜筒缩回槽部3a,同时包括一依预定角度与光轴相交的一变焦槽3b。设在用来支承第二透镜组的透镜架上的各插合销7通过相应的导槽6插合着相应的第二凸轮槽3。各第二凸轮槽3的镜筒缩回槽部3a则是形成在变焦透镜凸轮环1宽端的这一侧。镜筒缩回槽部3a上远离变焦槽3b的端部位于第一凸轮槽2上处在此缩回镜筒侧的第一凸轮槽2的这一端,亦即位于第一凸轮槽2的距目标较远之端部的邻区。这就使得上述两透镜组间的距离当变焦透镜镜筒缩回相机机身内时会尽可能地小,借此可把相机做得薄而小。各变焦槽3b的倾角α(变焦槽3b与胶片表面间的角度)设定成,大于第一凸轮槽2的倾角β。第一导槽4与第二导槽6以相互靠近的形式形成,沿着线性运动导管的周面排列并与光轴平行,使之能限制这些透镜组的转动而确定出各透镜组的行程。在透镜组处于缩回于机身内的非照相状态时,插合销5与7便位于远离目标的第一与第二凸轮槽2与3的端部,亦即处在如图8所示的镜筒的缩回端部位置a。当变焦镜头凸轮环1从此种状态依箭头8所示方向转动时,此插合销5与7便移动到广角侧端部b,以加大这两透镜组间的距离。当此插合销5与7从广角端b运动到远距离照相端(远距离照相位置)C,上述两透镜组间的距离便再次变小。箭头9示明朝向目标的方向,即变焦镜头的伸展方向。在设有上述变镜镜头镜筒的一种小型照相机中,最好要使两透镜组间的距离尽可能地小,更确切地说,最好是使这一距离在照相时的镜筒缩回状态时基本上是零,以便将相机制做的更薄、尺寸小。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是难以使上述差为零的。理由之一在于各第二凸轮槽3的回缩镜筒3a的长度是有一个较大的长度。即会是该第一与第二凸轮槽的行程与转角彼此相等,各第二凸轮槽3的镜筒缩回槽部3a将如图9所示,当此透镜组具有一距广角端位置b大的回缩长度或当从此位置b至回缩位置的行程增大来形成薄而紧致的机身时,都会大于如图8中所示情形。这就会使各第一凸轮槽2的镜筒回缩侧的端部a干扰相应镜筒回缩槽部3a的广角侧端部b,从而导致这些透镜组难以伸缩。要是减小镜头镜筒的直径来促使相机紧凑化,则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变焦镜头凸轮环1′的周长B,将自然地短于如图8所示之变焦镜头凸环1的周长A。当如图10所示的第一与第二凸轮槽2与3的外形和尺寸与图8中所示的相同时,变焦镜头凸轮环1′的转角就会变大。此外,第一与第二凸轮槽2与3的间距便要变小,从而将使它们的镜筒回缩端a相互干扰。当在第一凸轮槽2与胶片表面间设定一大的倾角β以便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时,变焦镜头凸轮环1′的用作整个行程的转角就可取的较小,而能防止第一与第二凸轮槽2与3相互干扰。但在这种情况形下,大的倾角β就会加大用于转动变焦镜头凸轮环1′的转动负荷。这就要求有能提供大的驱动功率的大型驱动马达,于是便防碍了相机的小型化。这便同减小透镜直径使相机紧凑的目的矛盾。本专利技术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与紧凑的变焦镜头镜筒,通过缩短或不使用各凸轮槽的镜筒回缩槽部而能防止各凸轮槽之间的干扰,并可减小驱动负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变镜镜头镜筒,其中通过使透镜组沿光轴往复运动来改变一批透镜组间的距离时可以调整复合焦距,此种镜筒包括带有一批与光轴平行之导槽的线性运动导管,其中插合着设在用来支承透镜组之透镜架上的插合销,并可使透镜组沿导槽往复移动;用来使透镜组往复移动的变焦镜头凸轮环,它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线性运动导管上,并在内周面上有一批凸轮槽可接受用来支承透镜组之透镜架的插合销;同时有若干平行的槽,它们从用来导引与胶片表面相平行的至少一个透镜组的线性运动导管之导槽的胶片侧端部延伸出,且每个平行槽均有一前端,在镜筒回缩时间内叠置到各导槽相对应的前述凸轮槽的胶片侧端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从导槽延伸出的平行槽实质上形成为镜筒的槽部。这样就能缩短凸轮槽的镜筒回缩量,而得以防止相邻凸轮槽之间的干扰。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镜筒的平行槽是从用来导引与胶片表面相平行的至少一个透镜组的线性运动导管之导槽的胶片侧端部延伸出,且各个平行槽均有一前端在镜筒回缩时间内叠置到与各导槽相对应之凸轮槽的胶片侧端部,于是便可缩短镜筒的回缩槽部。这样,即会是为把相机薄型化而增大广角端位置与镜筒回缩端位置二者间的行程,也能让凸轮槽间的干扰在使镜筒回缩槽部缩短了长度的范围内得以避免,同时确保了这些透镜组能良好地回缩。为了制成小型的相机,必须减小镜头镜筒的外径,特别是减小它的高度与宽度。由于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会在凸轮槽间发生干扰,透镜镜筒的外径就能减少一相当于镜筒回缩槽部所缩短之长度的数量。小的外径也就减小了变焦镜头凸轮环上的负荷。这些就使得驱动马达小型化,而能制成紧凑与轻量的相机。下面简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镜头镜筒的一个实施例在回缩状态时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中之实施例在广角状态时的纵剖面图;图3是图1中之实施例在远距离照相状态时的视图;图4是图1的变焦镜头镜筒的变焦镜头凸轮环的展开图,示明导槽与凸轮槽的外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图5是图4中变焦透镜凸轮环在广角状态时的展开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变焦镜头镜筒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镜筒,它具有多个按一定距离设置的透镜组并能提供一复合焦距且有一光轴,其中,所说透镜组间的距离可通过使这些透镜组沿光轴作往复运动而变动,以改变此复合焦距,此变焦透镜镜筒包括:一运动导管,它具有一形成有至少一个导槽的周表面,在此 种导槽内可滑动地插入有设在用来支承透镜组之透镜架上的插合销,而这些插合销的可沿导槽往复运动,上述导槽具有胶片侧端部;一个用来使上述透镜组往复运动的变焦镜头凸轮环,此变焦镜头凸轮环有一个内周表面,后者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轮槽,其中插合有上述透 镜架的所说插合销,此种透镜架是用来支承所说透镜组的,并且此变焦镜头凸轮环是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运动导管之上,所说凸轮槽具有胶片侧端部;以及 一批平行槽,它们是与一胶片表面基本上相平行地从上述那种用来导引至少一个透镜组的导槽的胶片侧端部延伸出,且每个平行槽均有一前端,当该变焦透镜筒处在镜筒回缩时期,叠置到各导槽相对应的前述凸轮槽的胶片侧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町田清真宫本英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