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海朝专利>正文

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77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属于电熔锆刚玉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下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内芯、内框和外框,所述外框包括左外框和右外框,左外框和右外框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的拼接在一起,右外框侧壁上设有浇注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八角筒格子砖生产效率,其是一种降低砂型制备难度,提高制备精度,结构简单且可拼接的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熔锆刚玉砖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电熔锆刚玉砖又称AZS电熔锆刚玉砖,英文缩写是AZS,主要为玻璃窑炉用电熔锆刚玉砖,电熔锆刚玉砖是用纯净的氧化铝粉与含氧化锆65%、二氧化硅34%左右的锆英砂在电熔炉熔内化后注入模型内冷却而形成的的白色固体,特别是熔铸AZS八角筒格子砖,用于玻璃窑炉蓄热室部位,八角筒格子砖在生产时是通过砂型模具制作,然后经过电弧炉熔化的制品料液浇铸而成。传统的八角筒格子砖采用的砂型模具为木质模具,其见水容易变形,循环利用寿命短,尺寸误差比较大,传统的砂型模具制作有砂型的外框和内芯、上盖和底部四个部分,这里的外框和内芯及底部是分体式设计的,需要把砂型的内芯和外框及底部粘接一起形成一整套八角筒格子砖砂型。由于外框和内芯是分体式设计,后续需要粘接为一体,但是人工粘接时必定有误差存在,误差的存在就影响了格子体砖的整体品质和外观,而且由于内芯和外框非一体式,由此生产的八角筒格子砖还需要二次切磨加工,费时费力,多一道工序,降低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高,而且现有的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在翻型时操作不便,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现有的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的浇注孔大多设在模具底部,在制造八角筒砖时,一次只能浇注一个,生产效率低,相应的价格成本高。传统木模的弊端更大,砂型模具由四个部件构成,砖材浇注后形状缺点:一块砖一个冒口,浪费溶液,效率极低,成本非常高;此种模具缺点:底、盖、外框、内芯需分别打型,然后再粘在一起,工序复杂,尺寸误差大,效率极低,并且木模容易变形,很难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八角筒格子砖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且可拼接的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该模具采用的材质是1㎜-2㎜厚的不锈钢板或铁板,也可以是塑钢或塑料材质,可以有效解决电熔锆刚玉砖中八角筒格子砖生产效率低、浪费原材料、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精度差、需要二次加工的弊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下模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芯、内框和外框,所述外框包括左外框和右外框,左外框和右外框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的拼接在一起,左外框或右外框侧壁上设有浇注孔。优选的,上模下端面设有与内框外轮廓相适配的凸起,凸起四周设有矩形伸出部。优选的,内芯上端设有支撑板。优选的,内框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设在外板内侧,且两者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夹层、中夹层和下夹层,上夹层上端面设有两个上盖板,两个上盖板间隔设置且相对面的形状与间隔距离与内芯的形状与尺寸一致。优选的,外框上端面设有供支撑板定位的卡槽。优选的,浇注孔设在右外框与左外框的非连接面上。优选的,左外框和右外框侧壁设有把手。优选的,左外框外侧壁在与右外框连接处设有定位板,右外框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板相对应的连接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内芯、内框和外框共同组成八角筒格子砖下模的铸造型腔,并且外框由左、右外框拼接组成,在取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时与木质一体式模具相比更加便捷,同时也不会损害砂型B外观,提高格子砖烧制质量,内芯上端支撑板能够便于拿取内芯,使八角筒格子砖砂型内芯壁面更加光整,进一步提高八角筒格子砖烧制质量,外框上设置有卡槽,便于内芯定位,提高成型的精度,浇注孔设在外框侧壁,且设在右外框与左外框的非连接面上,由于一个八角筒砖模具内可以形成一个八角筒砂型,多个八角筒砂型B堆叠成一个浇注通道,可通过一个冒口完成多个八角筒砖的浇注,与传统浇注孔设在底部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左外框外侧壁在与右外框连接处设有定位板,右外框外侧壁上设有与定位板相对应的连接槽,保证了左、右外框连接的精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结构爆炸图;附图2为附图1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1中内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内框中下夹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内框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内框中外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8外板结构的俯视图;附图10为内框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附图10的俯视图;附图12为内框中上夹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为附图1中下模结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4为附图13中翻转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八角筒格子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具制备的砂型浇注时的平面布局结构图;附图17为另一种砂型浇注时的平面布局结构图;附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八角筒格子砖浇注布局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芯;2、内框;21、上盖板;22、外板;23、内板;24、下夹层;25、上夹层;26、中夹层;3、外框;31、左外框;32、右外框;33、卡槽;34、浇注孔;35、把手;4、上模;41、凸起;5、定位板;6、连接槽;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4与下模,下模包括内向外设置的内芯1、内框2和外框3,所述外框3包括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的拼接在一起,左外框31或右外框32侧壁上设有浇注孔34,上模4设置在下模上端,并且上模4与下模内部的型腔共同组成了形成砂型型腔,型腔的形状与八角筒砖砂型的形状相同,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通过卡接机构卡接,卡接机构为现有的卡接机构,只要能够将左外框31与右外框32稳定连接的卡接机构均可在使用,比如现有的公母头卡接机构,在左外框31外侧壁设置公头,在右外框32外侧壁设置母头,公头母头设置的位置相对应,在左外框31与右外框32连接时,可将公头母头卡接,从而将两者连接;还可以使用现有的搭扣卡接机构,如不锈钢扁嘴搭扣、重型军用搭扣、长型搭扣、弹簧搭扣、调节搭扣等现有搭扣,即在左外框31外侧壁上设置锁鼻,在右外框32外侧壁上锁头,使用时将锁头搭接在锁鼻上,使左外框31与右外框32连接。浇注孔34设在左外框31或右外框32侧壁上均可,这样生产出的八角筒砂型B能够叠放在一起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浇注通道,浇注孔34与围成的浇注通道均相同,一次浇注、使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4)与下模,下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内芯(1)、内框(2)和外框(3),所述外框(3)包括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的拼接在一起,左外框(31)或右外框(32)侧壁上设有浇注孔(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4)与下模,下模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内芯(1)、内框(2)和外框(3),所述外框(3)包括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左外框(31)和右外框(32)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的拼接在一起,左外框(31)或右外框(32)侧壁上设有浇注孔(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4)下端面设有与内框(2)外轮廓相适配的凸起(41),凸起(41)四周设有矩形伸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1)上端设有支撑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八角筒格子砖砂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框(2)包括内板(23)和外板(22),内板(23)设在外板(22)内侧,且两者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夹层(2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朝
申请(专利权)人:袁海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