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59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鱼腥草、板蓝根、玛咖复合植物提取物作为抗菌成分,避免了热敏成分的分解和挥发,得到的微胶囊的杀菌和抑菌效果更好,采用阿拉伯树脂、纳米纤维素改性的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复合使用作为微胶囊的壁材,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控释能力,能够更好的保护植物提取物,达到调控释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抗菌纺织品不仅可有效防止纺织品受到有害菌种的侵害,而且还可以很好的保护使用者的健康。抗菌功能性纺织品,作为具有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的新产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主要有: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三类。有机抗菌剂主要品种:有机硅酮铵盐,酚醚类,苯酚类,双胍类,异噻唑类,吡咯类,有机金属类,咪唑类,吡啶类,噻唑类等。该类抗菌剂具有杀菌速度快,杀菌能力强,加工方便,颜色稳定好等优点。但存在耐热性差,易溶剂环境中析出,易产生耐药性,分解产物有毒等缺点。无机抗菌剂主要品种:银沸石,银活性炭,银硅胶,银玻璃珠,银羟基磷灰基抗菌剂等,银系离子抗菌剂具有抗菌活性高、安全性好、耐热性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易变色,制造困难,成本高,抗真菌和霉菌效果较差等缺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纺织品的流行,利用天然物质使纺织品具有抗菌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回归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n(1)称取纳米纤维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容器中,在室温下机械搅拌15分钟,得到活化的纳米纤维素;/n(2)将大豆分离蛋白于60℃下分散于4倍质量的蒸馏水中获得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液;将经活化的纳米纤维素分散于6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中获得纳米纤维素分散液;再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液和纳米纤维素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并搅拌混匀获得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液;/n(3)将阿拉伯树脂溶于5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改性大豆蛋白分散液、麦芽糊精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调节温度为70℃-80℃作为壁材待用;/n(4)将乳化剂溶于水中,加热分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纳米纤维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容器中,在室温下机械搅拌15分钟,得到活化的纳米纤维素;
(2)将大豆分离蛋白于60℃下分散于4倍质量的蒸馏水中获得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液;将经活化的纳米纤维素分散于6倍质量的无水乙醇中获得纳米纤维素分散液;再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液和纳米纤维素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并搅拌混匀获得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液;
(3)将阿拉伯树脂溶于5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改性大豆蛋白分散液、麦芽糊精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调节温度为70℃-80℃作为壁材待用;
(4)将乳化剂溶于水中,加热分散,向其中加入芯材并混合混匀,形成乳化液;其中,芯材为由鱼腥草、板蓝根、玛咖组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
(5)将步骤(4)所得乳化液加入步骤(3)的溶液中,快速搅拌,并加入水调节固形物重量含量为10~30%后,进行均质;
(6)用雾化器将均质后的乳化液在干燥机中进行喷雾干燥,获得植物抗菌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为纳米纤维素质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纳米纤维素与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2-5: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俊玲汪媛谈君婕彭勇刚何叶丽张聪戴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