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纪文专利>正文

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50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包括设置有常温打印头、熔融沉积打印头的3D打印机及控制系统;3D打印机配合控制系统控制常温打印和熔融沉积打印进行交替打印,形成增强型人工骨,以使得熔融沉积打印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产品中起到增强产品强度的作用;所述常温打印头用于将生物医用功能材料打印出供人体骨细胞流通和修复的修复层,所述熔融沉积打印头用于将聚乳酸丝材料打印出承接强度和耐腐蚀的支撑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支撑层能对极大的增强修复时人工骨的强度,有效的杜绝了人工骨在植入体内导致其机体部分酸性反应性,失去支撑强度的问题,并且本方法中同步设置有修复层,保证骨细胞与碎骨之间的运输,保证骨细胞的高效修复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修复及人工骨领域,尤其是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工骨是指用生物功能材料制造的人骨替代品或者骨折固定材料骨组织修复支架,它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使植入材料逐步被自体骨组织替代,以完成缺损骨组织的修复。减少致残率,替代非吸收性材料的使用,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目前,获得临床应用的人工骨替换或修复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包括医用钛合金和不锈钢等),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乳酸、聚乙烯、尼龙和胶原等),陶瓷(包括羟基磷灰石、氧化铝、氧化锆和氮化硅等),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应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多孔性等特点,以利于细胞粘附、生长、增殖和分化,并形成功能性组织。为此,人们提出了很多制造人工骨支架的方法。如申请号CN201510194743.1所公开的一种生物医学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多尺度仿生人工骨支架的增材制造方法,其将生物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陶瓷材料混合后与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混合成均匀浆料,再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均质粉体,再与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混合搅拌,真空排气后,通过螺杆泵定量挤出,采用XYZ运动装置,按照从CT扫描获取的骨缺损三维几何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该几何模型内部的孔隙形状、尺寸和孔隙率,挤出材料的运动轨迹,完成增材制造。采用可降解生物复合材料,骨缺损部位最终被人体自体组织替换,满足人体终身生长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通过3D常温打印工艺成型且未经过烧结的人工骨,为了利于提高加工性能在羟基磷灰石(HA)和B-磷酸三钙(B-TCP)粉料加入的水溶性粘结剂,经搅拌均匀后制备常温浆料进行打印。人工骨在植入人体后,需要在1~4个月内保证一定的强度使人体骨细胞沿着人工骨进行生长和定型,确保植入初期正常的骨细胞粘附和生长。但是由于亲水性粘合剂在植入体内后,在体液环境中较短时间内失去初始强度并崩塌使得人工骨的支架作用丧失,影响了骨细胞的粘附和生长。现有技术中也有尝试改变常温打印工艺,采用聚乳酸做粘合剂进行熔融沉积法(FDM打印)。但是,如果聚乳酸的添加量能够足于通过FDM工艺打印,那么聚乳酸的添加量太多,植入机体会导致局部酸性反应,影响骨骼的修复,且此时羟基磷灰石(HA)和β-磷酸三钙(β-TCP)的植入量远低于骨骼修复所需的量;而要满足达到修复骨骼的生物陶瓷HA和β-TCP的量,则会出现添加的生物陶瓷量太多导致无法实现聚乳酸拉丝和FDM打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解决了人工骨中粘合剂在植入体内后,在体液环境中较短时间(1~4个月)内失去初始强度并崩塌使得人工骨的支架作用丧失,影响了骨细胞的粘附和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包括设置有常温打印头、熔融沉积打印头的3D打印机及控制系统;3D打印机配合控制系统控制常温打印和熔融沉积打印进行交替打印,形成增强型人工骨,以使得熔融沉积打印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产品中起到增强产品强度的作用;在常温打印的材料中增加热熔型材料进行加固和增强。作为优选的,所述常温打印头用于将生物医用功能材料打印出供人体骨细胞流通和修复的修复层,所述熔融沉积打印头用于打印出承接强度和耐腐蚀的支撑层。作为优选的,所述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和和辅料及添加剂。作为优选的,所述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的混合物双相磷酸钙陶瓷、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骨水泥、氧化锆陶瓷等陶瓷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的,所述辅料和添加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醚醚酮、胶原蛋白、壳聚糖和金属锶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聚乳酸丝材料,选择不同类型聚乳酸和羟基磷灰石混合,经充分混合后进行拉丝得到聚乳酸丝材料;步骤二:将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的按照一定比例设置;步骤三:在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的混合料中,根据实际需求,加入粘结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浆料注入3D打印机的常温打印料筒;供打印机的常温挤出打印头打印输出;步骤四:将步骤一中制备的含有羟基磷灰石粉料的聚乳酸丝材料的一端装入3D打印机的熔融沉积打印头,以供熔融沉积打印输出;步骤五:开始打印,常温打印头和熔融沉积打印头交替打印出支撑层和修复层。步骤一中,所述聚乳酸和羟基磷灰石混合,其混入比为80:20至99:1,经充分混合后进过挤出设备进行拉丝,制得聚乳酸丝材料直径为1.0mm-2.0mm。步骤二中,所述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的比例维持在70:30至60:40之间。步骤三中,所述粘结剂的加入量为总质量1%~12%;所述粘结剂应经纯化水或注射用水进行加温到100℃后保持一定时间。为了使粘结剂更好的发挥作用。步骤五中,要确保支撑层和修复层的宏观空隙在200um~600um之间,孔隙率确保在60%~85%之间;在打印一层或若干层修复层后启动熔融沉积打印头,通过熔融沉积方式打印出一层或多层以供人工骨支撑的聚乳酸网状支撑层结构;完成熔融沉积打印后再次启动常温打印;如此交替打印出所需的人工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到的人工骨,可以有效的在修复期(1~4个月)内保证人工骨的强度,本专利技术中支撑层能对极大的增强修复时人工骨的强度,有效的杜绝了人工骨在植入体内导致其机体部分酸性反应性,失去支撑强度的问题,并且本方法中同步设置有修复层,保证骨细胞与碎骨之间的运输,保证骨细胞的高效修复完成;通过支撑层为碎骨连接处提供强度支撑,并且通过修复层保证骨细胞的修复要求,双重功能叠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3中人工骨打印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3中人工骨打印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4中人工骨打印结构组合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4中人工骨打印结构组合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4中人工骨打印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4中人工骨打印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修复层;2、支撑层。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常温打印头、熔融沉积打印头的3D打印机及控制系统;3D打印机配合控制系统控制常温打印和熔融沉积打印进行交替打印,形成增强型人工骨,以使得熔融沉积打印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产品中起到增强产品强度的作用;在常温打印的材料中增加热熔型材料进行加固和增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常温打印头、熔融沉积打印头的3D打印机及控制系统;3D打印机配合控制系统控制常温打印和熔融沉积打印进行交替打印,形成增强型人工骨,以使得熔融沉积打印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产品中起到增强产品强度的作用;在常温打印的材料中增加热熔型材料进行加固和增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打印头用于将生物医用功能材料打印出供人体骨细胞流通和修复的修复层,所述熔融沉积打印头用于打印出承接强度和耐腐蚀的支撑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和和辅料及添加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的混合物双相磷酸钙陶瓷、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骨水泥、氧化锆陶瓷等陶瓷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和添加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醚醚酮、胶原蛋白、壳聚糖和金属锶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植入物增强3D打印骨初始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聚乳酸丝材料,选择不同类型聚乳酸和羟基磷灰石混合,经充分混合后进行拉丝得到聚乳酸丝材料;
步骤二:将生物陶瓷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纪文
申请(专利权)人:朱纪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