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牙槽骨位点保存的3D打印牙根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支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牙槽骨位点保存的3D打印牙根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临床上牙周病、根尖周病及外伤等因素常导致牙齿的丢失。牙槽骨的形状和体积由牙齿的存失、形状、生长方向和牙长轴决定,当牙齿丢失或拔除时,硬组织及软组织重塑的生理过程会导致牙槽嵴在高度和宽度上的减少,减少的程度与多种变量因素有关,包括牙槽窝大小、粘膜厚度、代谢因子和功能负荷。有研究分析表明,拔牙后6个月的水平骨丢失率为29%至63%,垂直骨丢失率为11%至22%。再吸收模式的特点是前3-6个月快速减少,随后逐渐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往往对后期的种植修复及美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有效地保存牙缺失后的牙槽骨的宽度及高度得到了现阶段种植及修复医生的高度重视。牙槽骨是全身唯一有牙齿附着的骨,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改建,牙槽骨的改建与牙齿密切相关。在这些改建的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在咀嚼时,咬合力会通过牙齿周韧带传导到牙槽骨上。而牙齿缺失后,该处的牙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牙槽骨位点保存的3D打印牙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牙根支架为中空三维连通结构,主体材料为β-磷酸三钙,表面粘附有乳牙牙髓干细胞并进行成骨诱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牙槽骨位点保存的3D打印牙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牙根支架为中空三维连通结构,主体材料为β-磷酸三钙,表面粘附有乳牙牙髓干细胞并进行成骨诱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牙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牙根支架上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粘附量为105~7个/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牙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牙根支架上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粘附量为106个/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牙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牙根支架的侧壁孔径为50~100μm,横断面孔径为350~400μm,孔隙率为50%~6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3D打印牙根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保存位点的形状建立三维模型;
S2.配制主要含有β-磷酸三钙的打印浆料,通过3D打印机根据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苗,葛立宏,曾素娟,李云阳,谌斯,李树祎,耿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