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植入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钛及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优异的耐蚀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但长期的研究表明,现在临床使用的致密钛基种植体弹性模量(~110GPa)明显高于人体骨组织(松质骨0.01~3GPa,密质骨3~30GPa),不利于应力从植入体向其周围自然骨组织传递,产生“应力屏蔽”现象,造成植入体周围出现骨吸收和功能的退化,最终导致植入体无菌松动。通过多孔结构的设计,即调节孔隙率和孔的大小、形状和分布来改变材料的弹性模量,避免“应力屏蔽”现象,使植入体具有良好的力学相容性。此外,三维连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促进营养物质运输及代谢废物排出,促进组织再生与重建,加快愈合过程。骨科植入材料作为承力材料需承受压力、拉力、界面剪切力和扭转力以及重复的磨损、疲劳的综合作用,因此除具备与骨组织接近的低弹性模量值,还应有足够的强度。但低弹性模量与高强度的需求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并且所述支架结构采用所述多个结构单元沿长、宽、高三个维度进行阵列形成,所述支架结构的相对密度呈梯度变化;/n所述结构单元包括立方体框架(1)和设置在所述立方体框架(1)内部的多个支撑圆柱(2),并且形成多个所述支架结构的所述结构单元的结构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并且所述支架结构采用所述多个结构单元沿长、宽、高三个维度进行阵列形成,所述支架结构的相对密度呈梯度变化;
所述结构单元包括立方体框架(1)和设置在所述立方体框架(1)内部的多个支撑圆柱(2),并且形成多个所述支架结构的所述结构单元的结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圆柱(2)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立方体框架(1)的体心,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立方体框架(1)上;所述支撑圆柱(2)的半径为0.2~0.4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体框架(1)为采用四分之一圆柱形成的棱边组成,并且所述支撑圆柱(2)连接在所述棱边的曲面一侧;所述棱边的长度为1.5~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内层支架结构(3)和第一支架结构(4),所述内层支架结构(3)呈柱状多孔结构,所述第一支架结构(4)呈空心柱状多孔结构,所述内层支架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结构(4)的中部空心(5)处,并且所述支架结构的相对密度由所述内层支架结构(3)到所述第一支架结构(4)呈梯度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设置有三个,分别为内层支架结构(3)、第二支架结构(6)和第三支架结构(7);所述第二支架结构(6)和第三支架结构(7)均呈空心柱状多孔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结构(6)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结构(7)的中部空心(5)处,所述内层支架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结构(6)的中部空心(5)处,并且所述支架结构的相对密度由所述内层支架结构(3)到所述第三支架结构(7)呈梯度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混合结构单元的多孔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新,徐伟,于爱华,刘博文,潘宇,张策,张嘉振,曲选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