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计和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与重建使用的修复体的模型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06388977A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面骨缺损骨修复体,其包括支撑结构件、成骨结构件和固定钉,支撑结构件包括结构梁,结构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钉与固定孔活动连接,成骨结构件包括连接孔和引流孔,连接孔位于引流孔的上端,支撑结构件与成骨结构件通过连接孔活动连接,自由选择支撑结构件和成骨结构件的类型、大小和组配方式,具有组配方便、方便裁剪等优点,在手术中对支撑结构件进行塑性,然后将不同的成骨结构件安装到支撑结构件上即可进行缺损处植入。骨修复材料,尤其是大段承重部位骨缺损修复材料要求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传统骨缺损修复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天然生物材料来源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因其分别存在取材有限、免疫排异反应、感染风险等不足,仅限用于小体积缺损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包括模具本体、可降解锌合金管和矿化胶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与所述可降解锌合金管均为圆柱管体,圆柱管体的可降解锌合金管设置于圆柱管体的模具本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包括模具本体、可降解锌合金管和矿化胶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与所述可降解锌合金管均为圆柱管体,圆柱管体的可降解锌合金管设置于圆柱管体的模具本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体的可降解锌合金管的直径小于圆柱管体的模具本体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体的可降解锌合金管固定于圆柱管体的模具本体内,二者轴心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体的可降解锌合金管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微弧氧化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体的可降解锌合金管的管壁分布排布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锌合金管与矿化胶原复合骨缺损修复体的模型,其特征在于:分布排列在圆柱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馨,王程越,刘桂欣,滕睿,李昱豪,赵远,孙宝斋,沈媛欣,聂晓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