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以及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9470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口腔种植技术领域。其中,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包括:骨填充支架、屏障膜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其中,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第一弧形表面与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相对应,骨填充支架设置在第一弧形表面上,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按照预设取向绕设在骨填充支架上,以引导骨缺损区内的骨细胞定向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腔引导再生修复系统为骨细胞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具备抵抗细菌滋生的能力,以及完全可降解吸收特性,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还可加速了骨生长的速度,可缩短口腔骨缺损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并提高植入术后恢复几率。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ral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syste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与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口腔种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遇到患者的骨量不足、种植体固位不良等问题。根据骨和软组织生长特点,多采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进行骨扩增。但在骨组织修复的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率远远大于骨细胞。为了防止这层软组织占据了骨组织的生长空间导致成骨量不足,因此有必要植入一层屏障膜阻挡成纤维细胞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的生长留有空间,从而使得口腔中骨缺损区得到修复。而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的关键在于软组织生长屏障膜和骨缺损区填充材料,目前所市场已经获批的及正在处于临床试用阶段的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往往是由一层GBR膜搭配膜固位钉和骨缺损区填充骨粉所构成。在该系统中,由于考虑到采用的原料需要完全生物可降解,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吸收膜主要由胶原膜和人工合成聚合物膜构成。这些膜层价格较高,降解速度快,塑形性较差,质地柔软,膜下组织的再生空间难以维持,并且,在患者口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骨填充支架、屏障膜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其中,/n所述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与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相对应;/n所述骨填充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以及,所述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按照预设取向绕设在所述骨填充支架上,以引导所述骨缺损区内的骨细胞定向生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引导骨再生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骨填充支架、屏障膜以及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其中,
所述屏障膜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表面和第二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与待修复口腔的骨缺损区相对应;
所述骨填充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表面上,以及,所述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按照预设取向绕设在所述骨填充支架上,以引导所述骨缺损区内的骨细胞定向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填充支架包括多个支柱,所述支柱自所述第一弧形表面向所述骨缺损区延伸,其高度与所述骨缺损区的深度相匹配;以及,所述支柱上设置有固定结构,以使得所述骨细胞生长引导纤维取向性紧密绕设固定在所述支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螺旋形的齿结构或螺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柱沿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并且,所述多个支柱的排布密度占所述骨缺损区的空间体积的5%~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在所述骨缺损区的投影面积与所述骨缺损区面积大小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的边缘区域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固定孔,用于容置固定钉,以将所述屏障膜固定在所述骨缺损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填充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萌萌白晶王先丽程兆俊邵怡薛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