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骨髓复合的个体化人工骨支架、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强化骨髓复合的个体化人工骨支架、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骨科难点和重点问题之一。膜诱导技术(Masquelet骨重建技术)分两阶段重建骨结构,为临界性骨缺损修复带来希望。然而,“移植骨来源不足”是限制该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尽管组织工程技术有助于拓展移植骨来源,然而,其关键步骤—种子细胞体外扩增过程,除涉及伦理学问题外,还可能累积染色体变异及细胞恶变倾向。近年来,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采用该技术,种子细胞不需体外扩增,可以与支架材料复合后即时植入骨缺损,不存在种子细胞性状改变及伦理学问题,使组织工程修复大段骨缺损成为可能。然而,由于未能找到适宜的多潜能种子细胞,组织工程很难向临床转化。扩髓-灌洗-吸引装置(RIA)的设计初衷是解决髓内钉植入手术中,扩髓所致的骨质温度及髓腔内压升高问题。研究表明,RIA扩髓后不仅可自行恢复骨结构,其磨屑(强化骨髓,eBM)含有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骨髓复合的个体化人工骨支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骨缺损电子模型获取及个体化人工骨支架制作/n行骨水泥间隔植入术后,通过CT扫描获取断层数据;基于CT断层扫描图像利用Mimic软件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缺损三维模型;各部位个体化人工骨支架参数如下:沿材料纵轴,保留直径3~9mm中空隧道,其中股骨9mm、胫骨6mm、肱骨6mm、尺桡骨3mm,根据CT获取的数据制造与患者适配的骨支架;/n(2)应用RIA装置提取强化骨髓/n行骨水泥间隔取出术手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手术台;患肢对侧下肢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经股骨大转子近侧切口,显露股骨大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骨髓复合的个体化人工骨支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骨缺损电子模型获取及个体化人工骨支架制作
行骨水泥间隔植入术后,通过CT扫描获取断层数据;基于CT断层扫描图像利用Mimic软件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缺损三维模型;各部位个体化人工骨支架参数如下:沿材料纵轴,保留直径3~9mm中空隧道,其中股骨9mm、胫骨6mm、肱骨6mm、尺桡骨3mm,根据CT获取的数据制造与患者适配的骨支架;
(2)应用RIA装置提取强化骨髓
行骨水泥间隔取出术手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手术台;患肢对侧下肢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经股骨大转子近侧切口,显露股骨大转子尖端,植入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