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76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8
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包括第一假体,第一假体包括第一髓内短柄;第一髓内短柄包括第一连接台和第一固定柄,第一固定柄呈圆柱状、其侧表面设有螺纹;第一假体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下表面的第一节段,第一节段为自由端开口的空心柱体;还包括第三假体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节段内部空腔的结构相匹配,还包括解剖型固定板。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采取髓内短柄螺纹旋入固定复合互相垂直的解剖型固定板的髓内/髓外联合固定,术后力学可靠,最大程度保留管状骨量及其血运、为翻修手术预留活骨空间,髓内柄螺纹和粗糙接触面有利于骨整合,整体手术简单,可用于肿瘤、感染、创伤等因素导致的任意长度骨缺损的修复重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假体
,具体涉及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
技术介绍
外伤、感染、肿瘤切除等导致的骨组织缺损治疗是骨科的难题之一,其中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长度大于6cm)的修复重建尤其困难。重建方法包括生物性重建和机械性重建,前者主要包括异体骨、自体带血管腓骨以及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如Capanna技术),具有可靠的远期疗效,但重建材料(异体骨或自体骨)来源不足,而且存在较高的愈合不良风险(13%-40%);相比之下,机械性重建能够早期恢复肢体功能且无骨愈合担忧,可作为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优选重建方案,其常见应用方式包括组配式节段性假体、长柄插入式假体以及3D打印一体成型假体,假体固定方式包括骨水泥固定和生物型固定。近年来在假体设计和金属材料属性优化等方面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临床应用中,长节段假体相关并发症仍较为常见(12%-34.1%),往往导致假体失败,患者常须面临二次手术。尽管生物性重建和机械性重建在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治疗中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难以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现有的长骨缺损重建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重建强度不足异体骨、带血管腓骨以及二者复合的重建方式在术后初期结合部难以形成稳定愈合,为力学薄弱区域,其重建体的强度依靠接骨板提供;术后远期移植骨与宿主骨形成稳固骨愈合,可提升重建体强度。临床观察显示,结合部骨愈合不良易导致接骨板断裂;同样,移除接骨板后已愈合的移植骨在结合部位出现骨折;另一方面,异体骨在重建后存在骨吸收风险,导致重建体力学失败。(2)结合部骨的连续性恢复可靠性不足生物型重建结合部愈合不良或不愈合、假体重建骨水泥柄松动以及假体-宿主骨界面骨整合不良均造成结合部骨的连续性恢复可靠性不足,力学传导无法有效过渡至重建体,导致结合部位脆弱,易发生断裂。(3)常规假体难以完成残端过短骨缺损的重建常规大段假体主要依靠髓内固定,为了达到术后即刻的力学稳定性,通常采用长柄固定。对于残端保留长度小于6cm的大段骨缺损,现有假体难以满足具备可靠固定和力学稳定的重建,短力臂固定方式有待深入研究探讨。(4)大段骨缺损重建的操作复杂性和重建灵活性生物型重建,尤其是带血管腓骨移植和Capanna重建需手术者具备一定的显微外科技术,而且存在血运失败风险(13%-18%);个体化设计3D打印假体等待周期较长,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术前设计,缺乏灵活性。(5)重建失败后翻修困难骨水泥假体及长柄生物假体占据大段残留骨空间,一旦重建失败,假体柄难以取出,或在取出过程中造成宿主骨骨折,亦或取出后残留大量骨水泥。以上造成可利用生物活性骨段缺乏,给二次翻修手术带来巨大挑战。(6)存在一定的局部感染率生物型重建和机械性重建后感染风险长期存在,术后总体感染率为8%-15%,其中异体骨感染率9%-25%,人工关节假体感染率8%-10%,一旦发生感染,截肢率为23.5%-8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达到髓内/髓外一体化重建的效果,提高长骨大段缺损重建的即时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并通过组配设计满足任意长度节段性骨缺损的重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假体包括第一假体,第一假体包括第一髓内短柄;第一髓内短柄包括第一连接台,第一连接台呈圆台状,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上表面的第一固定柄,第一固定柄呈圆柱状、其侧表面设有螺纹,第一固定柄下底面和第一连接台上表面重合;第一假体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下表面的第一节段,第一节段为自由端开口的空心柱体;假体还包括第三假体,第三假体包括延长体和设在延长体一端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活动插入第一节段内部空腔,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节段内部空腔的结构相匹配。优选的,第一固定柄表面和第一连接台侧表面均为粗糙面。优选的,第一连接部包括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的外锥和底台,底台外沿径向对称设有限位台;第一节段内部空腔包括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的空心内锥和空心内台,第一连接部的外锥和底台活动插入空心内锥和空心内台内;第一节段自由端周向对称设有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相邻自由端夹设限位凹槽,第一连接部的限位台活动卡设在限位凹槽内。优选的,第一节段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部内径向设有第三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连通。优选的,假体还包括第二假体,第二假体包括第二髓内短柄,第二髓内短柄包括第二连接台和轴向设在第二连接台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柄,第二髓内短柄和第一髓内短柄的结构一致;第二假体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二连接台下表面的第二节段,第二节段包括第一柱状基体,第一柱状基体自由面设有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连设第一凸部,第一柱状基体自由面、第一连接臂和第一凸部构成第二节段卡槽。优选的,延长体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与延长体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连设第二凸部,延长体另一端、第二连接臂和第二凸部构成第二连接部卡槽;第一凸部与第二连接部卡槽的结构相匹配,第二凸部与第二节段卡槽的结构相匹配;第二节段与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优选的,第二节段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连接部侧壁设有第四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连通。优选的,假体还包括第四假体,第四假体的结构和第一假体一致;延长体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的结构和第一连接部一致;第三连接部活动插入第四假体内部空腔,且第三连接部与第四假体内部空腔的结构相匹配。优选的,延长体为两端封闭的中空圆柱结构,延长体内设有储药腔,储药腔上设有药物加注口;延长体侧壁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连通储药腔和延长体外壁。优选的,假体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垂直贴设在长骨外侧;第一固定板包括体板和设在体板两端的翼板;翼板为适应贴合骨面的解剖型;第一固定板与骨接触部分内表面为多孔粗糙面结构;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的结构一致、且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固定板连接。优选的,延长体中部水平面垂直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中部分别设有第六固定孔和第七固定孔;第一螺孔与第六固定孔位置对应且相通,第二螺孔和第七固定孔位置对应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重建术后即刻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髓内短柄螺纹和多孔粗糙面促进骨整合,使重建系统获得髓内/髓外一体化的远期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适用性强,可用于四肢主要长骨(股骨、胫骨、肱骨、尺骨、桡骨、腓骨)任意长度缺损的重建,尤其解决了残端过短的骨缺损重建难题。(3)本专利技术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采用髓内短柄螺纹固定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管状骨量及其血运,翻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假体包括第一假体(1),第一假体(1)包括第一髓内短柄(1-1);/n所述第一髓内短柄(1-1)包括第一连接台(1-12),第一连接台(1-12)呈圆台状,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1-12)上表面的第一固定柄(1-11),第一固定柄(1-11)呈圆柱状、其侧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柄(1-11)下底面和第一连接台(1-12)上表面重合;/n所述第一假体(1)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1-12)下表面的第一节段(1-2),所述第一节段(1-2)为自由端开口的空心柱体;/n假体还包括第三假体(3),第三假体(3)包括延长体(3-3)和设在延长体(3-3)一端的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一连接部(3-1)活动插入第一节段(1-2)内部空腔,且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节段(1-2)内部空腔的结构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假体包括第一假体(1),第一假体(1)包括第一髓内短柄(1-1);
所述第一髓内短柄(1-1)包括第一连接台(1-12),第一连接台(1-12)呈圆台状,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1-12)上表面的第一固定柄(1-11),第一固定柄(1-11)呈圆柱状、其侧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柄(1-11)下底面和第一连接台(1-12)上表面重合;
所述第一假体(1)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一连接台(1-12)下表面的第一节段(1-2),所述第一节段(1-2)为自由端开口的空心柱体;
假体还包括第三假体(3),第三假体(3)包括延长体(3-3)和设在延长体(3-3)一端的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一连接部(3-1)活动插入第一节段(1-2)内部空腔,且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节段(1-2)内部空腔的结构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柄(1-11)表面和第一连接台(1-12)侧表面均为粗糙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包括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的外锥(3-11)和底台(3-12),底台(3-12)外沿径向对称设有限位台(3-13);
所述第一节段(1-2)内部空腔包括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的空心内锥(1-25)和空心内台(1-26),第一连接部(3-1)的外锥(3-11)和底台(3-12)活动插入空心内锥(1-25)和空心内台(1-26)内;
所述第一节段(1-2)自由端周向对称设有第一侧翼(1-23)和第二侧翼(1-24),第一侧翼(1-23)和第二侧翼(1-24)相邻自由端夹设限位凹槽(1-22),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限位台(3-13)活动卡设在限位凹槽(1-2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1-2)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孔(1-21),第一连接部(3-1)内径向设有第三固定孔(3-14),第一固定孔(1-21)和第三固定孔(3-14)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肢长骨节段性缺损组配式假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还包括第二假体(2),第二假体(2)包括第二髓内短柄(2-1),第二髓内短柄(2-1)包括第二连接台(2-12)和轴向设在第二连接台(2-12)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柄(2-11),所述第二髓内短柄(2-1)和第一髓内短柄(1-1)的结构一致;
第二假体(2)还包括轴向设在第二连接台(2-12)下表面的第二节段(2-2),所述第二节段(2-2)包括第一柱状基体(2-21),第一柱状基体(2-21)自由面设有第一连接臂(2-22),第一连接臂(2-22)连设第一凸部(2-23),所述第一柱状基体(2-21)自由面、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鲁亚杰姬传磊裴延军赵培王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