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建专利>正文

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42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包括交换管、连接管和排气管,连接管下端位于交换管内,连接管的第二连接壁高于阻挡器第二连接部,连接管中第一连接壁的内径大于第三连接壁的内径,第二连接壁上端面分别与第一连接壁和第三连接壁连接形成注水腔,第三连接壁内侧形成充气腔,通过连接管上端可以将气体和水分别通过注水腔和充气腔注入,使从充气腔充入的气体在水流的撞击下破碎细化,通过第一连接部内壁形成的通道,将气体与液体导入到交换管内,气体在压强的作用下通过交换管内壁与阻挡器外壁之间形成的通道向上升起,通过过渡管上连接的排气管排出,有效的增加了气泡与水的接触行程,更好的是气体可以溶于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领域需要使用水泵向水族箱或养殖池中补充清水、过滤杂质,另一方面又要采用电动气泵将压缩空气注入水中、增加气体含量,这种双泵工作模式虽然能够完成注水和增氧的工作,但是运行过程中机械噪音和水流的噪音大,耗电量大,水花飞溅造成水分消耗量大,周围环境湿度大。现有技术中的静音式鱼缸注水增氧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噪音小、兼具注水和增氧效能,可以在向鱼缸中注水的同时完成增氧工作,而且内设的消音室则可以降低水流的声音达到静音的要求。但由于消音室缺少独立的分布器,水流分散效果不佳,影响增氧、消音效果,同时由于气孔设置不合理,消音室内无法实现气流交换,长时间使用以后消音室内无法得到新鲜空气补充,增氧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包括交换管、连接管和排气管,连接管下端位于交换管内,分别对连接管的注水腔与充气腔内进行注水和充气,将气体与水在阻挡器的作用下,延长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增压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包括交换管、连接管和排气管;交换管上端设有过渡管,下端为自由端;过渡管上端与连接管周外侧连接;连接管下端位于交换管内,上端与外接的气体管道连接;排气管位于过渡管的周外侧,排气管与交换管内腔连通;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和第三连接;第一连接壁上端与过渡管内壁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壁上端面连接;第三连接壁下端与第二连接壁连接;第二连接壁与第一连接壁和第三连接壁连接形成注水腔,第二连接壁上设有多个通孔;第三连接壁位于第一连接壁内侧,第三连接壁内侧形成充气腔;交换管内壁上设有阻挡器,阻挡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下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壁位于第二连接部上部,第一连接壁内壁到交换管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连接部内壁到交换管轴线的距离。优选地,所述交换管、连接管和阻挡器同轴心。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壁、第三连接壁、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为同轴心的空心圆管;第二连接壁为圆环;第二连接部带有斜度的弧形面;第一连接部的内径大于第三连接壁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外壁上设有导线阻尼板;第三连接部与交换管内壁之间有空气可以通行的空隙。优选地,所述交换管外壁周侧设有固定器。优选地,所述固定器为吸盘。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壁内壁到交换管轴线的距离小于排气管轴线到交换管轴线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壁上端口高于交换管的上端口,排气管的排气口高于交换管的上端口。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包括交换管、连接管和排气管,连接管下端位于交换管内,连接管的第二连接壁高于阻挡器第二连接部,连接管中第一连接壁的内径大于第三连接壁的内径,第二连接壁上端面分别与第一连接壁和第三连接壁连接形成注水腔,第三连接壁内侧形成充气腔,通过连接管上端可以将气体和水分别通过注水腔和充气腔注入,有效的增加了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使更多的氧气可以溶于水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增氧效果。二、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水从注水腔的第二连接壁的通孔中落下与第二连接部上表面形成水墙,使从充气腔充入的气体在水流的撞击下破碎细化,通过第一连接部内壁形成的通道,将气体与液体导入到交换管内,气体在压强的作用下通过交换管内壁与阻挡器外壁之间形成的通道向上升起,通过过渡管上连接的排气管排出,有效的增加了气泡与水的接触行程,更好的是气体可以溶于水中。三、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从阻挡器内部流出的气体,在交换管下端部在水压的作用下向上浮起,通过第三连接部的导向阻尼板从交换管的下端向上上升,阻尼导向板可以起到阻挡气泡上升的速度,还可以将气泡打碎,使气泡在水中破碎,有效的减小了气泡在空气中破裂产生的噪音。四、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在交换管外壁设设有固定器,通过固定器可以将消音器固定在鱼缸上。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交换管;11、过渡管,12、固定器,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第三连接部、123a、导向阻尼板;2、连接管;2a、注水腔,2b、充气腔,21、第一连接壁,22、第二连接壁,22a、通孔,23、第三连接壁;3、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包括交换管1、与交换管1连接的连接管2和排气管3。其中,在交换管1上端设有过渡管11,过渡管11的上端口小于下端口的直径,过渡管11上端口与连接管2圆周外侧外壁连接,连接管2的一端位于交换管1上端部,且第三连接壁23的上端面要高于交换管1的上端口,另外一端位于交换管1内部,位于交换管1上方的一端与外接的氧气装置连接。具体的,交换管1和连接管2同轴心,排气管3位于过渡管11的周外侧,而且,排气管3的排气口要高于交换管1的上端口,防止交换管1没入水中时,将排气管1也被水没过。排气管3连接在过渡管11上,将交换管1内腔通过排气管3与外界连通。具体的,连接管2包括第一连接壁21、第二连接壁22和第三连接23。其中,第二连接壁22为环形片,位于第二连接壁22的表面设有多个贯穿第二连接壁22的通孔22a,将水从通孔22a流出。第一连接壁21上端与过渡管11内壁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壁22上端面连接,第三连接壁23下端与第二连接壁22上端面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壁22与第一连接壁21和第三连接壁23连接形成注水腔2a,第三连接壁23内形成充气腔2b。当消音器没入鱼缸的时候,鱼缸中的水可以流入到注水腔2a,也可以通过水泵等将水注入注水腔2a内,通过水泵注入的水还可以增压,增压后的液体能与充气腔2b内的气体发生更加剧烈的碰撞,使气体的气泡更加细化,使气体与水更加充分接触,提高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具体的,第三连接壁23位于第一连接壁21内侧,交换管1内壁上设有阻挡器12,阻挡器12通过连接筋将阻挡器12固定在交换管1的内壁上,阻挡器12与交换管1内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气体可以通过交换管1内壁与阻挡器12外壁之间的间隙上升,通过排气管3排出。阻挡器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三连接部123。第二连接部212上端与第三连接部123连接,第二连接部122下端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第一连接部121中间形成流通通道。而且,第一连接壁22位于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管(1)、连接管(2)和排气管(3);/n交换管(1)上端设有过渡管(11),下端为自由端;/n过渡管(11)上端与连接管(2)周外侧连接;/n连接管(2)下端位于交换管(1)内,上端与外接的气体管道连接;/n排气管(3)位于过渡管(11)的周外侧,排气管(3)与交换管(1)内腔连通;/n连接管(2)包括第一连接壁(21)、第二连接壁(22)和第三连接(23);/n第一连接壁(21)上端与过渡管(11)内壁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壁(22)上端面连接;/n第三连接壁(23)下端与第二连接壁(22)连接;/n第二连接壁(22)与第一连接壁(21)和第三连接壁(23)连接形成注水腔(2a),第二连接壁(22)上设有多个通孔(22a);/n第三连接壁(23)位于第一连接壁(21)内侧,第三连接壁(23)内侧形成充气腔(2b);/n交换管(1)内壁上设有阻挡器(12),阻挡器(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三连接部(123);/n第二连接部(212)上端与第三连接部(123)连接,第二连接部(122)下端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n第一连接壁(22)位于第二连接部(122)上部,第一连接壁(21)内壁到交换管(1)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连接部(123)内壁到交换管(1)轴线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增氧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管(1)、连接管(2)和排气管(3);
交换管(1)上端设有过渡管(11),下端为自由端;
过渡管(11)上端与连接管(2)周外侧连接;
连接管(2)下端位于交换管(1)内,上端与外接的气体管道连接;
排气管(3)位于过渡管(11)的周外侧,排气管(3)与交换管(1)内腔连通;
连接管(2)包括第一连接壁(21)、第二连接壁(22)和第三连接(23);
第一连接壁(21)上端与过渡管(11)内壁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壁(22)上端面连接;
第三连接壁(23)下端与第二连接壁(22)连接;
第二连接壁(22)与第一连接壁(21)和第三连接壁(23)连接形成注水腔(2a),第二连接壁(22)上设有多个通孔(22a);
第三连接壁(23)位于第一连接壁(21)内侧,第三连接壁(23)内侧形成充气腔(2b);
交换管(1)内壁上设有阻挡器(12),阻挡器(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三连接部(123);
第二连接部(212)上端与第三连接部(123)连接,第二连接部(122)下端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
第一连接壁(22)位于第二连接部(122)上部,第一连接壁(21)内壁到交换管(1)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连接部(123)内壁到交换管(1)轴线的距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