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324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通过换热回路调节冷却循环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的热交换,所述换热回路与冷却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通过三通阀控制所述换热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连通;根据冷却循环回路及暖风循环回路的温度参数关系控制三通阀的开度,调节所述换热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的管路中液体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燃料电池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暖风循环回路,根据不同回路的温度参数调节暖风循环回路中三通阀的开度,不仅能够在燃料电池大功率运行情况下实现整车舱内温度及燃料电池温度精准控制,而且能够在燃料电池低功率运行,可用余热量较小的情况下,保证余热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车辆领域中,燃料电池系统具有无污染、加氢时间短、续驶里程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但随着车辆功率需求越来越大,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逐渐应用于新能源车辆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高功率输出的同时,燃料电池车在热管理及续航里程方面面临着较大挑战。燃料电池车辆无传统发动机的热源,需要单纯使用PTC加热器,冬季取暖消耗大量电能,如某12米公交车辆用于舱内取暖的PTC功耗在1h内可达15~20kWh;而同时燃料电池有约50%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扇散出,比如散掉60kW发动机额定工况下的热量,在环境温度43℃时,散热风扇功率可达2kW。现有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中,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散热系统和整车的暖风系统是两个完全分离的循环系统,具体为,在车舱内环境温度较低时,燃料电池车的取暖方式是整车暖风系统利用PTC加热器将整车冷却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开启暖风空调,将冷却液携带的热量散发至车舱内;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时,为保证燃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暖风循环回路及换热回路;所述换热回路与冷却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实现热量交换;所述换热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通过三通阀的开度调节管路中液体流量;/n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根据冷却循环回路及暖风循环回路的温度参数关系控制三通阀开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暖风循环回路及换热回路;所述换热回路与冷却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实现热量交换;所述换热回路与暖风循环回路通过三通阀的开度调节管路中液体流量;
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根据冷却循环回路及暖风循环回路的温度参数关系控制三通阀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回路至少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第一水泵、换热器及第一散热器;
所述暖风循环回路至少包括第二水泵、加热器、第二散热器及三通阀;
所述换热回路中换热器的入口端与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口端与三通阀第二输出端连接的管路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回路还包括分别监测燃料电池电堆的入口及出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暖风循环回路还包括分别监测与换热器入口及出口连通的管路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
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获取第三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换热器入口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燃料电池电堆出口温度计算实际温差,再对比根据冷却循环回路工况确定的目标温差调节三通阀开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书慧刘然杨绍军张禾贾能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