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22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包括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壳和支撑板;所述保护壳主要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底部开口的壳体,所述的底部外侧边缘处固设有固定环;所述支撑板主要包括底板、固设在底板上端面四周边缘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两个长边上端面固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两个所述卡合件相向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环的外部,两个所述卡合件相向的一侧表面呈弧形面,且其小端为卡合件的顶端;当支撑板与保护壳卡接时,定位环位于固定环的外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保护壳和支撑板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方便检修时拆装继电器,提高检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
技术介绍
防晃电继电器采用独特的算式逻辑和判式逻辑双重化控制,属于硬结线方式,其机理等同于常规电磁继电器。集电压采集单元、逻辑控制单元、时间控制单元、电压控制单元、后备工作电源、输出控制单元于一体,采用光电采集和电位转频比较箝位技术,响应时间可在10ms以内,电压的采集精度可达220V±1V,是目前解决电动机及变频器控制应对电源瞬时失压而自动重合的最为先进、最为安全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各类瞬间失压情况下电动机及变频器的自动重合。现有的继电器采用一体式结构或者用螺丝连接,这种继电器在检修时拆装较为复杂,影响检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保护壳和支撑板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方便检修时拆装继电器,提高检修的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包括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壳和支撑板;所述保护壳主要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底部开口的壳体,所述的底部外侧边缘处固设有固定环;所述支撑板主要包括底板、固设在底板上端面四周边缘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两个长边上端面固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两个所述卡合件相向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环的外部,两个所述卡合件相向的一侧表面呈弧形面,且其小端为卡合件的顶端;当支撑板与保护壳卡接时,定位环位于固定环的外侧,且卡合件抵接在固定环的上端面。>进一步,所述固定环的四周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定位环的内侧对应位置固设有与卡接槽适配的卡块。进一步,所述定位环的两个长边中部开设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位于定位环的外侧边缘处。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多个条状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长度与壳体的高度一致,所述缓冲垫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进一步,所述缓冲垫之间留有间隔,且间隔内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贯穿壳体的外侧壁,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完全覆盖散热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保护壳和支撑板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方便检修时拆装继电器,提高检修的效率;设计缓冲垫、散热口和防尘网,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继电器本体;2、保护壳;201、壳体;202、固定环;203、卡接槽;204、缓冲垫;205、防尘网;206、散热口;3、支撑板;301、底板;302、定位环;303、卡块;304、卡合件;305、拆卸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包括继电器本体1,继电器本体1的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壳2和支撑板3;保护壳2主要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底部开口的壳体201,的底部外侧边缘处固设有固定环202;支撑板3主要包括底板301、固设在底板301上端面四周边缘处的定位环302,定位环302的两个长边上端面固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304,两个卡合件304相向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环302的外部,两个卡合件304相向的一侧表面呈弧形面,且其小端为卡合件304的顶端;当支撑板3与保护壳2卡接时,定位环302位于固定环202的外侧,且卡合件304抵接在固定环202的上端面。使用时,首先将壳体201的开口向上,将继电器本体1放置于壳体201内,然后将底板301对准壳体201施加外力,当卡合件304与固定环202接触后继续施加外力使卡合件304向外侧弯曲时固定环202通过卡合件304,固定环202完全通过卡合件304后,卡合件304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抵接在固定环202表面,实现定位卡接的效果;拆卸时施加外力使卡合件304形变然后将支撑板3拆卸下来,不需要额外的工具。为了加强连接,固定环202的四周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卡接槽203,定位环302的内侧对应位置固设有与卡接槽203适配的卡块303,当支撑板3与保护壳2卡接时,卡块303卡接在对应的卡接槽203内,避免支撑板3与保护壳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为了方便拆卸,定位环302的两个长边中部开设有拆卸槽305,拆卸槽305位于定位环302的外侧边缘处;拆卸时使用者手插至拆卸槽305内,施加外力拉动支撑板3,使卡合件304发生形变,将支撑板3拆卸下来。为了加强壳体201的保护性能,壳体201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多个条状的缓冲垫204,缓冲垫204的长度与壳体201的高度一致,缓冲垫204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当继电器本体1位于壳体201内部时,缓冲垫204的表面与继电器本体1接触,缓冲其受到的外力或者震动;底板301上也可以粘接缓冲垫204。为了方便散热,缓冲垫204之间留有间隔,且间隔内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散热口206,散热口206贯穿壳体201的外侧壁,壳体201的外表面安装有防尘网205,防尘网205完全覆盖散热口206;继电器本体1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206的空气流通散出,防尘网205阻隔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保护壳2,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包括继电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的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壳(2)和支撑板(3);/n所述保护壳(2)主要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底部开口的壳体(201),所述的底部外侧边缘处固设有固定环(202);/n所述支撑板(3)主要包括底板(301)、固设在底板(301)上端面四周边缘处的定位环(302),所述定位环(302)的两个长边上端面固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304),两个所述卡合件(304)相向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环(302)的外部,两个所述卡合件(304)相向的一侧表面呈弧形面,且其小端为卡合件(304)的顶端;/n当支撑板(3)与保护壳(2)卡接时,定位环(302)位于固定环(202)的外侧,且卡合件(304)抵接在固定环(202)的上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包括继电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的外侧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壳(2)和支撑板(3);
所述保护壳(2)主要包括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底部开口的壳体(201),所述的底部外侧边缘处固设有固定环(202);
所述支撑板(3)主要包括底板(301)、固设在底板(301)上端面四周边缘处的定位环(302),所述定位环(302)的两个长边上端面固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304),两个所述卡合件(304)相向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环(302)的外部,两个所述卡合件(304)相向的一侧表面呈弧形面,且其小端为卡合件(304)的顶端;
当支撑板(3)与保护壳(2)卡接时,定位环(302)位于固定环(202)的外侧,且卡合件(304)抵接在固定环(202)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晃电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02)的四周边缘处均匀开设有卡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安超张国勇卫平春李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