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2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上壳以及放置于底座与上壳之间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穿过底座延伸出来,所述上壳由上端盖、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围合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所述后侧板底部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上端与上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外壁且位于其底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底座远离电器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凸块限位于定位槽内的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与拆卸简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流等作用。传统的电磁继电器在安装过程中采用螺丝对继电器底座进行固定,安装方式过于繁琐复杂。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425727U提出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电器身,电器身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指示块,指示块的侧面开设有测试孔,电器身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网,电器身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壳,上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握板,所述上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框壳,所述散热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电器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块,所述绝缘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铁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虽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全方便的特点。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技术是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对继电器进行安装固定的,但是这种卡接方式比较不容易拆卸,当需要检修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拆卸上面。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上壳以及放置于底座与上壳之间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穿过底座延伸出来,所述上壳由上端盖、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围合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所述后侧板底部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上端与上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外壁且位于其底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底座远离电器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凸块限位于定位槽内的夹紧装置。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夹板以及设置于夹板与底座之间的扭簧,当定位凸块嵌入定位槽内时,夹板接近定位凸块的一侧与定位凸块上端面相抵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块的上端面设置有软垫。优选的,所述前侧板靠近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后侧板靠近继电器一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定位凸块嵌入到定位槽内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优选的,所述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沿继电器高度方向上分布的引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上壳以及放置于底座与上壳之间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穿过底座延伸出来,所述上壳由上端盖、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围合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所述后侧板底部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上端与上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外壁且位于其底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底座远离电器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凸块限位于定位槽内的夹紧装置,在使用本技术时,将前侧板往靠近底座的方向翻转,再将上壳沿继电器方向转动,使继电器被覆盖于上壳与底座之间,将定位凸块嵌入到定位槽内,再通过夹紧装置固定住上壳与底座,在需要对继电器进行检修时,通过松开夹紧装置,再将前侧板翻转,上壳沿远离继电器的方向转动,便可对继电器进行检修,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上壳转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凸显引线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继电器;2、上壳;21、上端盖;22、前侧板;23、后侧板;24、左侧板;25、右侧板;3、底座;4、定位凸块;5、定位槽;6、夹紧装置;61、夹板;62、扭簧;7、软垫;8、限位块;9、限位槽;10、橡胶密封圈;11、复位弹簧;12、引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3、设置于底座3上端的上壳2以及放置于底座3与上壳2之间的继电器1,继电器1的引脚穿过底座3延伸出来,上壳2由上端盖21、前侧板22、后侧板23、左侧板24以及右侧板25围合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后侧板23底部与底座3之间转动连接,前侧板22上端与上端盖21之间转动连接,前侧板22外壁且位于其底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4,底座3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4嵌入的定位槽5,底座3远离电器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凸块4限位于定位槽5内的夹紧装置6。如图1、图2所示,夹紧装置6包括设置于底座3上的夹板61以及设置于夹板61与底座3之间的扭簧62,当定位凸块4嵌入定位槽5内时,夹板61接近定位凸块4的一侧与定位凸块4上端面相抵接,当上壳2转动到与底座3相互垂直时,通过将夹板61掰开,使定位凸块4被夹板61抵住,在扭簧62的作用下固定住上壳2与底座3。进一步地,定位凸块4的上端面设置有软垫7,通过在定位凸块4上设置软垫7,可以减少定位凸块4与夹板61之间的刚性碰撞,增加缓冲,提高定位凸块4以及夹板61的使用寿命。如图2、图3所示,前侧板22靠近左侧板24以及右侧板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8,左侧板24以及右侧板25上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块8相适配的限位槽9,当转动前侧板22时,通过限位块8以及限位槽9的配合使上壳2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缩短安装与拆卸时间。进一步地,限位槽9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0,通过在限位槽9内设置橡胶密封圈10,一方面能够对限位块8以及限位槽9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继电器1内部的密封性。如图3所示,后侧板23靠近继电器1一侧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当定位凸块4嵌入到定位槽5内时,复位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在对继电器1进行拆卸时,通过松开夹紧装置6,使上壳2不再受力,这时复位弹簧11在张紧力的作用下复位,使上壳2绕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3)、设置于底座(3)上端的上壳(2)以及放置于底座(3)与上壳(2)之间的继电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1)的引脚穿过底座(3)延伸出来,所述上壳(2)由上端盖(21)、前侧板(22)、后侧板(23)、左侧板(24)以及右侧板(25)围合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所述后侧板(23)底部与底座(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22)上端与上端盖(2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22)外壁且位于其底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4),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4)嵌入的定位槽(5),所述底座(3)远离电器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凸块(4)限位于定位槽(5)内的夹紧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3)、设置于底座(3)上端的上壳(2)以及放置于底座(3)与上壳(2)之间的继电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1)的引脚穿过底座(3)延伸出来,所述上壳(2)由上端盖(21)、前侧板(22)、后侧板(23)、左侧板(24)以及右侧板(25)围合形成下端开口的封闭壳体,所述后侧板(23)底部与底座(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22)上端与上端盖(2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22)外壁且位于其底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4),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供定位凸块(4)嵌入的定位槽(5),所述底座(3)远离电器身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凸块(4)限位于定位槽(5)内的夹紧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6)包括设置于底座(3)上的夹板(61)以及设置于夹板(61)与底座(3)之间的扭簧(62),当定位凸块(4)嵌入定位槽(5)内时,夹板(61)接近定位凸块(4)的一侧与定位凸块(4)上端面相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硕刘珍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伊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