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感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17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感探测器。包括本体和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膨胀螺丝将安装座固定在屋顶或其余任意位置,再握住本体,将本体的卡钩对准卡孔后按向安装座,使卡钩与卡爪卡合,即可实现烟感探测器的安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烟感探测器,安装极为方便,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感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烟雾报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感探测器。
技术介绍
烟感探测器就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烟雾探测器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它在内外电离室里面有放射源镅241,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各自向正负电极移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内外电离室的电流、电压都是稳定的。一旦有烟雾窜逃外电离室。干扰了带电粒子的正常运动,电流,电压就会有所改变,破坏了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于是无线发射器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通知远方的接收主机,将报警信息传递出去。烟感探测器一般15-20m就要安装一个,安装量非常大,现有的烟感探测器的费时费力,同时,烟感探测器还需要定期维护,若有损坏,还需要进行维修,在维护和维修的时候,难免需要将烟感探测器从屋顶取下来,待维护或维修完成后再安装回屋顶,现有的烟感探测器安装和维护均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感探测器,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感探测器,包括本体和安装座,所述本体包括顶盖、孔板和底板,所述孔板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板相连,所述孔板为设置有多个透气孔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卡钩;所述安装座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连杆、滑块和与所述卡钩卡合的卡爪,所述卡爪设置在连杆的上方,所述滑块设置在连杆的下方,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中;所述连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设置在第三引导槽中,且第二限位柱与第三引导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卡钩的纵截面为“L”型,包括与底板相连接的纵向连接柱和横向的第一卡块;所述卡爪与卡钩的位置相对应,卡爪包括与连杆相连接的纵向连接片和横向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按压斜面,所述第一按压斜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纵向连接柱的距离大于第一按压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纵向连接柱的距离。可选地,所述的烟感探测器还包括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第二按键、第二推杆和斜齿;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向内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引导槽为圆筒状;所述第二推杆上还套设有可在第二通孔和第二引导槽形成的空间中往复运动的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为圆柱状,且第一限位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引导槽的内径;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引导槽底部之间的第二推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斜齿设置在连杆上方,斜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按压斜面,第二推杆的延长线与第二按压斜面相交。可选地,所述第二按压斜面与所述第一按压斜面倾斜的方向相同,所述斜齿与所述卡爪分别设置在所述卡钩的两侧。可选地,所述第二推杆上还套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二引导槽的下方。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第二推杆穿过的第一推杆孔,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供第二推杆穿过的第二推杆孔,所述第一推杆孔和第二推杆孔均为圆孔,且直径均大于或等于第二推杆;所述第一盖板上还设置有供卡钩穿过的卡孔。可选地,所述锁止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锁止装置沿本体的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解锁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解锁装置沿本体的中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中还设置有护环,所述护环为圆筒状,护环的中轴线与安装座的中轴线重合,护环的上方与第一盖板相连,护环的下方与第二盖板相连,护环正上方的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护环正下方的第二盖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可选地,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向内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引导槽,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引导槽为圆筒状;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按键,第一按键上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引导槽后,与第一限位板相连,第一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引导槽的外径;第一推杆设置在第一引导槽内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主控板上设置有按钮,按钮设置在第一限位板的移动路径上。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中还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底板的内侧还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在安装座上的正投影与无线充电装置重合。可选地,所述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安装座上与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通过先通过膨胀螺丝将安装座固定在屋顶或其余任意位置,再握住本体,将本体的卡钩对准卡孔后按向安装座,使卡钩与卡爪卡合,即可实现烟感探测器的安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烟感探测器,安装极为方便,更加省时省力。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中第二按键按下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本体结构仰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烟感探测器安装座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标记:1、本体;2、安装座;10、顶盖;20、孔板;30、底板;101、第一按键;102、第一推杆;103、第一凹槽;104、第一弹簧;105、第一引导槽;106、第一限位板;107、按钮;108、主控板;109、安装柱;110、第二按键;111、第二凹槽;112、第一限位柱;113、第二引导槽;114、第二弹簧;115、第二限位板;116、第二推杆;201、透气孔;301、卡钩;302、感应线圈;303、第一推杆孔;304、定位柱;401、第一盖板;402、第二盖板;403、第二推杆孔;404、连杆;405、斜齿;406、滑块;407、滑槽;408、卡爪;409、卡孔;410、第二限位柱;411、第三弹簧;412、第三引导槽;413、螺纹孔;414、加强板;415、安装孔;416、无线充电装置;417、限位孔;418、护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顶盖(10)、孔板(20)和底板(30),所述孔板(20)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0)和底板(30)相连,所述孔板(20)为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01)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底板(30)的外侧设置有卡钩(301);/n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盖板(401)和第二盖板(402),所述第一盖板(401)和第二盖板(402)之间设置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连杆(404)、滑块(406)和与所述卡钩(301)卡合的卡爪(408),所述卡爪(408)设置在连杆(404)的上方,所述滑块(406)设置在连杆(404)的下方,所述第二盖板(402)上设置有滑槽(407),所述滑块(406)设置在滑槽(407)中;所述连杆(40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柱(410),第二限位柱(410)设置在第三引导槽(412)中,且第二限位柱(410)与第三引导槽(41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411);/n所述卡钩(301)的纵截面为“L”型,包括与底板(30)相连接的纵向连接柱和横向的第一卡块;所述卡爪(408)与卡钩(301)的位置相对应,卡爪(408)包括与连杆(404)相连接的纵向连接片和横向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按压斜面,所述第一按压斜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纵向连接柱的距离大于第一按压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纵向连接柱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顶盖(10)、孔板(20)和底板(30),所述孔板(20)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0)和底板(30)相连,所述孔板(20)为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01)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底板(30)的外侧设置有卡钩(301);
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盖板(401)和第二盖板(402),所述第一盖板(401)和第二盖板(402)之间设置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连杆(404)、滑块(406)和与所述卡钩(301)卡合的卡爪(408),所述卡爪(408)设置在连杆(404)的上方,所述滑块(406)设置在连杆(404)的下方,所述第二盖板(402)上设置有滑槽(407),所述滑块(406)设置在滑槽(407)中;所述连杆(40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柱(410),第二限位柱(410)设置在第三引导槽(412)中,且第二限位柱(410)与第三引导槽(41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411);
所述卡钩(301)的纵截面为“L”型,包括与底板(30)相连接的纵向连接柱和横向的第一卡块;所述卡爪(408)与卡钩(301)的位置相对应,卡爪(408)包括与连杆(404)相连接的纵向连接片和横向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按压斜面,所述第一按压斜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纵向连接柱的距离大于第一按压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纵向连接柱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感探测器还包括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第二按键(110)、第二推杆(116)和斜齿(405);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向内的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按键(110)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11)中;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引导槽(113),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引导槽(113)为圆筒状;所述第二推杆(116)上还套设有可在第二通孔和第二引导槽(113)形成的空间中往复运动的第一限位柱(112),第一限位柱(112)为圆柱状,且第一限位柱(11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引导槽(113)的内径;第一限位柱(112)与所述第二引导槽(113)底部之间的第二推杆(116)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114);所述斜齿(405)设置在连杆(404)上方,斜齿(40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按压斜面,第二推杆(116)的延长线与第二按压斜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压斜面与所述第一按压斜面倾斜的方向相同,所述斜齿(405)与所述卡爪(408)分别设置在所述卡钩(30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莉萍邓慧廖无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