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12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涉及光学技术领域。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包括金属镜圈本体、耐磨层、滤光片放置层、聚光层和金属发黑异型垫片,所述耐磨层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滤光片放置层开设在金属镜圈本体的内部,所述聚光层设置在滤光片放置层的上部,所述滤光片放置层和所述聚光层构成滤光片放置腔,所述滤光片放置腔的中设置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的下端和金属镜圈本体接触,所述滤光片的上端和金属发黑异型垫片接触,同时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和金属镜圈本体上的卡槽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激发光和杂散光的影响,捕获高信噪比的荧光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为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滤光片一般安置在金属镜圈中。金属镜圈一般是铝制材料,经过阳极氧化发黑,用于固定滤光片,防止杂散光等。主要由金属底圈,平面垫片构成。这样设计的金属镜圈能够适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但是随着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种荧光检测设备所需要的激发和发射滤光片需求逐步放大。由于荧光信号非常微弱,比起LED、激光、卤素灯、氙灯等各种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弱几个数量级。因此亟需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以最大程度减少激发光和杂散光影响,捕获高信噪比的荧光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包括金属镜圈本体、耐磨层和滤光片放置层,还包括有聚光层和金属发黑异型垫片,所述耐磨层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滤光片放置层开设在金属镜圈本体的内部,所述聚光层设置在滤光片放置层的上部,且所述聚光层的半径大于滤光片放置层的半径,同时所述聚光层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的内部,所述滤光片放置层和所述聚光层构成滤光片放置腔;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穿透腔,所述第二穿透腔的周边为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周边设L型加固连接件;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中设置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的下端和所述滤光片放置层接触,所述滤光片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接触;所述L型加固连接件和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上部的耐磨层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上部的耐磨层设有固定金属发黑异型垫片的卡槽,所述L型加固连接件与耐磨层接触部分的边缘卡接到卡槽中。更进一步地讲,所述第二穿透腔和滤光片放置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且所述第二穿透腔的中心和滤光片放置腔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中心上。更进一步地讲,所述L型加固连接件与耐磨层之间设置有防腐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与L型加固连接件接触,所述防腐层与所述耐磨层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金属镜圈组件通过金属发黑异型垫片有效提高了荧光信号信噪比,从而可以防止光源传导过来的激发光和检测系统内部产生的杂散光对荧光信号的干扰,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激发光和杂散光的影响,捕获高信噪比的荧光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金属发黑异型垫片和金属镜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金属镜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发黑异型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对应部件名称:图中:1、金属镜圈本体;2、耐磨层;3、聚光层;4、滤光片放置层;5、金属发黑异型垫片;6、滤光片;7、卡槽;8、防腐层;9、防水层;51、第二穿透腔;52、第一连接件;53、L型加固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该金属镜圈组件包括金属镜圈本体1、滤光片放置层4、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耐磨层2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上下两端,滤光片放置层4设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内部,滤光片放置层4的上部设有聚光层3,聚光层3的半径大于滤光片放置层4的半径,也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内部,滤光片放置层4和聚光层3构成滤光片放置腔。滤光片放置腔上部的耐磨层2周边设有卡槽7。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穿透腔51,第二穿透腔51的周边为第一连接件52,第一连接件52的周边设有L型加固连接件53。滤光片放置腔中设置有滤光片6,滤光片6的下端和滤光片放置层4接触,滤光片6的上端和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的第一连接件52接触。L型加固连接件53与耐磨层2接触部分的边缘卡接到卡槽7,使得金属发黑异性垫片5与金属镜圈本体1固定连接。为防止腐蚀和潮湿,在L型加固连接件53与耐磨层2之间设置有防腐层8和吸水层9,吸水层9与L型加固连接件53接触,防腐层8与耐磨层2接触。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穿透腔51和滤光片放置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且第二穿透腔51的中心和滤光片放置腔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中心上。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包括金属镜圈本体(1)、耐磨层(2)和滤光片放置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聚光层(3)和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所述耐磨层(2)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滤光片放置层(4)开设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内部,所述聚光层(3)设置在滤光片放置层(4)的上部,且所述聚光层(3)的半径大于滤光片放置层(4)的半径,同时所述聚光层(3)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内部,所述滤光片放置层(4)和所述聚光层(3)构成滤光片放置腔;/n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穿透腔(51),所述第二穿透腔(51)的周边为第一连接件(52),所述第一连接件(52)的周边设有L型加固连接件(53);/n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中设置有滤光片(6),所述滤光片(6)的下端和所述滤光片放置层(4)接触,所述滤光片(6)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52)接触;/n所述L型加固连接件(53)和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上部的耐磨层(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防止滤光片漏光的金属镜圈组件,包括金属镜圈本体(1)、耐磨层(2)和滤光片放置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聚光层(3)和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所述耐磨层(2)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滤光片放置层(4)开设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内部,所述聚光层(3)设置在滤光片放置层(4)的上部,且所述聚光层(3)的半径大于滤光片放置层(4)的半径,同时所述聚光层(3)设置在金属镜圈本体(1)的内部,所述滤光片放置层(4)和所述聚光层(3)构成滤光片放置腔;
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金属发黑异型垫片(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穿透腔(51),所述第二穿透腔(51)的周边为第一连接件(52),所述第一连接件(52)的周边设有L型加固连接件(53);
所述滤光片放置腔中设置有滤光片(6),所述滤光片(6)的下端和所述滤光片放置层(4)接触,所述滤光片(6)的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仪博电光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