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93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它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换热管、风扇和整流板;所述机壳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状,且机壳的圆形筒壁内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风扇、整流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并分别设于机壳筒壁的两侧,所述整流板呈球面状且其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它采用机壳内空气的进口端设置整流板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换热管道存在各部位热交换不均衡的缺陷,利用整流板上的通气孔可对空气进行引导分流,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分散的从换热管道中均匀穿过,有利于大幅提升换热效率,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它广泛适用于制冷系统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
技术介绍
空调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器产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给人们提供凉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因此空调在家庭或工作场所得到大量广泛的应用;空调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毛细管等主要部件,并通过管道连接成一个整体;空调制冷作业时,蒸发器内的制冷剂一般为氟利昂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成为压力和温度均较低的蒸气,同时使室内空气的温度得到降低,随后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后,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均升高,接着输入空调冷凝器,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内通过放热给室外空气而冷凝成为压力较高的液体,然后通过毛细管的节流,制冷剂液体的压力和温度均降低,再进入蒸发器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工作,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目前主流的分体式空调的冷凝器一般设在室外,换热管道排布在室外的机壳内,风扇则从机壳的前方抽吸空气,这种方式可使空气能快速从中心位置的换热管道中穿过,而从边缘位置的换热管道中穿过的空气不多,造成换热管道的各部位热交换不均衡,影响整体的换热效率,导致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它采用机壳内空气的进口端设置整流板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换热管道存在各部位热交换不均衡的缺陷,利用整流板上的通气孔可对空气进行引导分流,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分散的从换热管道中均匀穿过,有利于大幅提升换热效率,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调冷凝器,它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换热管、风扇和整流板;所述机壳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状,且机壳的圆形筒壁内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风扇、整流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并分别设于机壳筒壁的两侧,所述整流板呈球面状且其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换热管呈盘状环绕或蛇形环绕在机壳的筒壁内。所述换热管为铜管或铝管。所述整流板的外球面朝向换热管一端。所述若干通气孔均匀分布在整流板的球状表面上。所述机壳上位于风扇的外侧一端设有防护罩。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Ⅰ)本技术采用机壳内空气的进口端设置整流板,利用整流板上的通气孔可对空气进行引导分流,使得空气能够均匀的从换热管道中分散穿过,保障换热管道的各部位能均衡的进行热交换,有利于大幅提升设备的整体换热效率,节约能耗,从而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Ⅱ)本技术采用呈球面状结构的整流板,利用球面结构可增大通气孔的截面积,从而增大了空气的流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同时利用球面结构,可使空气能均匀从球面中心和边缘上的通气孔分散排出,能保障空气与换热管道各部位均能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保障换热管道各部位热交换的均衡性,实现整体提升换热效率;(Ⅲ)本技术采用机壳的空气进口端设有风扇,能加快室外的空气流向换热管道,有利于提升空气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Ⅳ)本技术采用机壳内空气的进口端设置整流板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换热管道存在各部位热交换不均衡的缺陷,利用整流板上的通气孔可对空气进行引导分流,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分散的从换热管道中均匀穿过,有利于大幅提升换热效率,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广泛适用于制冷系统配套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换热管,21-制冷剂入口,22-制冷剂出口,3-风扇,4-整流板,41-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冷凝器,它包括机壳1,以及设于机壳1内的换热管2、风扇3和整流板4;所述机壳1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状,且机壳1的圆形筒壁内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风扇3、整流板4和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包括制冷剂入口21和制冷剂出口22并分别设于机壳1筒壁的两侧,所述整流板4呈球面状且其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41。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中换热管2呈盘状环绕或蛇形环绕在机壳1的筒壁内,通过采用盘状或蛇形环绕的方式,可增大换热管2与空气的接触换热面积,从而大幅提升了换热效率,有利于节省能源损耗,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经济实用;所述换热管2为铜管或铝管,由于铜材和铝材的导热系数高,热交换效率优于不锈钢或其它钢材,故选用铜管或铝管;所述机壳1上位于风扇3的外侧一端设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可避免风扇运转时发生伤害事故,保障设备操作安全;所述若干通气孔41均匀分布在整流板4的球状表面上,可保障机壳1进口的空气能均匀分流从换热管2中穿过,有利于进一步保障设备的整体换热效果;所述整流板4的外球面朝向换热管2一端,当空气经风扇从机壳1的进口端抽吸流动至整流板4时空气流动受阻,此时一部分空气从整流板4中心的通气孔41排出,另一部分空气则沿着整流板4的内球面向边缘分散,并从球面上的通气孔41中分流排出,因此采用整流板4的外球面朝向换热管2,可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均匀的从换热管道中分散穿过;反之,假如整流板4的内球面朝向换热管2,则当空气沿着整流板4的外球面向边缘分散,并从球面上的通气孔41中分流排出时,由于空气穿过整流板4后,受到整流板4内球面的影响,可使边缘通气孔处排出的空气仍会向中心聚集,造成换热管道的各部位仍会存在热交换不均衡的现象;所述机壳1为圆形筒状,且机壳筒壁内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风扇3、整流板4和换热管2,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能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工作时,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室外的空气从进口端通过风扇抽吸进入机壳内,经球面状整流板上的通气孔进行引导分流后,空气均匀从换热管中分散穿过,同时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空气将热能带走并从机壳出口端排出,而换热管中的制冷剂蒸汽散热后转化为液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并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以及设于机壳(1)内的换热管(2)、风扇(3)和整流板(4);所述机壳(1)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状,且机壳(1)的圆形筒壁内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风扇(3)、整流板(4)和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包括制冷剂入口(21)和制冷剂出口(22)并分别设于机壳(1)筒壁的两侧,所述整流板(4)呈球面状且其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以及设于机壳(1)内的换热管(2)、风扇(3)和整流板(4);所述机壳(1)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状,且机壳(1)的圆形筒壁内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进口端至出口端依次设置风扇(3)、整流板(4)和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包括制冷剂入口(21)和制冷剂出口(22)并分别设于机壳(1)筒壁的两侧,所述整流板(4)呈球面状且其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呈盘状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为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湘君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