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83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属于地下管道修复技术领域,衬管的截面由若干段凸圆弧和凹圆弧光滑连接构成,凸圆弧与凹圆弧连接呈梅花瓣状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衬管截面呈梅花瓣状结构,其轮廓外径与传统的圆衬管外径相比得到了缩小,使衬管外径与被修复的管道内径保持较大的间隙,这样极大降低了牵引力,有效消除了由于过大的牵引力而造成衬管损坏的隐患,使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修复衬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修复
,涉及一种管道衬管,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减少修复过程中的牵引阻力、提高修复效率的地下管道修复衬管。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道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特别是输送类管道,如自来水管道、供暖管道等类型管道都具有一定压力,这些管道因施工问题或因年久失修造成破损而产生泄漏失效,如果重新铺设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且给施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出行、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采用在原破损管道内衬尼龙或不锈钢圆衬管,采用了这种方法后不再需要开挖,而且原管道又重新得到利用。由于原管道的再次利用,衬管得到加强,这样既达到修补原损坏管道的目的,又保证了衬管耐压强度,又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但是由于地下管道每段一般都在300米左右,随着圆衬管在牵引设备牵引作用下逐步进入被修复管道,其牵引阻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原管道存在弯道时,其牵引阻力将随原管道曲率变化将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增加。过大的牵引力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严重时可造成圆衬管焊缝撕裂,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减少牵引阻力,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衬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管道修复过程中牵引阻力大,牵引阻力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造成衬管焊缝撕裂,修复效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可减少修复过程中的牵引阻力,可减少牵引力造成的衬管损坏,可提高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包括地下填埋层,设置在地下填埋层内的地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的内部设有衬管,所述衬管的截面由若干段凸圆弧和凹圆弧光滑连接构成,所述凸圆弧与凹圆弧连接呈梅花瓣状整体结构,所述每段凸圆弧的外轮廓与所述地下管道的内轮廓形成间隙配合,所述衬管的两端密封固定设有堵头,其中一侧堵头的中心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有充压接头,堵头的底部设有排压孔,所述排压孔内连接设有密封塞。所述凸圆弧与凹圆弧的弧长、弧度均相同,凸圆弧与凹圆弧的数量均不少于8个。所述堵头与衬管通过胶接或焊接形成密封固定。所述排压孔为螺纹孔,密封塞为螺纹塞,螺纹塞与排压孔旋接。所述中心孔为螺纹孔,充压接头为外螺纹管,外螺纹管的一端与中心孔旋接,外螺纹管外部设有与堵头形成防松连接的紧固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修复衬管,衬管的截面由若干段凸圆弧和凹圆弧光滑连接构成,凸圆弧与凹圆弧连接呈梅花瓣状整体结构,本技术衬管截面呈梅花瓣状结构,其轮廓外径与传统的圆衬管外径相比得到了缩小,使衬管外径与被修复的管道内径保持较大的间隙,这样极大降低了牵引力,有效消除了由于过大的牵引力而造成衬管损坏的隐患,使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面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衬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衬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地下填埋层1、地下管道2、衬管3、凸圆弧3-1、凹圆弧3-2、堵头4、中心孔5、排压孔6、地面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包括地下填埋层1,设置在地下填埋层1内的地下管道2,地下管道2的内部设有衬管3,衬管3的截面由若干段凸圆弧3-1和凹圆弧3-2光滑连接构成,凸圆弧3-1与凹圆弧3-2连接呈梅花瓣状整体结构,每段凸圆弧3-1的外轮廓与地下管道2的内轮廓形成间隙配合,衬管3的两端密封固定设有堵头4,其中一侧堵头4的中心设有中心孔5,中心孔5内设有充压接头,堵头4的底部设有排压孔6,排压孔6内连接设有密封塞。如图1-4所示,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凸圆弧3-1与凹圆弧3-2的弧长、弧度均相同,凸圆弧3-1与凹圆弧3-2的数量均不少于8个;堵头4与衬管3通过胶接或焊接形成密封固定;排压孔6为螺纹孔,密封塞为螺纹塞,螺纹塞与排压孔6旋接;中心孔5为螺纹孔,充压接头为外螺纹管,外螺纹管的一端与中心孔5旋接,外螺纹管外部设有与堵头4形成防松连接的紧固螺母。如图1-4所示,一种管道修复衬管的使用方法如下:将衬管3经牵引设备安装于原旧地下管道2中,在梅花状衬管3两端分别各安装一只用于密封的堵头4,在其中一只堵头4上安装有注高压气体或高压水接头5,以及排气或排水螺塞6,当梅花状衬管3安装完毕,通过注高压气体或高压水接头5向梅花状衬管3注入高压气体或高压水,梅花状衬管在高压气体或高压水的作用下逐步展开直至紧贴原旧地下管道2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包括地下填埋层(1),设置在地下填埋层(1)内的地下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2)的内部设有衬管(3),所述衬管(3)的截面由若干段凸圆弧(3-1)和凹圆弧(3-2)光滑连接构成,所述凸圆弧(3-1)与凹圆弧(3-2)连接呈梅花瓣状整体结构,所述每段凸圆弧(3-1)的外轮廓与所述地下管道(2)的内轮廓形成间隙配合,所述衬管(3)的两端密封固定设有堵头(4),其中一侧堵头(4)的中心设有中心孔(5),中心孔(5)内设有充压接头,堵头(4)的底部设有排压孔(6),所述排压孔(6)内连接设有密封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包括地下填埋层(1),设置在地下填埋层(1)内的地下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2)的内部设有衬管(3),所述衬管(3)的截面由若干段凸圆弧(3-1)和凹圆弧(3-2)光滑连接构成,所述凸圆弧(3-1)与凹圆弧(3-2)连接呈梅花瓣状整体结构,所述每段凸圆弧(3-1)的外轮廓与所述地下管道(2)的内轮廓形成间隙配合,所述衬管(3)的两端密封固定设有堵头(4),其中一侧堵头(4)的中心设有中心孔(5),中心孔(5)内设有充压接头,堵头(4)的底部设有排压孔(6),所述排压孔(6)内连接设有密封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衬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少兵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巨业耐磨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