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79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包括阀芯,相应的阀控装置,所述阀控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架上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传动联杆和操纵转臂,所述转轴设有一变位装置,所述操纵转臂包括平衡控制器,所述平衡控制器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变位装置的平衡杆,连接于该平衡杆一端的重力块,以及连接于所述平衡杆另一端的拉拽装置。该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结构特别简单、合理,操作特别简单、方便、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熔炼浇铸中,由于金属熔化液的高温,现有的熔炼液输出装置,其排放口的大小与浇铸量、保温节能与热扩散损失、排放的可控性与流畅稳定性、以及密封性能与堵塞结渣等矛盾无法兼顾,问题突出。而对于熔炼液的排放控制,若采用封闭输送和控制,现有的高温控制阀很难满足控制要求,金属液体容易结渣造成局部卡死堵死使得阀门无法正常工作,而且阀门的可动密封非常困难,使用寿命极短。采用开放式输送和控制,则不仅操作环境非常恶劣,自动控制相关装置也无法保持稳定运行,尤其是无论手动或自动控制,都存在相当的安全问题。当相关装置的结构存在问题是,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再者,有些熔炼炉,因考虑排放控制的密封难度问题,通常会将排放口和相应的排放阀做得比较短、比较小,这样,相应部位炉壁就比较薄,造成运行的热损比较大,而且浇铸相对耗时,在需要倒换熔炼炉时,其排液耗时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该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结构特别简单、合理,操作特别简单、方便、安全。本技术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阀芯,相应的阀控装置,所述阀控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架上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传动联杆和操纵转臂,所述转轴设有一变位装置,所述操纵转臂包括平衡控制器,所述平衡控制器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变位装置的平衡杆,连接于该平衡杆一端的重力块,以及连接于所述平衡杆另一端的拉拽装置。所述拉拽装置包括操纵拉条。本技术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制作和使用特别简单、成本低,尤其是其熔炼液排放无飞溅,操作特别安全,实用性很强,而且,其更换、维护、维修也特别简单、方便,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锥形阀芯与锥形排放口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阀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锥形阀芯开启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阀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阀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阀控装置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包括开设于熔炼炉炉体相应一侧壁1的闭环式的排放口,其排放口包括锥形排放口2,阀芯和阀控装置等。其阀芯包括锥形阀芯。锥形排放口内腔设置有凸出于该锥形排放口内周壁面的环形孔板4,环形孔板的内径气密性对应于锥形阀芯的相应外径,锥形排放口在关闭状态时,锥形阀芯5位于锥形排放口内,环形孔板4的内周壁棱角边或角部与锥形阀芯5相应部位的外周壁形成气密性连接。使环形孔板与锥形阀芯形成线、面密封6。锥形阀芯5其余部位与锥形排放口形成非气密性连接,可为形成轻接触或小间隙式连接。环形孔板4的内周壁可设置呈刀刃式或边角式,也可以为圆角边,其以局部弧形面与锥形阀芯形成面与边带式密封连接。其环形孔板可以由石墨或相关耐火材料浇筑制作成型后嵌入熔体侧壁,或与熔体侧壁制作浇筑为一体。其锥形阀芯可由石墨、石棉等材料制作。其在保持关闭保温隔热性能效果的基础上,具有非常好的关闭特性和关闭密封性能,即关即断流,没有延迟和残流。锥形排放口的靠环形孔板内侧(入口侧)因其为处于炉内熔炼金属熔化液,而靠环形孔板外侧(出口侧)因锥形阀芯呈圆锥形并向下倾斜,因此,可长期始终保持通畅、正常稳定运行。由于不存在关闭时的密封困难问题,因此锥形阀芯及其锥形排放口可做得相对更长和更大。满足大流量或大工件排放浇铸,缩短和减小熔炼炉的熔炼液的排放和/或排尽耗时。进而相对提高了熔炼炉的熔炼浇铸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相对降低了生产成本。其锥形排放口设有一防溅装置,防溅装置包括开设于锥形排放口2的出口一端的圆形扩径引导收容凹槽3,圆形扩径引导收容凹槽自内往外向下倾斜呈倾斜形。在锥形阀芯逆流推进锥形排放口内的整个过程中,熔炼液流束经锥形阀芯周壁面折射向外散乱飞溅的金属液,将被圆形扩径引导收容凹槽的向下倾斜壁面引导收集形成向下束流导入流槽12,有效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有效避免安全事故。锥形排放口的靠环形孔板入口侧处的周壁面的垂足部位开设有一条与炉腔连接的环流回路孔9。其利用炉内熔化液的热流波动对锥形排放口的环形孔板内侧形成环流回路。其可以更进一步确保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锥形阀芯5的对应于环形孔板靠出口侧处的周壁面,设有环形辅助快泄槽8。其可以使锥形排放口的靠环形孔板出口侧在锥形阀芯关闭即排尽无残留,其效果特别,其可进一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锥形阀芯的与锥形排放口的入口端周壁面设置呈弧形或斜面导流面7。其锥形阀芯为一防溅式锥形阀芯,其防溅式锥形阀芯包括一防溅装置,防溅装置包括设置于锥形阀芯的阀杆一端的环形反射集流槽10,以及设置于该环形反射集流槽靠外侧的环形屏蔽挡体11,环形反射集流槽和环形屏蔽挡体分别由绕锥形阀芯的周壁面的弧形凹陷部和弧形凸起部构成,环形屏蔽挡体直径大于排放口和锥形阀芯大头端直径、或者接近圆形扩径引导收容凹槽的直径。其既有利于排放口的保温隔热,也具有更好的防溅功能作用,进一步杜绝熔炼液飞溅的安全事故。圆形扩径引导收容凹槽3与输出锥形排放口出口端结合部设置呈锥形面3a。其获得更好的防溅效果。如图2-3所示。其相应的阀控装置通过支架21悬挂式对应设置于相应流槽的上方。其操控机构包括连接于锥形阀芯5的传动联杆17,以及相应的操纵转臂等。传动联杆17的一端位于支架的开口槽13内呈上下方向设置,操纵转臂位于支架相应一侧外侧。传动联杆17的一端固定于转轴14,传动联杆和操纵转臂通过转轴14旋转式连接于支架21。传动联杆下部与锥形阀芯5的阀杆16之间设有自调整定位耦合装置。转轴14设有一变位装置15,变位装置15由转轴主体部相应一端延长至流槽的外侧的延伸段构成,其操纵转臂包括平衡控制器,平衡控制器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轴14的变位装置15端部的平衡杆30,连接于该平衡杆30的锥形阀芯开启方向一端的重力块31,以及连接于平衡杆另一端的拉拽装置。拉拽装置包括其上端铰接于平衡杆另一端的拉拽条22,连接于拉拽条22下端的拉环23,以及设置于位于流槽和锥形排放口下部相应位置的固定体30上的、与拉环对应的一行程定位挂接栓25。行程定位挂接栓25的设置高度位置为锥形阀芯开启后的稳定状态对应的位置。固定体30可以设置于低于流槽的相应位置或地面,通常熔炼炉锥形排放口位于地面1.5m左右。其自由限位开放槽29的顶壁设置呈自内往外向下倾斜的倾斜壁面,自由限位开放槽靠外侧小槽口与阀杆16小间隙配合。阀杆的靠传动联杆的外侧一端设有自重平衡体,进而使锥形阀芯运行过程中,始终与锥形排放口自平衡对应。运行时,通过拉环下拉或放松拉拽条,并使拉环对应挂接于行程定位挂接栓,由该一个行程定位挂接栓定位拉拽条于相应位置,即为锥形阀芯处于开启且状态相应稳定的位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包括阀芯,相应的阀控装置,所述阀控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架上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传动联杆和操纵转臂,所述转轴设有一变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纵转臂包括平衡控制器,所述平衡控制器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变位装置的平衡杆,连接于该平衡杆一端的重力块,以及连接于所述平衡杆另一端的拉拽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铝炉变位操作装置,包括阀芯,相应的阀控装置,所述阀控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支架上的转轴,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传动联杆和操纵转臂,所述转轴设有一变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纵转臂包括平衡控制器,所述平衡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曙雄刁晓华熊曙华陈敬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宏成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