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绪保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72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包括U型车身、滚轮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所述U型车身底部设有支撑单体式锚杆机底部的挡板,所述U型车身两侧各设有一主臂档杆,所述每一主臂档杆设有一用于固定住锚杆机的旋转锁臂;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实心主轴和两个重型聚氨酯轮,两个重型聚氨酯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实心主轴的两端,所述实心主轴设于U型车身下部,实现滚动搬运整个装置;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杆和伸缩杆,所述支杆为爬梯状,其顶端铰链于U型车身上部,所述伸缩杆一端铰链于所述支杆下部,另一端通过折叠连接件与U型车身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用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锚杆机的运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
技术介绍
软岩巷道是煤矿巷道的一种主要类型,此类巷道支护难度很大。软岩巷道煤层顶部的岩层胶结性非常弱,一旦遇水,很容易出现膨胀,周围的围岩也不够坚固,巷道容易受风化作用影响,产生崩解等。在软岩巷道中,煤层厚度在5m左右,由于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受节理发育的限制性比较强,所以煤层的抗压能力非常弱。很多煤层顶部以及底板的岩层都是砂质类的岩层,岩层松散破碎,抗压强度很低,一旦遇水就会发生膨胀。在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时,经常使用树脂全长预应力锚固技术,使巷道的表面呈现出垂直的状态。在支护过程中使用金属网和钢筋网,这样能够防止软岩巷道变形,防止巷道的围岩出现膨胀,保证围岩的整体性与安全性。还能够使锚杆的强度和预应力大大提高,防止岩层出现变形或者拉伸状况,提高锚杆的支护效果。在软岩巷道中使用锚杆支护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巷道的围岩变形程度,加强巷道的坚固性,保障巷道的安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巷道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车身、滚轮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所述U型车身底部设有支撑单体式锚杆机底部的挡板,所述U型车身两侧各设有一主臂档杆,所述每一主臂档杆设有一用于固定住锚杆机的旋转锁臂;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实心主轴和两个重型聚氨酯轮,两个重型聚氨酯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实心主轴的两端,所述实心主轴设于U型车身下部,实现滚动搬运整个装置;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杆和伸缩杆,所述支杆为爬梯状,其顶端铰链于U型车身上部,所述伸缩杆一端铰链于所述支杆下部,另一端通过折叠连接件与U型车身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车身、滚轮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所述U型车身底部设有支撑单体式锚杆机底部的挡板,所述U型车身两侧各设有一主臂档杆,所述每一主臂档杆设有一用于固定住锚杆机的旋转锁臂;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实心主轴和两个重型聚氨酯轮,两个重型聚氨酯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实心主轴的两端,所述实心主轴设于U型车身下部,实现滚动搬运整个装置;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杆和伸缩杆,所述支杆为爬梯状,其顶端铰链于U型车身上部,所述伸缩杆一端铰链于所述支杆下部,另一端通过折叠连接件与U型车身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底端设有两个灰胶刹车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单体式锚杆机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下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将支架挂扣于主臂档杆上。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绪保
申请(专利权)人:朱绪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