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振国专利>正文

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4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属于楼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支撑架、副支撑架、踏板、下缓台和下折叠梯,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上铰接安装有多个踏板,主支撑架固定在固定端上,下缓台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上,下缓台的另一端与副支撑架铰接安装,下缓台的下端面铰接安装有下折叠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通过折叠方式即可实现梯子的打开和关闭,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墙折叠楼梯
本技术涉及一具有缓台的折叠楼梯,属于楼梯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公知许多现有的普通楼梯,很牢固,但是占用空间大,现场制作安装的时间长。移动式折叠梯,很轻便,但采用人字形打开方式使用时容易侧翻,长时间承重时受力关节容易松动,稳定性差。顶部固定式折叠梯,因安装固定点在梯子顶部,所以只可以节省下层空间,在收起后梯子全部堆积在上层,阻碍上层空间流动性,对于上层空间占据很大。分体式组合楼梯,拆分后体积小,但每次使用时安装特别费时、费力。因此,为了节约空间,特别需要一款可以几乎不占用立体空间的多功能折叠楼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包括主支撑架、副支撑架、踏板、下缓台和下折叠梯,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上铰接安装有多个踏板,主支撑架固定在固定端上,下缓台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上,下缓台的另一端与副支撑架铰接安装,下缓台的下端面铰接安装有下折叠梯。优选的:还包括上缓台,上缓台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上,上缓台的另一端铰接在副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架和副支撑架均包括支撑梁和安装在支撑梁下端的多个支撑凸起部,所述踏板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凸起部上。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踏板上,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主支撑架上。优选的:下缓台的上端面安装有铰接座,下缓台通过铰接座与副支撑架铰接安装。优选的:还包括下缓台安装座,下缓台安装座安装在固定端上,下缓台通过合页与下缓台安装座建立铰接安装。优选的:还包括上缓台安装座,上缓台安装座安装在固定端上,上缓台通过合页与上缓台安装座建立铰接安装。优选的:所述下折叠梯包括支腿、第一下踏板、第二下踏板、连接杆和导向杆,支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腿平行设置,两个支腿铰接安装在下缓台的底端面,第一下踏板和第二下踏板通过转轴铰接在两个支腿的内侧,第一下踏板和第二下踏板的另一端均具有导向销轴,导向杆上加工有导向滑槽,导向杆的一端铰接在下缓台的底端面,第一下踏板的导向销轴滑动安装在导向杆的导向滑槽内,连接杆通过导向销轴连接第一下踏板和第二下踏板。优选的:还包括支撑腿和导向座,所述支撑腿的一端通过铰接安装座安装在上缓台的底端面,导向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端上,导向座上加工有长槽孔,支撑腿的另一端通过滑杆滑动安装在长槽孔内。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和导向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腿和两个导向座平行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组装灵活,通过折叠方式即可实现梯子的打开和关闭,节省空间;2.本技术采用侧方折叠方式实现梯子的折叠,并在梯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缓台,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增设的缓台也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3.本技术的上、下缓台能够与梯子同步折叠,在展开梯子的同时,上、下缓台也随即打开,进而形成“集成90度转角上下缓台的贴墙折叠楼梯”;4.本技术的支撑杆起到辅助支撑,在支撑杆的作用下,折叠梯具有一个缓冲力,也具有一个支撑力,缓冲折叠梯打开的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加梯子的承载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贴墙折叠楼梯的立体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副支撑架的立体图;图4是下缓台和下折叠梯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上缓台和支撑腿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一种贴墙折叠楼梯的折叠状态立体图;图7是一种贴墙折叠楼梯的折叠状态主视图;图8是一种贴墙折叠楼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支撑架,2-副支撑架,3-踏板,4-下缓台,5-下折叠梯,6-固定端,7-上缓台,8-支撑梁,9-支撑凸起部,10-支撑杆,11-铰接座,12-下缓台安装座,13-合页,14-上缓台安装座,15-支腿,16-第一下踏板,17-第二下踏板,18-连接杆,19-导向杆,20-导向销轴,21-导向滑槽,22-导向座,23-铰接安装座,24-长槽孔,25-支撑腿,26-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本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包括主支撑架1、副支撑架2、踏板3、下缓台4和下折叠梯5,主支撑架1和副支撑架2上铰接安装有多个踏板3,主支撑架1固定在固定端6上,下缓台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6上,下缓台4的另一端与副支撑架2铰接安装,下缓台4的下端面铰接安装有下折叠梯5。本实施方式阐述的固定端6为墙体、可移动设备或需要安装折叠梯的固定面,其作用是对梯子进行固定;以墙体为例,需要安装梯子时,将主支撑架1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其中踏板3为长方形脚踏板,踏板3的两侧通过转轴分别铰接在主支撑架1和副支撑架2上,副支撑架2为活动支架,拉动副支撑架2,副支撑架2带动踏板3展开/折叠,其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其折叠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在副支撑架2的底端还铰接有下缓台4,下缓台4铰接安装在墙体上,这样拉动副支撑架2,副支撑架2带动下缓台4展开,下缓台4与墙体呈垂直状态,同时,拉动下缓台4下端面铰接的下折叠梯5,下折叠梯5支撑下缓台4,人员踩踏下缓台4,然后行走到折叠楼梯上,在下缓台4的作用下,提高了折叠楼梯登乘的平稳性,提高了用户使用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2、图5-8,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一,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还包括上缓台7,上缓台7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6上,上缓台7的另一端铰接在副支撑架2上。上缓台7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6上,上缓台7又与副支撑架2铰接安装,其铰接安装方式可以采用销轴直接建立铰接,也可以通过铰接座实现铰接安装,同样也可以采用安装板和轴配合方式实现安装,例如附图2中,在副支撑架2顶端焊接有一块方板,通过轴将方板和上缓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包括主支撑架(1)、副支撑架(2)、踏板(3)、下缓台(4)和下折叠梯(5),主支撑架(1)和副支撑架(2)上铰接安装有多个踏板(3),主支撑架(1)固定在固定端(6)上,其特征在于:下缓台(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6)上,下缓台(4)的另一端与副支撑架(2)铰接安装,下缓台(4)的下端面铰接安装有下折叠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包括主支撑架(1)、副支撑架(2)、踏板(3)、下缓台(4)和下折叠梯(5),主支撑架(1)和副支撑架(2)上铰接安装有多个踏板(3),主支撑架(1)固定在固定端(6)上,其特征在于:下缓台(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6)上,下缓台(4)的另一端与副支撑架(2)铰接安装,下缓台(4)的下端面铰接安装有下折叠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缓台(7),上缓台(7)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端(6)上,上缓台(7)的另一端铰接在副支撑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1)和副支撑架(2)均包括支撑梁(8)和安装在支撑梁(8)下端的多个支撑凸起部(9),所述踏板(3)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凸起部(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一端铰接在踏板(3)上,支撑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主支撑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下缓台(4)的上端面安装有铰接座(11),下缓台(4)通过铰接座(11)与副支撑架(2)铰接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贴墙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缓台安装座(12),下缓台安装座(12)安装在固定端(6)上,下缓台(4)通过合页(13)与下缓台安装座(12)建立铰接安装。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魏振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