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楼梯及隐藏式救援通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3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楼梯及隐藏式救援通道结构;其中该折叠楼梯包括:两折叠段,每个折叠段均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爬行单元,每个爬行单元均包括升降部和与升降部连接的脚踏部,相邻两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与升降部连接或脚踏部与升降部连接;折叠机构,位于两折叠段之间,包括铰链,铰链的一端与其中一折叠段固定,另一端与另一折叠段固定连接;锁止机构,包括彼此配合的第一锁止结构和第二锁止结构,第一锁止结构安装在其中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第二锁止结构安装在另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本方案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占用空间,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楼梯及隐藏式救援通道结构
本申请涉及救援逃生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楼梯及隐藏式救援通道。
技术介绍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高楼林立,火灾无疑是最大的危害之一,在火灾中致使伤亡的原因在于人们在慌乱中不知道如何逃生之路而盲目选择所致。简单快捷的逃生设备可以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逃离到安全的地方。其中,典型的高楼逃生设备有逃生梯、逃生索等;其中固定逃生梯是最常见的逃生梯,使用时需要将逃生梯依托于室内的窗台或其他建筑进行固定,当发生火灾时可以利用逃生梯从高楼行至地面;逃生索设备主要利用缓降器收放绳索以载人从高楼逃离;此外还有逃生槽、逃生楼梯等庞大的逃生装置。目前,旧楼加装电梯是一种有利于解决广大老年人出行难及居家养老问题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方法,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工程落实。老旧小区在设计之初大多没有考虑加装电梯方案以及应急安全通道设置处。但在当今加装电梯越来越受人们所青睐的同时,当楼道一侧无法加装电梯时,应急安全通道的设置也成为许多设计师的难处。因此,设计一个简单、实用、时尚、精致、占用空间少的应急安全通道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上述逃生梯和逃生索及固着式逃生装置对于上述旧式民宅建筑适用性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固定式逃生梯需要安装在外墙面,长期经受风吹雨淋,使用寿命难于保证,此外在使用高度上也受制于设备所占空间。2、逃生索设备的下降速度不能随意控制,且结构的精简性和可靠性难以控制。3、逃生槽、逃生楼梯等固着逃生装置可靠性较高,但结构庞大,造价高、自重大、耗材多、占用空间大,影响采光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减小占用空间且降低成本,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楼梯,采用如以的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楼梯,包括:两折叠段,每个折叠段均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爬行单元,每个爬行单元均包括升降部和与所述升降部连接的脚踏部,相邻两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与升降部连接或脚踏部与升降部连接;折叠机构,位于两折叠段之间,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与其中一折叠段固定,另一端与另一折叠段固定连接;锁止机构,包括彼此配合的第一锁止结构和第二锁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安装在其中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止结构安装在另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独使用时可在一个折叠段远离折叠机构的一端设置安装结构,使用时,需要将安装结构挂在安全通道、阳台或窗台上,打开锁止机构使得第一锁止结构与第二锁止结构脱离,另一折叠段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铰链向下旋转并展开,使用者双手可抓住两侧的升降部脚踩在脚踏板上一级一级自上而下逐层向下逃离火灾现场。不用时可将两折叠段折叠在一体并操作锁止机构使得第一锁止结构与第二锁止结构配合,折叠在一起后相对于使用时的展开状态,长度上减少了一般,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占用空间,并降低了成本。不用时可放置或悬挂在隐蔽的位置。优选地,相邻两脚踏部之间通过伸缩机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机构在使用时处于伸展状态,拉开两脚踏板;在收容状态下脚踏板紧凑合在一起,使得折叠楼梯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缩小。作为伸缩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一,所述升降部包括两立架,所述脚踏部横向安装在两立架之间;相邻两爬行单元的立架之间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可折叠桁架,每个可折叠桁架由多个剪叉式单元首尾铰接形成;多个爬行单元的脚踏部间隔布置在两可折叠桁架之间,并分别安装在可折叠桁架的两剪叉式单元的铰接处;剪叉式单元形成所述立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叉式单元结构简单,收容后占用空间小,能够快速在展开状态与收容状态之间进行自由切换,且在上述过程中不易与脚踏部之间产生干涉;结构稳定,安全性能高。作为伸缩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二,相邻两爬行单元的脚踏部与升降部之间铰接;每个所述爬行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定升降部与脚踏部之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容状态下,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使得每个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与脚踏部折叠在一起,相邻的爬行单元之间通过铰接轴自由叠置;展开状态下,可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使得每个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与脚踏部之间转动至90°左右,形成稳定的台阶,相邻的爬行单元之间通过交接轴自由舒展。快速实现舒展与收容状态的切换。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外圈,安装在一爬行单元的脚踏部上,包括两径向臂和位于两径向臂之间的弧形圈体,所述弧形圈体位于径向臂远离圆心的一端且具有内接触面,两径向臂远离圈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升降部固定连接;第一内轮,呈半圆形,靠近圆心的一端传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外圈的两径向臂之间,具有与所述弧形圈体的内接触面滑动配合的外接触面;其中位于两端的部分具有止退面以限定所述第一外圈的转动角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安装在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上;第一外圈安装在脚踏部上。在展开状态下,脚踏部相对于转轴转动时,第一外圈在第一内轮周侧面即外接触面上自上而下滑动,滑动至最下端时通过下端的止退面阻止其继续转动;在收容状态下,脚踏部相对于转轴转动时,第一外圈在第一内轮上自下而上滑动,滑动至最上端时通过上端的止退面阻止其继续滑动;上下两端的止退面之间的夹角根据第一预设角度设置,这里可设置为90°。优选地,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两折叠段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的第二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第二限位机构将两折叠段的转动角度限定在0-180°之间,一方面减小操作空间,以适应于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另一方面,防止折叠段在重力作用下旋转角度太大由于惯性反复摆动致使周围的物品或人受伤。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外圈,包括两径向臂和位于两径向臂之间的弧形圈体,所述弧形圈体位于径向臂远离圆心的一端且具有内接触面;两径向臂远离圈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所述铰链的销轴上;第二内轮,呈半圆形,靠近圆心的一端传动连接在所述铰链的销轴上,并位于所述外齿圈的两径向臂之间,具有与所述弧形圈体的内接触面滑动配合的外接触面;其中位于两端的部分具有止退面以限定所述第二外圈的转动角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的销轴与其中一个安装端固定连接,该安装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折叠段的升降部上;铰链的销轴与另一个安装端转动连接,该安装端与第二外圈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并与另一折叠段的升降部固定连接。在展开状态下,另一折叠段相对于铰链的销轴转动时,第二外圈在第二内轮的周侧面即外接触面上自上而下滑动,滑动至最下端时通过下端的止退面阻止其继续转动;在收容状态下,另一折叠段相对于铰链的销轴转动时,第二外圈在第二内轮上自下而上滑动,滑动至最上端时通过上端的止退面阻止其继续转动;上下两端的止退面之间的夹角根据第一预设角度设置,这里可设置为18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隐藏式救援通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救援通道结构,包括:开口框架,包括围设成一贯通开口的框体,用于安装在楼板预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折叠段,每个折叠段均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爬行单元,每个爬行单元均包括升降部和与所述升降部连接的脚踏部,相邻两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与升降部连接或脚踏部与升降部连接;/n折叠机构,位于两折叠段之间,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与其中一折叠段固定,另一端与另一折叠段固定连接;/n锁止机构,包括彼此配合的第一锁止结构和第二锁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安装在其中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止结构安装在另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折叠段,每个折叠段均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爬行单元,每个爬行单元均包括升降部和与所述升降部连接的脚踏部,相邻两爬行单元的升降部与升降部连接或脚踏部与升降部连接;
折叠机构,位于两折叠段之间,包括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与其中一折叠段固定,另一端与另一折叠段固定连接;
锁止机构,包括彼此配合的第一锁止结构和第二锁止结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安装在其中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止结构安装在另一折叠段远离铰链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脚踏部之间通过伸缩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两立架,所述脚踏部横向安装在两立架之间;相邻两爬行单元的立架之间连接;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可折叠桁架,每个可折叠桁架由多个剪叉式单元首尾铰接形成;
多个爬行单元的脚踏部间隔布置在两可折叠桁架之间,并分别安装在可折叠桁架的两剪叉式单元的铰接处;
剪叉式单元形成所述立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爬行单元的脚踏部与升降部之间铰接;
每个所述爬行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定升降部与脚踏部之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
第一外圈,安装在一爬行单元的脚踏部上,包括两径向臂和位于两径向臂之间的弧形圈体,所述弧形圈体位于径向臂远离圆心的一端且具有内接触面,两径向臂远离圈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升降部固定连接;
第一内轮,呈半圆形,靠近圆心的一端传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外圈的两径向臂之间,具有与所述弧形圈体的内接触面滑动配合的外接触面;其中位于两端的部分具有止退面以限定所述第一外圈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两折叠段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的第二限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哲宇马瑞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美登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