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3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包括板材,板材的上端自后至前依次开凿有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和第三填充层,板材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块,板材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有连接块,板材的下端开凿有卡槽,卡槽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卡块,板材的前端开凿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前端贯穿至板材的前侧,滑块的后端与卡块固定连接,板材的前端开凿有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贯穿至板材的后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的工作效率低,防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既可以防止液体渗漏,也可以预防气体挥发,在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广泛运用,防水板主要功能是防止液体的渗漏和气体的挥发,防水板在岩石工程中的作用主要为防渗和隔离,但是同时也起到加强和防护的作用。它主要应用在:土石坝、堆石坝、砌石坝、混凝土坝、尾矿坝、污水库坝、渠道、蓄液池等工程的防渗,地铁、地下室和隧道防渗衬砌,公路铁路地基的防渗,卫生垃圾填埋场中配合长丝土工布、膨润土防水毯等土工材料使用等等。大部分防水板材在安装时需要搭设龙骨架,会耗费许多的人力与物力,部分防水板材会进行直接安装啊,使用螺钉防水板材逐一固定在墙面,由于每个防水板材都需要固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增大了劳动量,现有的大部分防水板材大多采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但是这种板材功能单一,有的防水板材还会添加隔音材料,基本上一层为防水层,另一层为隔音层,一旦建筑物发生渗水,容易对隔音层造成影响,而且防水板材之间的连接会存在一定的缝隙,缝隙内容易产生水的泄漏,因此还存在安装的工作效率低,防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的工作效率低,防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上端自后至前依次开凿有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和第三填充层,所述板材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块,所述板材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有连接块,所述板材的下端开凿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板材的前端开凿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端贯穿至板材的前侧,所述滑块的后端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板材的前端开凿有四个安装孔,四个所述安装孔贯穿至板材的后端。为了使得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水,而且还能够对隔音材料进行保护,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填充层内填充有防水材料,所述第二填充层内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第三填充层内填充有相同的防水材料。为了使得板材更加的美观,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板材的前端开凿有两个T型槽,两个所述T型槽位于所述滑槽的左右两侧。为了使得能够对滑槽进行保护,防止一些水或灰尘进入卡槽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块的长度为滑槽长度的2-3倍。为了使得板材与墙面能够更好的贴合,板材之间也能够进行更好的贴合,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板材的上端下端后端均设置有防水橡胶,所述左连接块和有连接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相同的防水橡胶。为了使得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渗入板材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板材和左连接块的前端均作光滑打磨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板材的安装顺序为从右至左然后再从下至上进行安装,第一个板材应放置在墙壁右边墙角位置,然后将板材通过四个安装孔固定在墙面,向左进行安装时,另一个板材的有连接块滑动插入固定后板材的左连接块内,使左右两个板材进行连接,向上进行安装时,下方的板材应与地面连接,上方的板材向上滑动滑块,使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同时滑块带动卡块在卡槽内进行滑动,当卡块完全位于卡槽内时,将上下两个板材进行连接,然后松开上方板材的滑块,使上方的卡块滑落至下方板材的第二填充层内,实现上下两个板材之间的紧固,然后再将上方的板材通过四个安装孔进行固定,在固定时,不管安装多少个板材只需要固定第一个放置的板材和最上方一排的板材,如果板材只有一排板材则需要固定两端的两个板材,只要两端的板材进行固定,其他的板材通过左连接块和有连接块之间的连接进行固定,如果安装有多排板材,只需要固定四个边角的板材,上下连接的板材会通过卡块卡接在第二填充层内进行固定,左右连接的板材会通过左连接块和有连接块之间进行固定,左连接块和有连接块为相契合的L状连接块,两个板材通过左连接块和有连接块之间的连接,能够极大的减少缝隙渗水。2、防水材料能够有效的进行防水,隔音材料能够减小噪音,两层防水材料之间放置隔音材料,不管是外部漏水还是内部漏水,两层防水材料不仅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水,而且还能够对隔音材料进行保护,通过两个T型槽可以安装一些具有装饰作用的外板,使板材更加的美观,滑块的长度大于滑槽的长度,不管滑块向上或是向下进行滑动,都不会使滑槽暴露,能够对滑槽进行保护,防止一些水或灰尘进入卡槽内,设置的防水橡胶能够使板材与墙面能够更好的贴合,板材之间也能够进行更好的贴合,光滑打磨后的面起到了一定的防水作用,经过光滑打磨的面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渗入板材内。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二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部分结构图。图中:1-板材;2-第一填充层;3-第二填充层;4-第三填充层;5-左连接块;6-右连接块;7-卡槽;8-滑槽;9-滑块;10-卡块;11-安装孔;12-T型槽;13-防水橡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包括板材1,板材1的上端自后至前依次开凿有第一填充层2、第二填充层3和第三填充层4,板材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块5,板材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有连接块6,板材1的下端开凿有卡槽7,卡槽7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卡块10,板材1的前端开凿有滑槽8,滑槽8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前端贯穿至板材1的前侧,滑块9的后端与卡块10固定连接,板材1的前端开凿有四个安装孔11,四个安装孔11贯穿至板材1的后端。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板材1的安装顺序为从右至左然后再从下至上进行安装,第一个板材1应放置在墙壁右边墙角位置,然后将板材1通过四个安装孔11固定在墙面,向左进行安装时,另一个板材1的有连接块6滑动插入固定后板材1的左连接块5内,使左右两个板材1进行连接,向上进行安装时,下方的板材1应与地面连接,上方的板材1向上滑动滑块9,使滑块9在滑槽8内进行滑动,同时滑块9带动卡块10在卡槽7内进行滑动,当卡块10完全位于卡槽7内时,将上下两个板材1进行连接,然后松开上方板材1的滑块9,使上方的卡块10滑落至下方板材1的第二填充层3内,实现上下两个板材1之间的紧固,然后再将上方的板材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包括板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的上端自后至前依次开凿有第一填充层(2)、第二填充层(3)和第三填充层(4),所述板材(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块(5),所述板材(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有连接块(6),所述板材(1)的下端开凿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卡块(10),所述板材(1)的前端开凿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前端贯穿至板材(1)的前侧,所述滑块(9)的后端与所述卡块(10)固定连接,所述板材(1)的前端开凿有四个安装孔(11),四个所述安装孔(11)贯穿至板材(1)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包括板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的上端自后至前依次开凿有第一填充层(2)、第二填充层(3)和第三填充层(4),所述板材(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块(5),所述板材(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有连接块(6),所述板材(1)的下端开凿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卡块(10),所述板材(1)的前端开凿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前端贯穿至板材(1)的前侧,所述滑块(9)的后端与所述卡块(10)固定连接,所述板材(1)的前端开凿有四个安装孔(11),四个所述安装孔(11)贯穿至板材(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板材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层(2)内填充有防水材料,所述第二填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