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48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包括鉴定箱,所述鉴定箱的内侧壁上相对设有滑轨和滑槽,且所述鉴定箱的内顶板上安装有两个紫外灯,两个所述紫外灯的下方安装有透明载物台,所述透明载物台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滑块和滑板,所述滑板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且所述透明载物台的一端安装有密封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紫外灯、电动马达、齿轮、齿条、滑块、滑板、滑轨、滑槽和密封挡板,实现了马铃薯染色体的密封鉴定,降低了细菌或灰尘等污染玻片的可能性,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
本技术主要涉及马铃薯的
,具体为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马铃薯育种过程中除了对父本母本表型特征和品质、抗性进行分析外,还需对其染色体倍性进行鉴定。因为栽培种马铃薯是高度杂合的四倍体,而野生型一般为二倍体,在确定育种目标后,父母本的选择尤为重要,明确倍性后可以减少由于倍性差异而导致的杂种不育和杂交不实等不必要的杂交组合,并能预则杂交后代的倍性水平,这些均依赖于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目前大多采用显微镜进行染色体的观察鉴定,在观察的过程中载玻片或盖玻片上极易受到污染,导致观察不清楚,此外载物台上可能会存在细菌,影响染色体的鉴定结果。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降低玻片污染的可能性,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包括鉴定箱,所述鉴定箱的内侧壁上相对设有滑轨和滑槽,且所述鉴定箱的内顶板上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紫外灯,两个所述紫外灯的下方安装有透明载物台,所述透明载物台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滑块和滑板,所述滑块和滑板分别与滑轨和滑槽呈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板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部与滑板的底部相连,且所述透明载物台的一端贯穿鉴定箱延伸至其外侧安装有密封挡板。进一步的,所述鉴定箱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内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减震组件,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安装件,每个所述安装件的开口处均与鉴定箱的底部相连,每个所述安装件的内侧均安装有减震板,每个所述减震板的顶部均并排垂直安装有不少于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贯穿减震板延伸至其下方安装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均与安装件的内顶板相连。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减震弹簧,每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减震板的底部和安装板的顶部相连。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一橡胶板,每个所述第一橡胶板的顶部均与鉴定箱的底部相接触但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橡胶板,所述第二橡胶板的底部设有防滑层。进一步的,所述鉴定箱的内底板上安装有光照灯,所述光照灯的顶部安装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透明载物台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鉴定箱的顶部垂直安装有物镜,所述物镜的底端贯穿鉴定箱延伸至其内侧,所述物镜与鉴定箱的连接处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壁上安装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鉴定箱上与物镜相邻的一侧安装有目镜,所述目镜的前后两端相对设有调焦旋钮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降低了细菌或灰尘等污染玻片的可能性,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的两个紫外灯工作,产生紫外线,对鉴定箱和透明载物台进行消毒杀菌,杀菌完成后,通过电动马达的正转,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此时滑块和滑板分别与滑轨和滑槽呈滑动连接,通过齿条带动透明载物台向鉴定箱的外侧运动,便于人们将玻片放置在透明载物台上,之后通过电动马达的反转,带动透明载物台向鉴定箱的内侧运动,通过密封挡板密封,实现了马铃薯染色体的密封鉴定,降低了细菌或灰尘等污染玻片的可能性,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其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光照灯提供照明,便于观察马铃薯染色体,通过设置的导光板实现均匀发光,防止光线集中于一点,降低光线刺眼的可能性,提高观察时的舒适性;其三,本技术受到震动时,作用力传递到减震板,通过减震板压动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缓冲吸收作用力,当压力消失时,通过减震弹簧的弹力,使减震板回到原位置,减震效果好,有效的保护了鉴定箱内部的零件,在鉴定过程中,通过减震组件降低了震动对玻片的影响,降低了玻片受损的可能性。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鉴定箱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区放大图。图中:1、鉴定箱;11、物镜;111、轴套;112、密封圈;12、目镜;13、调焦旋钮组;14、滑轨;15、滑槽;16、紫外灯;17、导光板;2、透明载物台;21、第一隔板;211、滑块;22、驱动机构;221、电动马达;222、齿条;223、齿轮;23、密封挡板;24、第二隔板;241、滑板;3、减震座;31、减震组件;311、安装件;312、安装板;313、减震板;314、连接杆;315、减震弹簧;316、第一橡胶板;32、第二橡胶板;33、防滑层;4、光照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2和4所示,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包括鉴定箱1,所述鉴定箱1的内侧壁上相对设有滑轨14和滑槽15,且所述鉴定箱1的内顶板上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紫外灯16,通过设置的两个紫外灯16工作,产生紫外线,对鉴定箱1和透明载物台2进行消毒杀菌,两个所述紫外灯16的下方安装有透明载物台2,所述透明载物台2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4,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滑块211和滑板241,所述滑块211和滑板241分别与滑轨14和滑槽15呈滑动连接,通过滑块211和滑板241提高了透明载物台2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滑板241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22,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电动马达221,所述电动马达221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齿轮223,所述齿轮223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222,所述齿条222的顶部与滑板241的底部相连,且所述透明载物台2的一端贯穿鉴定箱1延伸至其外侧安装有密封挡板23,通过电动马达221的正转,驱动齿轮223转动,通过齿轮223带动齿条22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此时滑块211和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包括鉴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箱(1)的内侧壁上相对设有滑轨(14)和滑槽(15),且所述鉴定箱(1)的内顶板上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紫外灯(16),两个所述紫外灯(16)的下方安装有透明载物台(2),所述透明载物台(2)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4),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滑块(211)和滑板(241),所述滑块(211)和滑板(241)分别与滑轨(14)和滑槽(15)呈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板(241)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22),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电动马达(221),所述电动马达(221)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齿轮(223),所述齿轮(223)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222),所述齿条(222)的顶部与滑板(241)的底部相连,且所述透明载物台(2)的一端贯穿鉴定箱(1)延伸至其外侧安装有密封挡板(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包括鉴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箱(1)的内侧壁上相对设有滑轨(14)和滑槽(15),且所述鉴定箱(1)的内顶板上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紫外灯(16),两个所述紫外灯(16)的下方安装有透明载物台(2),所述透明载物台(2)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4),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滑块(211)和滑板(241),所述滑块(211)和滑板(241)分别与滑轨(14)和滑槽(15)呈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板(241)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22),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电动马达(221),所述电动马达(221)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齿轮(223),所述齿轮(223)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条(222),所述齿条(222)的顶部与滑板(241)的底部相连,且所述透明载物台(2)的一端贯穿鉴定箱(1)延伸至其外侧安装有密封挡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染色体鉴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箱(1)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座(3),所述减震座(3)的内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减震组件(31),每个所述减震组件(31)均包括安装件(311),每个所述安装件(311)的开口处均与鉴定箱(1)的底部相连,每个所述安装件(311)的内侧均安装有减震板(313),每个所述减震板(313)的顶部均并排垂直安装有不少于两个连接杆(314),每个所述连接杆(314)的底端均贯穿减震板(313)延伸至其下方安装有安装板(312),每个所述安装板(312)的底部均与安装件(311)的内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洋陈爱娥郑英转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