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39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连接器插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光纤维;一个套管,其支撑光纤维,使所述光纤维的各端面暴露出来;一个壳体,其容纳套管和光纤维;和数个弹性配合元件,其从壳体的数个位置上延伸,每个弹性配合元件具有凸起配合部,当连接器插接件插入转接器时,凸起配合部锁定在转接器的孔内。该连接器插接件容易与转接器连接和分离,连接状态不会因为意外与其它物体相接触而被破坏,从而提高了光连接器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插接件,用于光连接器,以连接采用一根或多根光纤维的光通讯电缆。传统的光通讯电缆采用各种光连接器,以连接光通讯电缆。近年来,建议采用MT式(机械可转换式)连接器和MPO式(多根光纤维推进式)连接器,仅通过简单的推拉操作就可以配合和脱开,从而,光纤维带可简单地连接和分离。这些形式的连接器在光纤维连接部分都采用MT式套管。采用MT式套管的光纤维连接器的结构是,通过导向销轴使相面对的光纤维的端面容易地对准,这在容易使用、自重和成本方面都很有用。近年来,提出了RJ式(常规插孔式)光连接器(例如美国专利No.5,481,634),在RJ式壳体内包括连接器套管,通过操作可使光纤维连接和分离,这类似于对电连接器的操作。RJ式光连接器采用电连接器与光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7所示。图示的光连接器包括一对RJ式连接器插接件1(仅示出了一个)和一个转接器2。每个连接器插接件1包括一个套管4,套管4保持着一光纤维3。在该光连接器中,当一对连接器插接件1插入一个转接器2时,相面对的连接器插接件1的光纤维的端面相互接触,从而使连接器插接件1的光纤维3相连。即,连接器插接件1插入转接器2导致设置在每个连接器插接件1一侧的弹性配合元件1a嵌入转接器的凹部,从而使连接器插接件1和转接器2保持插入状态。向插接件体一侧按压弹性配合元件1a的按压部1c可使连接器插接件1脱开,此时,连接器插接件1可从转接器2内拉出。然而,对于传统的RJ式光连接器,按压弹性配合元件1a的按压部1c容易使连接器插接件1从转接器2内脱开。因此,由于弹性配合元件1a的按压部1c与外部物体相接触,可能容易使连接失效。这产生了光连接器缺乏可靠性的问题。另外,由于包括按压部1c的弹性配合元件1a从光连接器向外突出量大,电缆等容易被配合元件缠住。如上所述,弹性配合元件1a意外与其它物体相接触很容易导致脱开连接。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多根光纤维与传统的光连接器连接时,相面对的光纤维难以对准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插接件,其可容易地与转接器连接和分离,同时,连接不容易被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连接器插接件可拆卸地嵌入配合在转接器内,该转接器具有容纳连接器插接件的空腔和锁定连接器插接件的孔,该连接器插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光纤维;一个套管,其支撑光纤维,使所述光纤维的各端面暴露出来;一个壳体,其容纳套管和光纤维;和数个弹性配合元件,其从壳体的数个位置上延伸,每个弹性配合元件具有凸起配合部,当连接器插接件插入转接器时,该凸起配合部适合于嵌入转接器的孔内,凸起配合部锁定在转接器的孔内。例如,弹性配合元件沿光纤维的轴向延伸。在每个弹性配合元件的背面和壳体之间形成有可使弹性配合元件弹性变形的空间。由于连接器插接件通过数个弹性配合元件与转接器连接,连接状态不会因为意外与其它物体相接触而受到干扰,从而提高了光连接器的可靠性。另外,每个弹性配合元件的尾部设有凸起按压部,按压该按压部可使弹性配合元件向其背面一侧弹性变形,以解除弹性配合元件的凸起配合部与转接器的孔的锁定,在该条件下,连接器插接件和转接器之间可容易地连接和分离。该结构在实际当中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当连接器插接件插入转接器时,按压部的凸起高度几乎与转接器的壳体的表面平齐。转接器设有容纳部,该容纳部容纳弹性配合元件的按压部,围绕着按压部的周边,该按压部的凸起高度几乎等于容纳部的高度。在该条件下,可防止按压部被电缆等缠住,从而使光缆保持良好的缠绕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连接器插接件可拆卸地嵌入配合在转接器内,该转接器具有容纳连接器插接件的空腔和锁定连接器插接件的孔,该连接器插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光纤维;一个套管,其支撑光纤维,使所述光纤维的每个端面暴露;一个壳体,其容纳套管和光纤维;一个壳体,其支撑光纤维,使所述光纤维的各端面暴露出来;一个弹性配合元件,其从壳体上延伸,该弹性配合元件具有凸起配合部和凸起按压部,该按压部可被按压,当连接器插接件插入转接器时,该凸起配合部适合于嵌入转接器的孔内,凸起配合部锁定在转接器的孔内;和一个止定器,其使弹性配合元件的按压部不能被按压;其中,在按压部不被止定器锁定的状态下,按压部可被按压,以解除弹性配合元件的配合部与孔的锁定。例如,弹性配合元件沿光纤维的轴向延伸,在弹性配合元件的背面和壳体之间形成有可使弹性配合元件弹性变形的空间。在该状态下,由于止定器锁定弹性配合元件使其不能被压下,连接器插接件意外地与转接器脱离连接,即使按压部与其它物体相接触时也是如此,从而提高了光连接器的可靠性。另外,止定器可在止定器锁定按压部的操作的锁定位置和按压部被解除锁定的非锁定位置之间移动,通过移动止定器的简单操作,可锁定/解除锁定弹性配合元件的移动。另外,设有止定器的锁定元件,在锁定位置限制(锁定)止定器的移动,可防止止定器意外地移动和消除锁定状态。这进一步提高了光连接器的可靠性。另外,弹性配合元件的按压部和止定器的操作部是这样设定的,按压部和操作部的高度相同,当止定器移动至弹性配合元件时,按压部和操作部一起形成了几乎连续的表面。在该条件下,按压部和操作部形成了没有什么不平的一体的几何外形,因此,可防止电缆或其它元件被缠住。另外,止定器的操作部设有在止定器的移动过程中防止滑动的元件。用手指可可靠地移动止定器,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另外,在壳体的显示位置处设有指示部,该指示部可表明按压部是否被止定器锁定,当止定器移动至弹性配合元件时,该指示部就暴露出来,当止定器向与弹性配合元件相反的方向移动时,该指示部被止定器隐藏。这使得可从外侧容易地看到止定器的锁定/非锁定状态,因此,保证了在任何时候弹性配合元件的可靠锁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效果、特征和优点一目了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光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光连接器在连接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光连接器在连接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透视图;图6是光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7是光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止定器的局部垂直截面图;图8是光连接器在连接状态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是光连接器在连接状态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10是光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图11A和图11B是光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止定器及有关零件的俯视图;图12A至图12C是依次说明连接器插接件插入转接器内的步骤的纵向截面图;图13A至图13C示出了止定器锁定机构的一个例子;图14A至图14C示出了止定器锁定机构的另外一个例子;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用于输出的透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用于连接板的透视图;和图17是传统光连接器的透视图。附图1至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光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光连接器的一个纵向截面图。图3是光连接器在连接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光连接器的一个纵向截面图。这些附图所示的光连接器包括一对连接器插接件10和一个转接器20,连接器插接件10插入转接器20的两端,形成了光连接器。每个连接器插接件10具有一矩形截面的壳体11和容纳在壳体11内的套管12。每个连接器插接件10具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接器插接件,可拆卸地嵌入配合在转接器内,该转接器具有容纳连接器插接件的空腔和锁定连接器插接件的孔,该连接器插接件包括: 至少一个光纤维; 一个套管,其支撑光纤维,使所述光纤维的各端面暴露出来; 一个壳体,其容纳套管和光纤维;和 数个弹性配合元件,其从壳体的数个位置上延伸,每个弹性配合元件具有凸起配合部,当连接器插接件插入转接器时,该凸起配合部适合于嵌入转接器的孔内,凸起配合部锁定在转接器的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谷雅昭长泽真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